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东篱】杰的故事(微小说)

精品 【东篱】杰的故事(微小说)


作者:杨继廷 白丁,1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84发表时间:2024-11-18 07:01:37

远嫁千里之外的杰,最怕三更半夜老家来电话。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当年父母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要了她这一个孩子。父亲说:“当时的宣传说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父母含辛茹苦把杰供到大学毕业后,杰却像一只放飞的风筝,飘向了遥远的天空。杰这个从东北农村走出去的女孩,为了爱情和梦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成家立业。杰曾尝试把父母接到自己身旁生活,父母小住一段时间后,由于气候、生活饮食习惯、语言不通等诸多原因,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生活惯了的北方农村,因为这里有他们熟悉的一切。杰的父亲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哪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总感觉子女的家不是自己的家。”
   杰的母亲得了一场大病,杰多次请假坐飞机飞回来陪护妈妈。两年后,杰的妈妈还是恋恋不舍,撒手人寰。
   杰想让父亲把老家的房子卖掉,和自己一起去南方的城市里去生活。
   父亲说:“我离不开这里,我的根在这里。南方我生活不习惯,在城市里,干啥都要钱,出门找不着东南西北,整天住在楼房里,就像住在鸟笼子里似的,对门都不认识。哪有农村好,喝水吃菜都不用花钱,全屯子人都认识,串门随便。再说我也要在这里守护你妈,不能让她孤零零地自己在坨子上呆着。”
   杰望着两鬓斑白,岁月的刀在脸上刻下皱纹的父亲和对家乡深深的留恋,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返回南方小家的路。
   60岁过后的父亲一个人生活在农村老家,每年除耕种一亩三分地外,每月还能领百十元左右的工资和每月国家补贴的80元独生子女费。去掉每年都涨价的合作医疗费用后,一年也剩不了几个钱。好在吃的穿的戴的杰都从网上买给父亲。
   杰的父亲也是屯子里一些人羡慕的对象。一老哥曾说:“这年头,养女儿比养儿子强。还是养闺女吃香,养儿子白扯。养女儿啥都管。”
   一家不知一家的底,家家有本难唱曲。杰的父亲自打老伴去世后,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每天都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
   父亲和老家成了在外女儿杰唯一的牵挂。女儿几乎每天都会给父亲打电话。只要能听到父亲的声音,心里就感觉踏实许多。
   杰这次把电话打给了父亲的邻居家,电话号码是她上次从老家返程特意要的,她是怕万一哪天联系不上父亲或有啥意外好能找着人,因为这个屯除了父亲再没有其他亲人啦。
   杰的父亲走了,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走。
   杰在收拾父亲的遗物时,发现在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房屋产权证、林权执照、土地承包使用证和一本直补存折和一张银行卡。
   杰看见存折和银行卡,忽然想起父亲生前曾说过的一句话:“闺女,咱家存折和银行卡的密码都改成你的生日啦,别哪天我突然死了,你不知道密码,支不出来,便宜了银行。”
   杰说:“爸,你说啥呢?你怎么会死。我不允许你说这样不吉利的话,我希望你永远健康地活着,您是我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啦,有爸才有家。”
   也许,真的是一语成谶。父亲真的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冥冥之中,也许上天真的会有安排。
   三年后的深秋时节,本村一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相中了杰父亲留下的房子,通过微信联系,双方谈好价钱后,杰带着相关手续再一次回到这个魂牵梦绕,睡梦中常常出现的地方。
   当她踏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宅时,看见眼前破败的景象。匆然想起了在视频上看到的一首诗:
   残门锈锁久不开,灰砖小径覆干苔。
   无名枯草侵满院,一股辛酸入喉来。
   忽忆当年高堂在,也曾灶头烧锅台。
   恍觉如今只形影,故乡无人诉情怀。
   居他乡,几十载,重归故里似客来。
   门口空留教子棍,从今难入双亲怀。
   杰来到坨子上父母的坟墓前,花钱雇人给父母立了一块石碑,她知道此一别,说不定他年何时再能回故乡,也许没有墓碑。自己的后人经若干年以后,很难再知道这是埋着自己的亲人了。
   杰边烧着纸钱,边向父母诉说着相思之苦和一个女人在外打拼这一路的不容易!
   火焰炙烤着杰的脸,就像母亲浓情似火亲吻着女儿的额头。
   当杰把一切事情办理妥当之后,把房屋的钥匙交出,她再一次来到老宅,跪下向老宅拜了三拜,磕了三个响头。
   此一别,也许再无归期。因为生她养她的两个人都去了远方……
   也许人生都要经历这样的故事,但,杰是独自承担整个故事,很沉重。
  
   2024.11.18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17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篇小说富有现实意义,独生女儿杰大学毕业后为了爱情和梦想远嫁他乡,故乡的父亲和母亲成了她心中最深的牵挂,而父母不愿去女儿家生活,哪怕是亲生的女儿,感觉不像自己真正的家,各种生活的不适,语言的障碍,都成了父母待不下去的理由,坚持固守自己屯子的家。父母不幸相继离世,杰心中悲痛不已,而父亲安静的离开,之前做好安排把全部财产留给了杰。拳拳父爱之心,令人动容。父母已逝,人去房空,房子转卖,再踏故土,感慨万千;坟前立碑,一别三叩,没了父母,也许再无归期。故事带着淡淡的伤感,远嫁的女儿和故乡的父母是互相牵挂和惦念,当父母不在,故乡也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地方,落下一地无尽的相思。问好作者,感谢赐稿东篱,拜读欣赏。【东篱编辑:风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19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轩        2024-11-18 07:05:27
  小说写进了现实,彰显了人性浓烈的亲情,无奈与伤感。
风轩
2 楼        文友:杨继廷        2024-11-18 07:42:32
  感恩感谢老师辛勤编辑,向您问好!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8 09:13:13
  杰,是所有外出打工人的影子,一个人承担着父母离开的悲切,告别着老屋,浓烈的亲情,人生的长离,杰都要责无旁贷地担负下来。这就是生活。人心有多大,不知,不管多大,都要装下自己的那个世界。小说将人物的痛楚放在无奈的空间,是很多人的处境。感谢投稿东篱,遥握,问候冬祺!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1-19 16:39:06
  小说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真实面貌,情节生动感人。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祝冬安!
回复4 楼        文友:杨继廷        2025-01-24 08:54:23
  问好老师,新年快乐。
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1-21 22:02:50
  这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而且越来越多。我认识老家两个女孩,都在北京打拼,母亲没有,只有父亲独居,她们就在家安了监控,她们说,随时能看到父亲就心安了。我也怕晚上父母突然打电话,年龄大了,就怕出事儿。感谢投稿东篱,遥祝冬安!
回复5 楼        文友:杨继廷        2025-01-24 08:55:56
  向您问好。
6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2 08:54:25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6 楼        文友:杨继廷        2025-01-24 08:57:26
  问好,远握。
7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2 08:54:51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7 楼        文友:杨继廷        2025-01-25 16:52:59
  远握,新年快乐。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