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倒霉的小强
初夏时节,初中26班的教室里,方老师在给同学们上语文课。他是中年人,大脑袋,让人一看就觉得他脑子里肯定装了太多的知识和智慧,因为他理着乡下人少见的大背头,乌黑的头发全都往后梳着,整整齐齐。特别是发际线很高,头顶前面没有头发,油光发亮,这被本县人认为是聪明的标志——“头发生得上,知识满脑装”嘛。现在,他正在抑扬顿挫地吟诵唐代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认真讲解。同学们看他摇头晃脑、自得其乐的样子,本应当聚精会神、主动配合听课的,可是挡不住天气渐热、倦意来袭,一个个昏昏欲睡。
方老师正讲得起劲:“古人尚且能如此怜悯辛勤劳作的农人,珍惜他们用汗水换来的粮食,我们应该做得更好,不要浪费粮食!”他猛然发现教室里好多同学萎靡不振,并没有在认真听课,岂不是自作多情,浪费了自己的心血吗?他不由得大喝一声:“王小强,记住了吗,要珍惜粮食!”小强吃了一惊,一下子站了起来,高声回答:“记住了。老师,我们吃的都不够,哪有粮食浪费?”同学们一致附和:“是呀!”方老师用教鞭敲了敲讲台:“同学们,我说的不是够不够,是要珍惜!”大家答道:“知道了。”于是方老师让小强坐下去,接着讲课,不一会,倦意又杀了个回马枪,个别同学眼看着就要进入梦乡。
突然,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地从窗外飞了进来,却找不着出路了。它在教室里盘旋,飞来飞去,立刻引得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就要做黄粱美梦的也睡意全无,正在敲教鞭要大家“注意听课”的方老师也无法集中精神了,大家的目光都随着小鸟的飞翔而转移。多好玩啊,就是这么一只小鸟,竟然让大伙精神振奋、聚精会神了!同学们很高兴,定睛看着这只“没头苍蝇”会怎么找到出口、冲出“牢笼”?小鸟一会儿飞到这边,一会儿飞到那边,就是停不下来。眼看着它掠过头顶,忽然拉下一坨鸟屎来。这鸟屎不偏不倚,像投下的一颗炸弹一样,正好砸在小强的头上。小强吃了一惊,赶紧用手一抹,稀稀的白白的鸟屎就跟发蜡一样,涂满了他的头发。小强狼狈不堪,同学们则笑成一团。
方老师的课也上不下去了,干脆让同学们有的帮小强清理头发,有的驱赶小鸟,整个课堂一片狼藉,乱成一团。小强在大家的照拂下,很感激,嘴里却一直嘟囔着“该死的小鸟,全班三十多个同学,为什么偏偏害我?我太倒霉了!倒大霉了!”同学们也诧异:这小鸟怎么就找上小强了呢?不可思议。有同学马上安慰说:“其实也没什么倒霉不倒霉的,就是碰上了。不过是一个意外而已。”
十来岁的初中生生性活泼好动,打闹追逐是家常便饭。这不,几天后,小强把倒霉事已经忘了,却和季秋疯玩起来了。小强在前面跑,季秋在后面追。两个人满头大汗,兴高采烈。正好出教室门,小强看看就要被追上了,他急中生智,顺手把门用力关上。他以为还是家里那种“片门”,关上还有不小的缝隙,没事。没想到学校的门是厚实的、嵌入式的门,他跑得慌忙,把门“砰”的一声关上时,把中手指也搭进去了。他跑不了啦,后面追来的季秋把门一拉,天呀,完啦,小强的中指被夹断了,掉到了地上。只见小强脸色煞白,看着自己掉下的手指无动于衷,也没了痛的感觉。同学们慌了,季秋也吓傻了,手足无措地傻站着。最后还是班长老成持重,叫几个同学搀扶着小强去卫生院包扎。医生要大家把小强的断指找来,竟然能接上缝好。后来也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只是小强说,看是看不出来,但那断过的中指有些麻木,做不到伸展自如了。这是更严重的一次倒霉。
初中没毕业,小强就提前辍学了,他回到生产队务农,跟他的祖祖辈辈一样,过上了眼观濯水、背晒黄天的日子。家里困难,日子紧紧巴巴的。眼看着同班同学一个个长大,然后当上了大队干部,民办老师,有的还应征入伍,招工招教,吃上了公家饭。小强很抑郁,他知道“人比人,气死人”,自己或者命该如此,也就认了。可是有一点他无可奈何。父母要他成家立业,传宗接代。这在几千年的历史传统里是天经地义的,小强没法免俗。问题是自己家境困窘,捉襟见肘,谁愿意跟着挨饿受冻过这种没有望头的日子呢?小强自忖:这辈子“强”是不可能的了,连“小强”都十分渺茫,注定要倒霉一辈子,何必勉为其难、费力不讨好呢?!
俗话说,“讨米讨得久,总要碰回酒”,还说“水不可斗量,人不可死量”,果不其然,挨到快三十岁了,小强这个生就的“大龄青年”忽然时来运转了!凭着他勤劳朴实的性格,加上逐步好转的家境,媒人找上门来了,要给他介绍一个勤劳肯干的黄花闺女梅芳。梅芳不图他钱,也不图他贵,只图能跟他一起勤劳致富,争取过上好日子——有吃有穿就行了。小强不用说一百个愿意,心满意足。到哪里找这样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姑娘啊?!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说好不搞排场,不搞婚礼,车队接亲、结婚彩礼一概免了。花那些钱还不如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实惠得多呢。领证后,梅芳由小强领回家,小强算是成家立业了。小强打心眼里认为,现在新娘来了,十全十美,我再也不会倒霉了!
新婚后没几天,就是端午节。小强盘算着过个像模像样的节日。说是像模像样,其实就是比平常多做几道菜,有大鱼大肉而已。肉已经从集市上买回来了,鱼可没有。小强没有鱼塘养鱼,心里琢磨着花钱去买也不划算,何不到河里去弄条大鱼来,那可是野生的,是如今人们梦寐以求的呢。正好小强门前不远处有一条乌龙江,流到这里时遇上了人工修筑的一座大坝,把河水拦腰截断,形成一个很大很深的水潭。水很清,蓝汪汪的,深不见底。有会水的曾在潭里抓获过好大的草鱼、鲤鱼和鳙鱼。小强不会水,是只旱鸭子,但他有办法。
过去,这一带流行一种办法,就是炸鱼。现在不允许明目张胆炸鱼了,而偷偷摸摸偶尔顶风作案的还是屡禁不绝。小强就跟媳妇商量:“梅芳,我想去炸鱼,能省不少钱。你看怎么样?”梅芳有点担心:“还是别去了吧,炸鱼危险。”小强胸有成竹:“梅芳,应该没事。你就放心让我去吧,肯定能炸到一条大鱼的。我不想你来我家过第一个端午节没有鱼吃,你明白吗?”梅芳想了想,自己的男人虽然穷,但是勤快实诚,还懂得怜香惜玉,很疼爱老婆,跟着他是跟对了。他那么有把握,自己硬要他打退堂鼓,也显得有些不通情达理,而且这新婚才几天?不好意思煞风景呀。于是她咬咬牙,对小强说:“我答应了。但是你一定要多加小心,万一没炸到鱼也没事,你就回来。端午节没鱼也一样过,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梅芳这个新婚妻子的一番话,小强听得热乎乎的,梅芳多懂事啊,以后我们俩有好日子过了:“好的,梅芳,你就放一万个心吧。我过去老是倒霉出意外,现在有了你,你就是我的保护神,不管什么都会逢凶化吉的。是吧?”梅芳还是隐隐担心,嘴里却说着:“是是是。”但到末了她还是要求一起去。
这边,小强很快制成了土“炸药包”,拿起大抄网,往衣兜里放了个打火机,要梅芳提着水桶,夫妻俩高高兴兴出发了。他家到乌龙江深潭边很近,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小强要梅芳站远一点,注意安全。自己右手抓着炸药包,左手掏出打火机,做好炸鱼的准备工作。
很快一切就绪。
那边梅芳好紧张,大喊:“小强,别紧张,要注意安全!安全!”小强回应:“好,我不紧张!”说话间,他打着了打火机,点着了炸药包的引线,只听得引线“滋滋滋滋”燃烧起来,梅芳大喊:“小强,快扔炸药包,快扔呀!”可小强突然一下子蒙了,听到喊声后,很快把左手的打火机扔了出去,右手却紧紧抓着炸药包不放,人就像傻了一样一动不动。梅芳一看,糟了!赶紧飞奔过来,可是晚了,“轰”的一声巨响,小强倒下了!
等梅芳奔跑过来,小强已经不省人事,他的右眼被炸瞎了,右手掌被炸飞了,衣衫褴褛不堪,浑身血肉模糊,梅芳禁不住悲从中来,抱着他呼天抢地大哭起来。等到人们闻讯赶来,把小强送到区卫生院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然而,梅芳好端端的顶梁柱成了残疾人。好几天后,小强出院回家,夫妻俩相对无言,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
看着小强家这个难以言说的场景,四邻八舍纷纷叹息。有人感叹小强命不好,好不容易成家立业了却把自己搞成了残废;有的说两人八字不合,才出了这么个大事;也有人私下嘀咕:“这梅芳恐怕是个克夫的命吧”;还有人设身处地劝梅芳:“姑娘啊,你才二十来岁,年纪轻轻的,跟着小强这日子怎么过下去啊?不如趁着现在年轻,找得着主,到别人家去过日子吧。”小强默默无言,那梅芳只是抽泣,旁人也不好再多嘴多舌了,慢慢散去。
三天后,有好事者宣布,梅芳决定了,不改嫁,一心一意跟着小强过!她不相信小强会一辈子倒霉,石头还有翻转时呢,她要帮着小强把个家撑起来!人们听了,有感动的,有叹息的,更多的是祝福的:但愿以后小强夫妻俩齐心协力,把小家庭侍弄好,从此顺风顺水、否极泰来!
又过了若干年,小强和梅芳养育了一儿一女,很会读书,很懂礼貌,孝敬父母,惹人疼爱,得到左邻右舍毫不吝啬的齐声夸奖,都说是老天恩赐的小宝贝。小强学会了用左手从事竹木雕刻,作品畅销,收入可观,而且屡屡获奖;梅芳种几亩水田,养五六头肥猪,鸡鸭成群,瓜果满园,一切都顺了,正所谓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家子笑声不断,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引得全村人津津乐道,无限的羡慕嫉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