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出于污泥而不染——甲辰札记之八(随笔)
所有的自我毁灭都带有极端的美感,但仅仅为了美感活着或死去都不太靠谱。大部分时候,所谓生活的抉择,无非就是选择在一场古典悲剧里演一个执迷不悔的小丑,或是在一出肥皂剧里演一个愚蠢的没有悬念的英雄。
——马良《坦白书》
前些年读过他的书,坦白讲,没太走心。这几日有闲重读,倒有了几分兴致。
书中的整体并没有多少故事性,更像是一个个剪裁在一起的人生片段,以及每个阶段的领悟,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诗、随笔、散文都混杂其中。这是来自他的系列摄影《小旗手》中的一幅:在荒凉而冷寂的旷野中,一条土路通向远方,路边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棵树,没有任何东西通过,只见一个孤独的旗手极其认真地甩着手上的旗子,心无旁骛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别人看来,他只是一个有些智商不在线的可笑小丑。但是,那个昂起的下巴和挺立的姿态却凸现着旗手的骄傲与倔强。在作品旁,作者附上了这样一句话:“献给彼岸;以及所有勇于直面幻灭的理想主义者......”
我不懂摄影,但我觉得一幅好的片子,一定会让人从中能读出许多东西来,正所谓“好的作品会说话。”时下流行的风光和人像摄影,加上人手一部手机,再加上软件修图,现在又有了AI,让每一个人都有成为摄影师的可能。而且,只要掌握其中操作上的某些技巧,加上创作者的审美,便不难达到赏心悦目的要求。如果再加上拍摄者的主观意念,它的内涵会有了深度,片子就会加分。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画面里的颜色一直在变,一点也不固定,“每一个颜色都单独拎出来设计过,所以这样出来就有一种卡通片和老式年画的感觉。这样,超现实感就出来了。”马良对他的作品如是说。给人觉得作品里散落的东西都是贴上去的,但拍摄者追求的正是这种视觉的冲击力,颜色的渲染会让画面突然间从真实变得很荒诞、很强烈,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浪漫主义者的执着与坚持。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是你,也许是别人,为了生存和理想,站在人生一个又一个节点上,在执拗地坚守,面对坎坷的命运,有时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绝不气馁。在这样的片子里,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现在的码字,能码出让人一见倾心进而感动不已的文字,似乎还不太多。尽管时下,谁都能码出几个字,熬出点鸡汤来,以此混迹到文人圈里,起码是在朋友圈里,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更是不泛其人。而且出个集子也不难,只要有俩钱儿,谁都可以出书,但是,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买,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而马良用这些图片和文字,把内心剖开,无论它多么敏感柔软,把每一秒每一个瞬间都细细咀嚼,无论蜜糖还是鸩毒都咽下去,没有平静可言,以精神上的亡命,行走在生活的背道之途——这是我读马良《坦白书》的感受。我常常想,如果能从月球上看地球,人类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脑袋向上仰望星空向前行走的人,一种是脑袋向下忙碌着生活的人。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如果仅仅是幻灭人生,那就是抑郁症或狂躁症;如果仅仅是理想主义,那就是四处碰壁的傻瓜,而只有直面幻灭的理想主义者,才会有一个真正的人生。
作者在书中回忆了自己的童年: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吃过苍蝇,幼年踩死过一只小老鼠,十一岁时一张失而复得的漫画,夏令营里的落寂少年……
这些走过的童年岁月,是他面对世界思索和思考的原始元素,在人群里喧闹的时候,却只孤独地与自己的影子一起叹息,并且时时告诫自己和提醒别人:“善良和美有时也会生长于最丑恶的土壤里,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回首我们庸常的生活,回望我们身处的社会,有多少丑恶,就有多少善良。尽管人们的良心和灵魂一次又一次受到现实的重创和拷问,但善良和美从未停止过它们的生长,尽管脚下处处是丑恶的沼泽,但头上毕竟还有初冬的暖阳,是那样温暖着你我的心。历史走到今天,在这场大戏中,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在扮演相应的角色。总有那么一群人肩负使命,以不屈的意志,舍生忘死,唤醒迷途世人,不要成为令人可悲的陪葬品。他们的劝导、呐喊与棒喝,皆出自对生命的万般珍惜。世人良知善念的复苏,对真理的认同,对邪恶的摈弃,是我们的生命走向未来的唯一保证。
我们的人生中总有这样一些时刻,透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眼前的世界,觉察到自己在天地间所处的位置,然后在那片刻的激荡中,明白自已将行的道路。码字至此,举头窗外,己是秋末初冬,斑斓多彩的秋日已经过去,树木的叶子也渐落将尽,时序,以它自己不变的节奏,演示着春夏秋冬。面对这每一个凛冽的清晨,我时常告诫自己:别人是否知道你是谁不重要,是否能读你这些文字也不重要,是否从中可以找到同频共振更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清楚你自己是谁。当你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时候,其实,也就可以坦然地面对世界了。
二零二四年的进度条,已经存余不多。在这一年里,我比以往都更清楚地意识到,那些宽阔的道路和簇新的楼房,以及闪闪发光的霓虹灯所点缀起来的文明生活,其实是相当易碎的,有很多深不可测的力量就在我们脚下涌动,总有一天,会如同岩浆一样喷发涌出,时代和社会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喷发中向前的,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请不要忘记二零二四年,不要忘记我们的彼此,也不要忘记经历了这一年后重新发现的自我,还有那些希望和喜欢。除了靠聪明才能生存的社会,我真的更喜欢只凭善良就能生存的社会,尽管它或许还仅仅存在于理想中。
生命慎始,但得而不待,时不再来,生命无关途中际遇,路在脚下,只有一条。尤兀自奋然向前,汲取和传递营养与能量,才不枉费人之此生。当下,生活的土壤和过去己经有了许多不同,水份、温度、气味都有了变化,但无论如何,我们还要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在此,我愿把这些文字,献给在生活的丛林里,仍在披荆斩棘的同龄人。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