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东北】新小说派概况(赏析)

编辑推荐 【东北】新小说派概况(赏析)


作者:卜奎老人 布衣,15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9发表时间:2024-10-28 20:37:03
摘要:介绍新小说派的作家作品

新小说派概况
   卜奎老人(编著辑录)
  
   “新小说”派或称“反小说”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出现于法国,盛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对英、美、特别对西欧和东欧(波兰)产生较大的影响。现依据何仲生、项晓敏、央思敏各位学者的文献,归纳如下:
   新小说派的主要代表是法国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玛格丽特·杜拉等。
   罗伯·格里耶(1922――)是新小说派的创始人,他的论文《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理论宣言。他的第一部小说《橡皮》于1953年发表后,曾引起西方文学界的争论,译成英文后,流行于美国。娜塔丽·萨洛特(1902――)出生在俄罗斯,后随父母定居法国,曾当过律师,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先锋兼理论家。在《怀疑的时代》一书中,她提出了许多新小说的艺术主张。1959年后,新小说派在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有唐纳德·巴塞纳等。
   他们认为,20世纪以来,小说艺术已处于严重的停滞状态,其根源在于传统小说观念的束缚,墨守过时的创作方法。因此,他们主张摒弃传统的小说观念,从情节、人物、主题、时间顺序乃至语言等方面进行改革。它不仅要求改革小说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求改革小说与读者的关系,其结果把小说引进了死胡同。到了七十年代初期,新小说派已被认为是“损害小说发展”的流派了。
   新小说派不是一种创作团体,只是一种创作倾向,他们自己还不承认是一个文学流派。但是他们的创作理论和实践,足以表明它是当代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因为其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倾向和特征。
   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核心是人物,作家着力描绘的是作品的主人公,通过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而当代的读者不再相信这些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小说,不再相信那些虚构的人物,也不再相信作者。他们认为,塑造人物不是创作的目的,人物只是表现心理状态或心理因素的“临时道具”,作者不必按传统要求给人物以面面俱到的注意。他们反对在小说中刻划人物的性格,反对描绘人物的外表特征。并竭力主张把人的思想、见解从小说里取消,把作者所作的政治、道德,心理的评论统统地从小说里取消,企图通过小说,重建一个纯属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
   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主张以物为主,但只能描写物质世界的外形和样式,而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感情的色彩。在读者与作者的关系上强调读者在小说中的探索作用。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以往的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使读者养成一种懒惰、被动的习性。主张要积极引导读者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究“深在的真实”。为了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内在的心理因素上,因而把小说人物的面目写得糊涂不清,难以辨认。这样,读者就不得不和作者一起钻进人物的内心,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从而在自己的想象中重建起小说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把作者的想象化为读者自己的想象,使读者进入角色的领域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新小说派的作品中,主人公有时没有姓名,常用“我”或“你”的形式表达,似乎主人公就是读者本人。
   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品有:阿兰·罗勃-格里耶的《橡皮》、《窥视者》,娜塔莉·萨洛特的《琴声如诉》,米歇尔·布陶的《保留节目》,克洛德·西蒙的《风》、《草》,等等。
   本节参考文献
   何仲生、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央思敏:《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及流派》,西南师范大学(网络)。

共 14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卜奎老人在新小说派概况一文中,为读者清晰地解读了什么是新小说派和它兴起的概况以及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作品中指出:新小说派自己还不承认是一个文学流派,只是一种创作倾向。但是他们的创作理论和实践,足以表明它是当代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因为其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倾向和特征。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核心是人物,而新小说派也主张在小说的创作中把人的思想,见解从小说里取消,把作者的政治道德心理以及评论完全从小说里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重建一个纯属内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其二,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主张以物为主,但只能描写物质世界的外形和样式而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色彩。好荒唐的主张,好在新小说派已被认为是“损害小说发展”的流派了。老师的文字简练通透,老师的文化底蕴深厚。钦佩学习。好文推荐欣赏!感谢赐稿!期待佳作!【东北风情编辑:朱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