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胡家的年夜饭(散文)

精品 【东篱】胡家的年夜饭(散文)


作者:欣然花开 秀才,151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4发表时间:2024-11-03 04:54:43

灶上的锅冒着热气,里面煨着老母鸡汤。煤炭炉子上面架着一口锅,煮着七八斤的胖鱼头,浓浓的白汤,鲜美诱人。洗菜切菜、炒菜炖菜,厨房里锅碗瓢盆响个不停。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忙着张罗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饱含浓浓的年味、暖暖的亲情。年夜饭的记忆,最清晰,最有故事,即使没有故事,只要和过年的心情连在一起,故事就有了。
  
   一
   这不,又到年三十,小儿子一家也来陪老人家过年。中国人过节就讲究个团团圆圆,何况是年三十,天大的事也要放一边。
   好好忙碌是过年的主题,再忙碌繁琐,大家都觉得有意思。
   两个儿媳妇忙了一天,做了一桌子好菜,外面鞭炮声轰隆隆,家家都准备吃年夜饭了。胡老爹坐在桌前,摸着白花花的胡须,笑容满面。儿子出色,儿媳妇贤惠,孙辈绕膝,老人家的幸福不过如此。
   大鱼头锅香气直钻入喉咙。小儿子拿出三个酒杯放在桌上:“爸,今天过年,咱们喝一点。”
   “好好好。你大哥怎么还没回来?打电话问问。”胡老爹知道他这个大儿子一心扑在工作上,知子莫若父。人们常常言不由衷,嘴里埋怨,心中只有担忧。
   “男人嘛,忙一点正常。”说这话不只是维护大哥,小儿子平时工作也忙,虽说住在一个县城,快车道修好后,不用二十分钟的车程,但是团聚的日子,掐着指头也数得过来,“大哥的官当大了,管事多了啊,不忙到下半夜,够呛回来。”
   胡老爹家两个儿子,那可是金山村好男儿,说起来,没有谁不竖大拇指。小儿子成绩优秀,大学毕业后考了公务员,一路稳稳当当。大儿子胡新民,从小脑子就比别人活络,点子特别足,人又憨厚朴实,后来在外地开了个公司,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没两年就买了车,给家里做了大房子,红红火火的日子过起来。
   新民虽说在外穿西装、喝洋酒,回来还是和以前一样,喜欢去田间地头走走,去村子周围转转。在外打拼,疲倦的时候,就想回到金山村,在田埂上坐坐,家乡的风就像母亲的手,能抚平游子内心的创伤;顺心的时候,更想回来看看,站在丁湖岸边,就像这三千亩的水域,阔远无边。这些现象,可都在村支书的眼中呢。支书看准的苗子,怎么肯放手。
   此时的新民,又在哪里呢?胡老爹知道儿子忙,心中挂念,却乐见他忙活。
  
   二
   支书心中不舒服,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子,各种节目轮番上场,看得人是目不暇接。再看看金山村那就像个未出阁的少女,裹着一双小脚羞答答地移着步,虽然那双手工布鞋格外精巧,上面绣满了青绿的山水、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却走得那么慢,像个蜗牛只能在原地转圈圈,转不出这片小小的天地。支书觉得自己这么干,起色不大,必须有个帮手。
   谁人不说家乡美,谁人不望家乡好。可是,如今的家乡却是让人揪心,让人心急。
   丁湖平静的水面忽而间风雨大作,水底下像是有几万条鱼儿闹腾,闹腾个不停,日也闹、夜也闹,不得安宁,闹得人心惶惶,睡不着、吃不好。
   “真闹腾啊!”老书记一边嘀咕着,一边拿起电话,打给了心中喜欢的胡新民。
   “书记,你好!”亲切的乡音,让黑小麦兴奋。
   乡音是沉睡时均匀的鼾声,梦中的呓语,源自人的本能,不用教、不用学,也永远忘不了。语言法则和自然法则,是一个道理。
   “你看,你脑子活跃,能不能考虑回来帮帮叔。”书记这是第三次说这个话了。
   “叔,我怕自己做不好。”胡新民弱弱地说,其实心中一阵激动。
   “金山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你能回来,家乡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支书很诚恳。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一草一木,游子心中每一个角落,白天的时候像雾纱朦胧,夜晚正如月色清明。
   年三十,李谷一浑厚的声音唱响一首《乡恋》。谁说只有思乡的人儿把故乡牵挂,故乡也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心上。
   胡新民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今年的年夜饭,他必须好好坐下吃,吃完也不走了。
   那个冬天,芦花飞雪,一派清寂。丁湖还是那么亮眼,湖水潺潺,像闪烁的金子;丁湖还是那么热情,几万只候鸟翔集,风景美如画。它们等待明媚的春日。
   胡新民面对家乡的美景,想着未来的希望,他决定先雇人打理自己的生意,自己干上一两年,看看自己的本事。
   这是好几年前的大年夜里的故事,胡新民到底还是把自己交给了丁湖。
  
   三
   今年大年夜。夜色弥漫,月色朦胧,清澈的湖面,不时有几只鱼儿翻滚,似乎在等待什么。
   “今天大年三十,耽误大家团圆饭了。我请你们吃鱼汤面,吃完回去好好睡一觉。鱼现杀,鲜美!”铁锅、鱼头,添上甘甜的水,加一些盐,鱼的鲜香弥漫整个屋子。在丁湖旁的小房子里,金山村几个村干部,刚刚处理好一起由夫妻的争吵上升到与父母不和的纠纷。
   矛盾在黄球鞋和瓷砖的泥巴上,在新事物和旧时光的磨合中,日积月累。从屋内到屋外,杂物间的缝隙和冰冷的水泥地都在强调:“必须!必须!!”我们闭着眼睛,关上心门,自顾自地说着,以此作为自己是智慧的证明。等再次睁开眼,红色的火焰,在燃烧,烧了他人,也烧了自己。
   杀猪的长刀也会是伤人的武器,不去制止,只会让争吵的家庭雪上加霜。“冷静,冷静,不要冲动!”大声劝阻,小声安抚,天使还是魔鬼,地狱还是人间,就在一念之差。
   爱恨纠缠,虚度人生,何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声巨响,鞭炮轰鸣,窗外烟花飞向天空,一时间响彻云霄。
   “新的一年到了,新年新气象!”
   “新年新气象!”
   新年,是一个转折,在热烈的祝福声中,孕育新的希望,我们和湖边坚韧的芦苇一起守望。胡新民觉得这顿饭应该吃,只是没有赶回去陪着老父亲,心中不是滋味。
  
   四
   不过,村子面貌的改观,要比一顿年夜饭更有意义,胡新民兴奋,看着如今的变化,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比在城里做生意的意义更大。再说,城里的生意也有小小的盈余,也给了他留足了底气。他这一年的心情格外好。
   胡新民还是喜欢在村子走一走,看看自己辛勤付出之后的崭新变化。
   山青青,水悠悠。
   他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把丁湖打造成致富湖。水是鱼的温床,没有污染的水质养出的鱼,属于东至升金湖水域的特色,丁湖的鱼出现在新安晚报、池州日报各大主流媒体,成了江苏、上海等各大城市人民饭桌上的一味佳肴。这里生活的人或者来此游玩的人,都感到骄傲。
   如今,丁湖成了安徽省“鱼米之乡”的样板,胡新民受到的鼓舞更大了。
   他2004年进了村支党,2007年当选村主任,2008年承包丁湖,成立“东至县丁湖养殖责任有限公司”,发展稻鱼虾综合产业,胡新民心里的大事一件件落实。尤其是城里的生意赚了钱,为丁湖养殖业补充了资金。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生活会让人触不及防。
   村子发生点事是正常的,但胡新民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化解村民心中的冤屈委屈,逐步让村民走出不想干活只想上访的怪圈。因为村情复杂,利益纠纷,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我要打市长热线。”成了有的村民最喜欢的威胁,让人烦躁却不能阻止他们的疯狂。
   坐在观鸟台,在冬天的傍晚,喧嚣、繁琐的漫长白天过去,看一只鸟似乎被芦苇缠绕,走不出,逃不掉,一声声叫唤是鸟儿迷茫中的不放弃,挣扎着从苇苇丛中拔地而飞,细弱纤瘦的苇身摇摆几下,随后筋骨傲然挺立。他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单薄,但他不会放弃。
   新民的背不自觉挺立起来,他被鸟儿的执着感动,也被芦苇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感动。给芦苇一片水,它就敢生根、发芽、开花,芦花在风中摇曳,生出一片风景。何况金山有农田4500亩,山场800亩,水域700亩,摸摸火热的心,有何惧?怎样把这片山水活起来,村民有了挣钱的路子,谁还有心思有闲工夫上访搞事。
   沟通、解决,众志成城的金山村党支部发挥着先锋榜样力量。党建引领信用村、志愿服务到每一家、“救急难互助社”党员干部率先捐款……一颗颗心,凝聚在红心四周,化成和美的乡风,四处飞扬。有“好婆婆”,也有“好媳妇”,人人向真向善。还有“最美庭院”“最美家庭”,家家变美变好。终于,不再闹腾,没有纠纷,持续20年“零上访”,和美金山散发着荣光。
   同时,他划分小组,将一些地块搞成种植园,人进了园中干活,也有了收入,人们的情绪高涨起来了。
   生存环境的优良,才有村民的和谐幸福。手中有了钱,脸上就有光彩。墙上一张张荣耀的奖牌,让人驻足仰望: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生态村”、“巾帼示范村”、“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池州市“‘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首届文明村”、“二届文明村”、“首届十佳美丽乡村”、“先进集体”、“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零家庭暴力示范村”等等,实在太多又太美。
   山水的清美需要我们呵护,人文的静美需要我们创造。胡新民体会到了干事创业给他带来的满足感,尤其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护园队,让他看到了村民的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自然的善意在此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湖底几万斤鱼,湖边几万只候鸟,山上几万棵树木,林下几万株黄精,日升月落,宁静祥和,是万物本来的样子,人也应如此。
   远处太平山陵园,见证着生前的快乐,留得身后的安详,谁说只有活着时候感受的快乐才是幸福。
   干好这些事,哪有工夫坐一坐,胡新民找到老父亲也没有什么疾病,几乎不大登门,倒是媳妇成天给父亲做饭,当了他的小广播,把自己干的事都告诉了老父亲。他没有后顾之忧,只想在他这一任村长上,把村的底子打好,把摊子铺好。
  
   五
   “爸,我回来了。”新民搓着手,缓解一天的僵硬,不自然流露的喜悦让屋子更加暖和。
   央视的春晚已经结束了,胡新民回来了。
   “我们爷仨要好好喝一杯。”胡家的父子终于凑在一起,父亲兴奋起来。
   “来,吃鱼头喽,年年有余!”这是个套话。
   “大哥想的可不只是我们胡家的年年有余,他想的是全村各家的大事!”小儿子也趁机给大哥加油。
   快乐会传染,和美的乡风也在祖国大地传扬。一个一个,一片一片,这样弥散开来。
   大地回荡着欢快的笑声,伴随着震天的鞭炮和璀璨的烟火,龙灯飞舞,夜色中宛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起。
   胡家的年夜饭,吃的不仅是香喷喷的饭菜,喝的是美酒。胡新民佩服老父亲的眼光,举杯一碰,要父亲对明年的村工作,来点指导意见。
   胡新民说,老爹,每年的年夜饭,我们必须吃出气氛,关键是村子要有一次大变化。胡新民也想说说这些,让老爹不再一味地念叨自己把家撂了。
   “明年的年夜饭,”老爹也来情绪了,“我们把饭桌摆在丁湖湖面上吧。真正来一个‘年年有余’。”
  
  

共 43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大年三十,天大的事搁在一边,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在一起吃年饭,其乐融融。老胡家的两个儿子,小儿子从县城赶回来,大儿子新民不知道还在哪里?说起胡家的两个儿子,小儿子考上公务员,大儿子在外开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做了房子,卖了车。提起两个儿子,老胡感到无比骄傲。小儿子准‌斟酒,老胡说:“打个电话给你大哥,他怎么还没回来?”。此时,大儿子新民在哪里呢?金山村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老支书找到头脑灵活的新民,要求他回村里挑担子。新民为了家乡发展他毅然接受了。2008年新民承包了丁湖,每年承包费103万元,他成了村里致富的领头雁。他要把金山村的农田、山场、水域全部盘活。新民担任书记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20年“零上访”,获得省、市、县一系列荣誉称号。把金山村建设成远近闻名的幸福村。新民先大家后小家,把村里事安排妥帖之后,回到家里,和爷仨喝起酒来。年夜饭,吃的好香。文章以“年夜饭”为引子,展开叙述,展示了金山村在新民书记的带领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文章构思新颖、思维发散、形散神聚、内容丰富、情感真切,语言灵动、文采飞扬。大美散文,推荐共赏。【东篱编辑:吴孟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4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1-03 05:05:42
  文章构思新颖、思维发散、形散神聚、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灵动、文采飞扬。作者以“年夜饭”为线索,铺陈展开。展示了在胡新民书记的带领下,开拓创新,使得金山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老百姓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问好欣然老师,祝编创快乐!佳作连连!
回复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03 10:05:02
  深谢孟友老师一早编辑推介,按语贴切,文笔不凡,一同采风,老师已有两篇大作,佩服佩服!问好吴老师,佳作连连,创编快乐!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3 07:45:16
  这篇散文以年夜饭为引,展现新民带领金山村的巨变。从老胡的骄傲到新民为村奉献,先大家后小家。构思新、情感真、语言美,生动呈现村子的发展与幸福,让人感受到百姓日子的红火,是一篇佳作。 问候欣然美女老师,祝你工作顺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03 10:06:28
  深谢龙主编一直的鼓励,采风时候听到了一些故事,就想着用这样的角度来写,找一些新意吧。问好老师,创编快乐,佳作频频!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03 07:45:22
  这不是一顿普通的年夜饭,儿子新民为建设新农村忙于村里的事情回来很晚。但却是一顿快乐的年夜饭,爷仨兴奋地喝起酒来,心里充盈着村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带来的喜悦。语言干净,文风清新,正能量满满,优美的散文,拜读学习,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03 10:07:32
  感谢韩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韩老师的小说手法娴熟,功底深厚,耐读,向老师学习!问好老师,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1-03 11:31:36
  一顿年夜饭,串起一个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付出行动的好人民。从胡新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朴实,热爱家乡的光辉形象。好文,构思巧妙,语言优美!点赞!遥握问安,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4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03 18:21:25
  深谢湘莉姐姐一直的鼓励,换个思路,写一段故事,感受一个人为家乡,付出汗水带来的巨大变化!问好老师,创编快乐,佳作连连!
5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4-11-03 12:30:10
  欣然老师的采风大作亮瞎了我的眼睛,构思新颖,语言太美。让人看了还想看。向老师学习!问候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03 18:22:56
  谢谢塞翁老师百忙中留墨鼓励,期待哪天一起在东至走一走,看看老师家乡的变化,东至是个好地方,入乡随俗,也爱上了它。问好老师,工作愉快,佳作不断!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03 15:42:43
  不一样的年夜饭,不仅仅是团聚,更有为了村民吃好年夜饭而辛勤付出。欣然老师抓取的这个镜头非常好,写出了一个农村带头人的精神气质。文章内容充实,写出农村的情形,写出一个干部怎样付出努力。也写出了人物的思想境界和情操。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03 18:25:02
  致敬怀才老师,辛苦老师修改润色,修改的地方,我仔细揣摩,很有味道,让人物更加饱满,故事更加紧凑。再次感谢您,让老师费心了,感恩,致敬,学习着!敬茶,祝愿怀才老师日日安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