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技巧创新(赏析) ——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技巧创新
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技巧创新
卜奎老人(编著辑录)
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技巧创新很是丰富,何仲生、项晓敏、杨思敏、罗泽凤的文献,分别做了具体的分析,现综合归纳如下:
一,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对悲剧的内容采取了喜剧的艺术处理手法,痛苦和不幸也成了开玩笑的对象,即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这就给传统幽默的美学形式引进了一个新因素:形式上的肯定,实质上的否定,在强烈的反差中产生讽刺的力量。
“黑色幽默”的嘲笑讽刺表现得很含蓄,带有寓言性质。作家并不明确做出道德、政治的评价,而是让读者从这些冷隽的幽默和喜剧形式的笑声中,领悟出某种含蓄的寓意来。作家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描写现实的手法,他们总是用放大镜、哈哈镜来看待世界、反映世界,采取无限夸大的笔法来表现客观事物,因而使其扩大、变形,促使那些阴暗、丑恶的东西更突出,更可笑,更可憎。例如:
(正话反说)在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这种“黑色幽默”随处可见。如:尤索林评价战争唯一可取的是”打死了不少人,使孩子们摆脱了父母的恶劣影响。
(正误颠倒)”梅杰少校学会撒谎后十分自得,因为他发现真撒谎的人比不撒谎的人“更加理智,更有抱负,更加顺遂”。
(拿坏事当好事)丹尼卡医生羡慕尤索林至少还有个“可能被打死的指望”,而哀叹自己什么指望都没有。迈洛经商所调遣的德国轰炸机被美军基地没收时,他冲口而出“真可耻”的斥骂,使基地几个军界权威自愧理亏。
(反弱为强)由于海勒把大不幸、大悲哀当作了开玩笑的对象,所产生的喜剧效果就跟传统幽默的轻松愉悦迥然相异。作家刻意不对笔下的人物事件进行道德审察或价值评判,而且越是严肃沉重的问题,越是举重若轻、不动声色。
(颠倒黑白)把讽刺对象推向荒谬的极致,也是海勒幽默的一种手段。如:讽刺战争机器的颠倒错乱:“人们变成了疯子,然后被授予勋章作为酬劳。”谁要保持清醒理智,谁就会成为公认的疯子,而且越辩白越会被认定为疯子。
二,“反英雄”式的人物
小说的主要人物,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作者的代言人;作者的性格、思想、观点、主张,常常或明显、或曲折地通过人物流露出来。在传统小说中,主人公往往都是作者的理想人物,即所谓的“正面人物”、“英雄人物”。黑色幽默小说与此相反,它笔下的主人公,都写成“反英雄人物”。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和否定一切传统价值,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又有一定的追求。这些人物常常嘲笑自己所尊重的,破坏自己所建树的,否定自己所肯定的,抗议自己所接受的。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主人公尤索林身上,绝无传统英雄所具备的崇高壮烈的行为和出类拔萃的品格,其非同一般之处,仅仅在于面对疯狂世界不放弃自由选择。他成了当代世界文学画廊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形象。
三,“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
传统小说采用“讲故事”叙述法,一般都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叙事有头有尾,情节发展要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而“黑色幽默”小说则彻底地抛弃了“讲故事”的老一套,改用暗示、烘托、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创造了一种“戏剧性”的新方法。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夸大人物内心世界的广袤无垠;它不再受时空的制约,可以超越社会、超越道德、超越习俗、超越理念。小说既无结构可言,也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当然也就没有严密的结构。这些作品往往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时空上有明显的随意性、跳跃性,结构也显得松散。有的小说倘若被抽掉几个章节,对整体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作者把现实“”社会看成是非理性、无逻辑的一团糟;是一片喧闹、疯狂与杂乱的大凑合。荒诞乃是它最根本的属性,故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编排各种情节。
冯纳古特常常会突发奇想,在故事的时间与空间背景上大幅度地自由跳动。《第五号屠场》中,毕利上天入地,一会在现实中,一会又在梦境里,他在地球与太空中的“541行星”间来来往往,站在宇宙的高度观察人间的纷争。这种“时间旅行法”显然有助于作家最大程度地摆脱故事情节本身的羁绊,达到简洁而有效地表达主题的要求。
四,特殊的题材
为了与“黑色幽默”整体的主旨合拍,作家们在选材上也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科技领域里发掘题材;其次“黑色幽默”作家喜欢选择意义不明,摇摆不定、似梦似醒、似大彻大悟又似雾里看花的特殊场面。
《挑绷子》是冯纳古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叙述了一位美国作家为了写一本《世界末日》的著作,而走访某军事研究机构。但他发现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时,它的发明者费列克斯·霍尼克博士却在哄着孩子玩“挑绷子’的游戏;把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屠杀和漫不经心的儿戏同时串在一起,令读者有怵目惊心的感受。
冯纳古特对科学技术的异化独具慧眼,值得人们回味深思。在一篇名为《艾布觊克》的短篇小说中,他描写了一架巨型的计算机因获得了“爱”的含义,而渴望与一位计算机机房的姑娘谈恋爱,事实上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而烧机自毁。这个写于计算机诞生不久的故事,看起来荒唐可笑,但读者在笑声中会得到一种深沉的启迪。
本节参考文献
何仲生、项晓敏主编,欧美现代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杨思敏主讲,西方现代文艺思潮及流派[DB/OL],西南师
范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网络)
罗泽凤主讲,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DB/OL],广东电大导学中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