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星】饺子(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星】饺子(散文)


作者:王小鱼 举人,38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42发表时间:2024-11-16 11:13:01

饺子,那一个个宛如白玉般精致的美食,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像是一种情感的纽带,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感情,贯穿于每一个家庭的团聚时刻。
   饺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最初,它被称为“娇耳”,是医圣张仲景为了治疗百姓在寒冬中冻烂的耳朵而发明的。他用面皮包上驱寒的药材和羊肉,捏成耳朵的形状,煮熟后分给穷人。这一善举不仅缓解了人们身体上的病痛,也开启了饺子这一美食在中华大地的传奇之旅。
   古往今来,饺子在诗词中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细砑霜肤薄,弯环味曲包。拈花生指上,斗角簇眉梢。轻似月钩漾,白如云子抄。餐余还扪腹,原不论低高。”这首诗将饺子的外形描绘得淋漓尽致,那如霜般细腻的外皮,弯弯的形状好似月牙,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节日的餐桌上,那一盘诱人的饺子。
   饺子的制作过程犹如一场精心策划的艺术表演,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独特的技巧和文化内涵。而饺子馅更是饺子的灵魂所在,不同地区、不同家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馅料配方,这也使得饺子的口味千变万化,形象多种多样。
   最经典的要数猪肉白菜馅。选取肥瘦相间的猪肉,将其剁碎。那剁肉的声音,富有节奏,“咚咚咚”地在案板上回响,仿佛是给节日奏响的进行曲。猪肉要剁得细腻但又保留一定的颗粒感,这样吃起来既有嚼劲又不失嫩滑。白菜要选择新鲜嫩绿的,将其洗净切碎后,撒上盐,放置一会儿,挤出多余的水分。白菜的清甜与猪肉的醇厚相互交融,为饺子奠定了丰富的口感。
   韭菜鸡蛋馅则是素食者的钟爱。韭菜要选择鲜嫩一些的,最好是刚从地里割回来的,还散发着浓郁的清香。择掉黄叶烂叶,洗净后把韭菜切成小段,与炒熟的鸡蛋碎混合在一起。鸡蛋要炒得嫩而不散,金黄的鸡蛋碎与翠绿的韭菜相互映衬,就像春天田野里盛开的花朵与绿草,清新迷人。然后加入适量的盐、香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均匀。瞬间,那股鲜香之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饺子还有清真的做法,满足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食用。羊肉萝卜馅,将羊肉剁碎,萝卜擦成细丝,两者混合后,加入花椒末、葱姜末、胡椒粉等调料。花椒末尤为关键,它不仅能去腥,还能让羊肉更加鲜嫩多汁。这种馅料的饺子吃起来有一种独特的口感,从唇舌间一直蔓延到全身,如果冬天食用还能驱寒保暖,真是一举两得。
   和面擀饺子皮也是一门学问。面粉要选择优质的中筋面粉,有韧性,包好了煮饺子才不容易破皮。但和面却是一个力气活,需要时间和耐心,就像生活中的磨砺,需要坚持,也需要勇气。
   擀饺子皮是整个包饺子过程的关键。薄也不行,厚也不行,擀饺子皮时,擀面杖要灵活转动,从边缘向中心擀,边擀边旋转饺子皮,这样擀出的饺子皮才会中间厚、边缘薄。中间厚的部分可以更好地包裹馅料,防止煮饺子时破皮,而边缘薄则能让饺子在煮熟后口感更加细腻。一张张饺子皮在手中旋转,就像魔术师在进行表演一样,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接下来就是包饺子的重中之重了。说它简单也够简单,说它难,真让人头昏脑胀。特别是捏褶成型的时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怎么也做不好。看着妻子拿起一张饺子皮,两只手合在一起,轻轻的一捏,一个月牙形的饺子便呈现在眼前。再看看我那笨手笨脚的样子,简直就是王老五在绣花,怎么包也包不出一个饺子来,于是便只好好吃懒做了。随她们说去,我还有一张嘴,只等着吃好了。
   说起的饺子的形状,那也是五花八门。但不管哪一种样子,都是团圆美好的意思。月牙形的代表着合家团圆;元宝形的代表着招财进宝,生意兴隆;还有捏成各种动物的样子,妙趣横生,惟妙惟肖。在包饺子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那种喜气洋洋、合家欢乐的气氛,真是又温馨又浪漫。
   清代符曾有诗云:“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最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描绘出饺子在新春佳节里,成为人们庆祝新年的重要美食。荠菜馅的饺子更是鲜美的代表,在初春之时,总是率先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与饺子有着不解之缘。据说,清代的慈禧太后就对饺子情有独钟。在宫廷中,饺子的制作极为精细,馅料选用的都是最上乘的食材。每到除夕之夜,慈禧太后都会在宫中举行包饺子的活动,宫人们小心翼翼地包着饺子,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些饺子不仅要满足味蕾,更要符合宫廷的礼仪和审美。在吃饺子时,慈禧太后也有诸多讲究,她的饺子可能会有特殊的馅料或者摆盘方式,一定要体现出皇家的尊严与气派。
   老舍先生也是喜爱饺子之人。在他的作品中,饺子常常出现。他曾描述过老北京人吃饺子的场景,那种合家团圆、热热闹闹的氛围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饺子对于老舍先生来说,是对家乡味道的眷恋,也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情感寄托。在他的记忆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的场景,是生活中最温暖的时刻。
   饺子的吃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酸汤饺子,其次还有蒸饺子,煎饺子。我特别喜欢吃煎饺子。把包好的饺子放在平底锅里,倒上适量的菜油,用小火慢慢的煎,直到饺子的底部变成金黄色,然后再翻过来继续煎另一面。等到两面都变得金黄酥脆,便已大功告成。这样的饺子吃起来外酥里嫩,有饺子的香味,还有菜油的香味,咬一口香气扑鼻,真是既好吃又好看,色香味俱全。
   饺子不仅在平常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在节日里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饺子则是除夕之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除夕夜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看春晚,其乐融融。这时候,有些家庭还会在饺子里包上硬币、红枣、糖块等特殊的东西。吃到硬币的人,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会财运亨通;吃到红枣的人则预示着生活甜蜜;吃到糖块的人,将会在新的一年天天有个好心情,天天快乐。
   饺子最盛大的节日便是冬至了,这一天必须吃饺子。民间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这一天,无论大江南北,人们都会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迎接冬至,抵御严寒。
   在岁月的长河中,饺子以其特殊的情感,一直陪伴着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人情冷暖。无论是在繁华都市的高档餐厅,还是在乡村小院的简陋灶台,饺子都以它不变的温暖,为人们带来味蕾上的享受,同时也带来情感上的慰籍。
   一碗饺子,是远方游子心存的念想;一碗饺子,更是慈母思儿的无限寄托。

共 25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饺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怀,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和感情,贯穿于每一个家庭的团聚时刻和重要的节日之中。饺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既可以充饥,也缓解了人们身体上的病痛,最初称为“娇耳”。古往今来中,饺子在诗词歌赋中也留下了大量印记。饺子的制作像一门艺术,馅料多种多样,口味千变化万,其中以猪肉白菜、韭菜鸡蛋、羊肉萝卜馅为代表。包饺子和面与擀皮有很多讲究,这是包出好吃饺子的基础,包饺子更是一种技术活儿。饺子形状也是多样的,有月牙形、元宝形、动物形,都蕴含着团圆美好的含义。关于饺子的故事更是不可枚数,慈禧、老舍等名人都对饺子有各自的体会。烹饪饺子的方法有煮、蒸、煎等,各具风味。在节日里,饺子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并且还有很多讲究。如今,饺子已走向世界,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散文细致地描写了与饺子相关的方方面面,从历史、技艺、传承、寓意等多方面细细剖析,形象而真实,平凡而凸显,贴近生活,引人共鸣。佳作欣赏,问候作者!【编辑:林火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11-16 11:13:42
  大作写得很详尽,也很真实,问候老师!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11-16 11:13:59
  感谢赐稿柳岸,这里因你更精彩!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16 19:26:19
   佳作欣赏!向作者问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16 19:26:32
   恭喜老师佳作连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花明”社团,展示您的风采!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5 楼        文友:老百        2024-11-17 12:34:59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