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升迁奥秘(微型小说)
在西河街道,主任伍云丽可以说是过日子的好手。在她担任街道主任的八年里,始终坚守着一个原则:能省则省,能少花钱的地方,绝不多浪费一分一毫。
机关食堂是楼外一处车库改造的小平房,又小又旧,人员若是一起来就餐,便显得挤挤叉叉的。
伺候过五任主任的老司机二贵不无讽刺地调侃道:“咱伍主任绝对是居家过日子的好手,你说,就咱这伙食,清汤寡水的,一天就这么一顿,还得交一块钱,跟自费有啥区别?”
“那就不错了,贵哥,以前你不是自己带饭盒吗?”管信访的安远志回应道。
2006年,在街道辛勤耕耘了八年的伍云丽调任文旅局长。
接任主任的郑东山原是街道的副主任,后调到开发区,如今转了一圈,又重归旧里。
“瞧好吧,兄弟,这回肯定有大变化了!”二贵意味深长地对安远志说道。
“谁当不都一样吗?”安远志质疑道。
“你呀,转业才两年,能理解这里面的玄机吗?”二贵含蓄地说道。
果不其然,年轻有为的郑东山,敢想敢做,他一上任后,便着手改造街道的办事大厅。他大胆地将一楼原来各自独立的办公室全部打通,重新规划,改造成了区内第一家一站式服务大厅。改造后的大厅宽敞明亮,布局合理,让人耳目一新,区内各部门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
而后,郑东山又以为居民加盖活动室的名义,争取到了福利彩票中心的资金扶持,在办公楼旁加盖了三层彩钢房,彩钢房与主楼连成一体。这三层彩钢房设计合理,功能齐全。一层被用作居民活动室,供居民们休闲娱乐;二层则转为会议室,用于街道内部的会议和接待工作;三层则变成了食堂,解决了街道工作人员就餐问题。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办公面积,还让居民们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可谓是一举两得。
喜欢运动的郑东山在二楼腾出房间,设置了台球室、乒乓球室和健身房,又在四楼另辟了淋浴间。
“看看人家郑主任的\\\\\\\'大手笔\\\\\\\',够范不?”二贵问安远志。
“真有魄力!”安远志竖起了大拇指。
然而,郑东山的“大手笔”并未就此止步。他以机关公务车行将报废为由,申请购置了一台价值三十余万的商务车。这台商务车购置后,几乎成了郑主任的“私家车”。无论是接送家人,还是外出旅游,他都亲自驾车,至于加油、修车等费用,自不待言。原来的司机小汤整天无所事事,只能与二贵打打台球而已。
谁也想不到,没有几年,崭新的商务车就出过好几次事故。到了公车改革时,这台曾经风光无限的商务车,竞拍价竟然仅仅为七万元,让人不禁瞠目结舌。
“这公车制度要是不改革的话,那真是说不过去喽!”二贵感叹道。
郑东山的大气魄、大手笔换来了领导的赏识,高升为政协专职副主席。
郑东山离任时,正值“五一”前夕。然而,他留给继任的柏树森,却是一个账面亏空七万元的烂摊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柏树森一时间瞠目结舌,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向民政局借了十万元,才勉强度过了难关。
“你知道当初伍云丽调走前给街道留了多少钱吗?”二贵问安远志。
“那都是机密,我哪能知道?哪能跟你这样领导的身边人相比呢?”
“二百多万呐!”二贵忍不住说道。
“啊?”安远志吃了一惊,好一会儿,才说了一句,“崽卖爷田心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