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腌菜岁月,至真至味至朴素(散文)

精品 【东篱】腌菜岁月,至真至味至朴素(散文)


作者:月已西隐 白丁,1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1发表时间:2024-11-08 07:10:53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月的天冷了许多。极目望去,阡陌的绿意正慢慢衰褪、泛黄,有种苍劲的老意,深沉而清冷。
   近段时间,母亲时常在电话里跟我念叨几样食材——酸藠头、酸辣椒、酸仔姜、糟糟萝卜、懒干豆果、干米虾公。我又何尝不明白,她这是在想念家乡的味道了。
   碰巧,昨日刷到一个视频号,是一位女生,不仅烧得一手桂北地道农家菜,而且腌制的酸辣椒,萝卜干,豆酱,仔姜,等坛腌制品,无一不散发着浓郁的乡野气息,仿佛隔着屏幕,就能闻到那股子熟悉又令人垂涎的味道。于是,私信,添加,询价,发货。
   糟糟萝卜,这个叫法比较有意思,源自桂北兴安、全州一带的方言,“糟”音译“燥”,干爽的。其实就是经过晾晒、腌制的萝卜干制品。在桂北农村,每个勤劳的农妇都会用原始古老的方法来腌制。
   制作的时候,以冬天的萝卜为佳,洗净切成短条状,摊至太阳底下曝晒,晒的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确保每一面都能均匀晒到太阳,通常需要晒上几天,直到萝卜条变干,表面出现皱纹就行。尔后放粗盐反复搓揉至焉,入坛盖好,再沿着坛口倒入一圈井水或凉白开,以密封坛口,防止空气进入。过一个月后掀开坛盖,香气扑面而来,时间放得越长,其香味就越浓。甘甜爽脆带点咸,若搭配腊肉焖炒,出锅前,撒上一把大蒜叶,无论是下酒、下饭,简直一绝。
   一坛糟糟萝卜,可以贮存一两年没问题,但这期间绝不可以碰到油和生水,特别是用筷子夹得时候,筷子一定要干净,否则,容易发霉变质。再有,要记得勤换沿水,如此,便能保存很久都不会坏。
   懒干豆果,也是桂北方言,即干豆角。犹记,外婆做的懒干豆果,卖相和市场卖看起来差不多,但味道却横甩他们几条街,秘方就两个字:讲究。
   外婆曾说过,挑选豆角时,一定要择嫩的,老的瘪的不能要。洗切、晾晒,晒也是有讲究的,要赶上连续的大晴天,上午10点左右拿出去晒,太阳快落山时收回来。待晒至半干时,加入适量盐轻轻揉搓,大约搓个三五天来回。入坛前,倒入一个干净的盆子,往里加些剁椒、豆豉、三花酒、盐一起拌匀,最后入坛,压实,封口。约莫腌制一个月时间,便可食用。
   至于干米虾公,则是桂北农村一道风味独特的美食,采用新鲜的淡水小虾米熏制而成。熏干后的虾米,香味浓郁,色泽诱人。记忆里,韭菜炒米虾公,是儿时最期盼的一道美味。外婆曾告诉我,炒这道菜最好用猪油,其次,火候要掌握得恰到好处,虾米的香气才能完全释放,而韭菜也不能炒得太老,要保持其翠绿和爽脆。若在炎炎夏日清晨,擂上一锅豆豉汤搭配,瞬间唤醒寡淡的味蕾。
   酸藠头、酸辣椒、酸仔姜,这些寻常腌制品,更是桂北农家饭桌上不可或缺的开胃小菜。酸藠头的酸爽,酸辣椒的辣而不燥,酸仔姜的鲜辣可口,每一种都是舌尖上的至味享受。那位女生视频里的腌制手法,与外婆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辙,看完视频后,倍感亲切。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少不了几坛腌菜,而那些一坛坛腌菜,就像是一颗颗定心丸,有烟火岁月的亲切,也有喂养我的功劳。于我而言,是人生千滋百味的滥觞,是舌尖味蕾的永恒记忆,是云水漂泊的深切乡愁,每当回想起,口中不禁涌涎……

共 12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立冬了,园子里菜都收回来了,有的晒成干菜,有的做成咸菜,准备过冬了。在过去要备上满满几大缸,腌白菜、腌萝卜、酸辣椒天天离不开。这些天,作者的母亲开始念叨了家乡的几味美食:酸藠头、酸辣椒、酸仔姜、糟糟萝卜、懒干豆果、干米虾公,这是属于家乡桂北的风味。它们特有的制作方法也属于作者家乡的特色,曾经制作的场景历历在目。作者的描写调动了我们的味蕾,那是属于每个人舌尖的永恒记忆,不管走在哪里,记忆里的味道,永远那么清晰、朴实。一篇有香有味的回忆家乡好文,也是介绍家乡特色食物的推荐文。【东篱编辑:欣然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9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08 07:15:44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腌菜,每家的做法也不尽相同,这些美味经由数代人的传承,已成为一个地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乡的腌菜永远刻在作者骨子里的烙印,代表家乡的味道,是“乡愁美食”。好文拜读学习了,问好西隐老师冬安吉祥,佳作频频!
随心而有趣的人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8 07:47:34
  立冬,园子里的菜收完各有归处。作者母亲念叨的桂北美食,酸藠头、酸辣椒等,特色制作场景浮现眼前。这些味道是永恒记忆,清晰朴实。此文有香有味,不仅是回忆,更是对家乡特色食物的诚挚推荐,令人心生向往。 祝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1-08 22:48:27
  萝卜干炒腊肉,这是我初到北京以后,很多饭店的招牌菜,当年馋而没钱买,记得清楚。后几味腌菜我可以理解为泡菜吗?和四川人带过很久,他们都很会做泡菜,酸辣适口,很下饭。老师的文章有很强的风土味道,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是一道地道的“家乡菜”。遥祝冬琪!感谢投稿东篱!
4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2-09 10:49:10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优秀的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学习之!谢谢社团,谢谢江山!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