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浪花】最初的日子(随笔)

精品 【浪花】最初的日子(随笔)


作者:贝拉迪迪 童生,85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7发表时间:2024-11-03 11:21:05
摘要:我的支教日记之一。期待着冬天早点过去,春天早日到来!希望这里的教育环境真地能够得到改善!希望这里的孩子们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

今天是十一月二号,我来积石山已经有两个月了。
   所闻、所见、所想,和来这里之前所期待的大相径庭。我似乎找到了乡村学校教育走向衰败的根源。
   在我的想象中,乡村的孩子们要远比城里的孩子更刻苦,更踏实。可踏上受援学校讲台的那一刻起,我以前的认知完全被颠覆。除了第一排不到十个学生在认真听讲、和老师互动外,其他同学干什么的都有---睡觉,嚼口香糖,嗑瓜子,随便换座位,胡喊乱叫,交头接耳……一节课上下来,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维持纪律,真是心力交瘁!
   从教二十一年,我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挫败感。全年级第一的学生连最简单的英文对话都读不下来。我一再调整授课策略,可收效甚微。
   给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学生从早到晚都在打扫卫生,但学校依然脏乱不堪。我分析了一下根源,和灾后重建有很大关联。
   据校领导说,这两栋新楼是由教育局招标,斥资两千六百万建成的。从外观上看,还是挺漂亮的。但是里面的配套设施,全部都是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甚至连固定床板的螺丝钉,都是隔一个固定一个,省去了一半:貌似不锈钢做的水池,投入使用才两个月,已经锈迹斑斑,并且不能顺畅地排污水,如果要把污水排干净,必须得借助扫帚或拖把等其他工具;大部分宿舍门框上方的玻璃都已经脱落。最主要的,卫生间的水压严重不足,水箱上水速度极其缓慢,一到课间学生蜂拥而至,只需一个课间的时间,所有的便池便全部被堵塞。用了不到一周,卫生间里实在是太脏了,只能锁了卫生间的门,禁止使用。崭新的楼房里的卫生间全部成了摆设。楼里没地方上厕所,就只能去以前的旱厕,而要到达旱厕,必须要经过一条大概两百米的土路,这边雨水多,这条土路其实就是一条泥路。学生上完卫生间回到教学楼,教学楼的楼梯上、楼道里便全是泥。只要校领导看到,不管学生是不是在上课,便会责令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找值日生去搞卫生。
   第一次遭遇班主任直接推门叫值日生去搞卫生,我还特别吃惊。按规定,学生上课期间,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扰乱课堂秩序。可这里的学生经常在上课期间被叫出去搬东西或者搞卫生,并且学生还很乐意。最夸张的一次是在两周前,从七点四十分上英语早读开始,到九点零五第一节英语课下,我所带的班里的女生都不在教室,而女生在班里占大多数,缺的人太多,新课无法正常开展。去问教务处主任,大部分学生不在,怎么上课?教务处一查,全年级女生都被宿管老师叫去搞宿舍卫生了。教务处主任马上派人去叫学生回来上课,但宿管老师愣是一个都没让回来。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慢慢地我也习以为常了。
   我曾给校长建议,在楼房验收之前,态度强硬一点,让把不合格的配套设施全部换掉。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连最基本的学生用水和如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后续会有更多麻烦。校长无奈地说:“这项工程是教育局招标的,我说了不管用啊!我只能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教育局,能不能解决,不是我说了算的。”
   还记得我第一眼看到这些学生的时候,我还以为我看错了,孩子们一个个又矮又瘦,就像是小学生一样。初中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一看就严重营养不良。
   上一周轮到我值周,我才弄清楚缘由。
   每周星期天的下午五点,孩子们返校。返校的时候,校门口有至少四个人值守,负责搜查学生的书包和衣服口袋。除了馒头、饼子一类的主食,其他东西一律禁止带入校园。老师们一学期轮流值周两次,但承包食堂的老板每周都会守在门口,搜身的工作主要由他来完成。我问学生:“为什么你们返校时会被搜身呢?”学生答:“如果我们自己带了吃的,就没人吃食堂的饭了,因为食堂的饭实在是太难吃了!”
   学生的爱心早餐是免费的,每人每天一个花卷,一个鸡蛋,外加一盒纯牛奶。可天天如此,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吃腻了,教室里经常能见到被学生随意丢弃的花卷和鸡蛋。午饭和晚饭学生自己花钱买,也就两种饭,要么牛肉面,要么米饭。牛肉面里面没有一丁点牛肉,就连葱花都很少见。米饭的配菜永远是土豆丝,薄薄的一层盖在米饭上面。下午每人发一个苹果或者一盒苹果汁,也是免费的。晚上夜自习下,没吃饱的孩子会去食堂买花卷和榨菜,一个花卷加一包榨菜,共一元钱,饭量大的孩子一次买五六个。
   等到星期五的时候,食堂里吃饭的学生能减掉近一半。因为部分学生已经没钱买饭了,部分学生是想省下钱在外面买点可口的东西吃。
   从开学至今,女生宿舍楼和教学楼的二楼和三楼一直没有供水。上一周女生宿舍楼的一楼也停水了,全校只有教学楼一楼有水。开水房里没水,女孩子们便找我给她们烧开水,烧水期间和她们闲聊,才知道她们晚上根本冻得睡不着,没办法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然后把两床被子压在一起,才能勉强入睡。我相信她们说的。因为我不仅有电热毯,还有电暖器,都感觉特别冷。
   我觉得孩子们太可怜了,又去问校长,为什么我们女生楼和教学楼没有在规定的十一月一号按时供暖。校长答复:“因为学校原有的变压器负荷太小,两栋新楼都装了空气能,带不起来,更换一个大的变压器将近二十万,资金不到位,施工方就不给换,所以我们只能等待。”
   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已经不像刚开始那么闹腾了,听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但除了传授知识,我真地还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我能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呢?我给校长提了无数的建议,校长力所能及的也基本上都被采纳了,但是那些校长力不从心且无能为力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妥善解决呢?
   刚来的时候,喜欢冒着细雨沿滨河路走一走,左边是水流撞击鹅卵石的叮咚声,右边是微风轻抚包谷杆子的沙沙声。大片的包谷杆子就像列队的士兵,齐刷刷地向我行注目礼。我从田间小路穿梭而过,野菊花的芬芳和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多么熟悉而又亲切的味道!
   可最近不想再出去了,因为一旦天放晴,空气中便到处弥漫着焚烧垃圾的刺鼻味。据这里的同事们说,一车垃圾的清运费要一百元,学校里几百号人,光垃圾清运费就是一大笔钱,为了节省开支,索性将所有的垃圾全部焚烧。不只是学校,沿着街道,随处可见冒烟的垃圾桶,还有杀牛宰羊的场景。
   期待着冬天早点过去,春天早日到来!
   希望这里的教育环境真地能够得到改善!
   希望这里的孩子们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
   (原创首发 2024年11月2日)

共 25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贝拉老师的文章让人心情沉重,这样的教育如果继续下去,孩子们是没有未来的,学校的所有工程建筑,食堂承包,都是关系户,都是豆腐渣工程,学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钱都进了私人的腰包,孩子们就没有最基本的温暖和幸福,他们身心都不能健康发展,又如何去学习探索去拯救人类,去创造未来?你说的这些情景似曾相识,我也是一名乡村教师,一切大同小异,校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未来,那里不讲科学文明进步,只讲关系人情利益。我们毁掉的不是一代,而是几代,这样的教育是历史的罪人,是万劫不复的。可怜的孩子们念不念一个样,不念早早地走上社会也是上当受骗,干传销,他们没有未来。祝福孩子们吧!希望他们能长大成人。祝贝拉老师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浪花编辑:美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4004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美蓉        2024-11-03 11:24:01
  个体的教师对于整个教育事业来说杯水车薪,我们只能凭良心工作,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觉得问心无愧,我们对得起孩子们,对得起我们的工资,但是他们的未来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深深地祝福他们吧。祝贝拉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2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11-03 21:16:56
  感谢美社辛苦编按。乡村教育逐步衰败的根源是权责分离,相互扯皮推诿。教育局有招标建筑商的权利,但是具体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疏漏他们是鞭长莫及的。校领导知道具体的问题,但是没有决定权,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无权问责。建筑商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最终波及的是学校和学生的利益。食堂承包商也是,他们承包食堂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不是为学生服务。几百名学生的小学校,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他必然会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当然最终最直接的受害者依然是学生。即使有极个别家长举报投诉,也是无人过问。天高皇帝远,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到位,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学校怎么会发展起来?学生如何能健康成长?连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形下,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基本都是空谈!再次感谢美社感同身受的评价。祝美社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
3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4-11-03 22:17:18
  国家教育部2006年提出做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规定,目的是解决农村师资力量总体薄弱的状况。时间过去了18年,虽然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不是很尽人意。迪迪老师作为支教一线教师,通过自己在积石山乡村学校两个月的支教所见、所闻,对最基层的农村教育发现了许多问题。在教育设施建设上,投资不到位,监管不严。在学校管理上,学生伙食差,不重视课堂教学。在学生求学态度上,积极性差,懒散。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各级领导及职能部门,没有真正把党的方针路线落实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最后一公里”问题,生动阐释了推动工作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要义,这也是迪迪老师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迪迪老师的觉醒,代表着我们更多的人将会觉醒。就像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所言:“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感谢老师文章,【浪花】有你更精彩!
回复3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11-03 22:36:24
  感谢上大人精彩留评!上大人的评语总是能给人带来希望。党的方针政策是惠及老百姓的,但一层一层落实下来,往往就变味了。真心希望国家的各种惠民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再次感谢上大人来访鼓励!祝您生活愉快,事事顺心!敬茶问好!
4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1-21 06:30:36
  我们叫不醒装睡的人,我们改变不了世界的乌烟瘴气,我仿佛身临其境,我仿佛似一朵云落下泪滴,是真的精品文章。????
回复4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11-28 05:25:14
  感谢老师对文章的认同。期待状况有所改观,愿孩子们越来越好!祝老师创作愉快,敬茶问好!
5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1-21 15:19:35
  深度美文,欣赏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