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星】梁河印象(散文)

精品 【柳岸·星】梁河印象(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84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4发表时间:2024-11-21 14:28:56
摘要:一座金色的佛塔金光灿灿地夺人眼目,梁河县便熠熠生辉地呈现眼前。

【柳岸·星】梁河印象(散文)
   从盈江县出发,网约车在群山中疾驶,穿过一个个隧道,不到一个小时就驶下高速公路。抬头望远,一座金色的佛塔金光灿灿地夺人眼目,梁河县便熠熠生辉地呈现眼前。
   许多人大概不清楚梁河县在哪里?实际上,在此之前,我也是只闻其名,并没有到访这个位于云南德宏州的县城。今年六月,我曾经在德宏州转悠了近半个月。德宏州下辖芒市、瑞丽市、盈江县、陇川县和梁河县,前四个市县都是边城,分别与缅甸接壤,唯独梁河县除外。当然,这并不是我不去梁河的原因。之所以没去梁河县,主要是因为妻子的业务与梁河县无关。
   转眼就是十月底,我和妻子再度到访德宏,按计划仍然是在芒市、瑞丽市、盈江县、陇川县转悠。这让我有点为梁河县打抱不平,总共五个市县,彼此相距不过百八十公里,我不是大禹有“过家门而不入”的行事风格,干嘛偏偏要甩开梁河县。于是,我毅然与妻子在盈江县“分道扬镳”,她去瑞丽讲课,我去梁河游玩,填补空白。
   拎着行李箱站在街头,环视四周,不由得笑了。与其他市县一样都是山峦簇拥下的平坝,只是梁河坝子太小了,我与四周山峦的距离似乎就在咫尺之间。翻看一下手机地图,我想去的几个景点都在两公里的范围内,勐底大金塔离我居住的酒店只有六百多米。撂下行李,酒店门口打开一辆共享电动车,朝着金色的佛塔驶去。
   梁河县虽然地域不大,但历史悠久。梁河古名南宋,又名南甸,傣名勐底,是傣族土目领地。公元前四百二十五年,勐底傣族土目加盟“勐达光”,也就是“哀牢国”。后来,哀牢国归附汉朝,设置永昌郡,梁河归属永昌郡哀牢县。其后历经繁复的历史沿革,直到一九五二年,由梁河各族各界民主联合政府取代了旧制。今日梁河县为癞痢山、芒鼓山、江东山梁子三大山脉围拢成遮岛坝、萝卜坝、勐养坝三个坝子,大盈江、龙江两大水系源远流长,十四万人生活在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明•徐霞客《滇游日记》)
   街道宽阔、干净整洁,很少有机动车驶过,骑电动车便格外爽快,颇有小车不倒只管骑的感觉。迎头瞥见洁白的云覆盖在葱茏青山之上,那山好似蹲踞的汉子,而白云则似挂在脖颈上的哈达。我故意将车舵忽左忽右转动,车子便驶出一道S弯,也在心中弯出一座小城的恬静安逸。
  
   二
   高低起伏的青山像一幅巨大的背板,用树木葱郁衬托山脚下大金塔的灿烂,塔前潺潺流动的南底河涂抹出一道湛清碧绿的色带,一路向南奔向江河,把梁河的故事说给大盈江听。
   勐底大金塔位于梁河县城西边,始建于清朝年间,后来多次损毁。眼前这座金塔于二〇〇八年重建,塔高近六十米,建筑风格为南传上座部佛塔,是梁河县标志性景观,在信众心目中是极其神圣的地方。对于这座金塔,我是一见钟情。论气势,它没有芒市勐焕大金塔恢弘,也正是如此,少了一些高高在上的印象,变得小家碧玉般的玲珑可爱,与周边生态环境十分契合,展现出浓郁的傣族文化底蕴。
   我围着大金塔转了一圈后,回到了南底河东岸。一河两岸,西岸伫立着金灿灿的大金塔,而东岸则是一条健身步道。步道实际是南底河的大堤,掩映在竹树葱茏之下,脚下是静静的河水,抬头就见大金塔熠熠生辉,远处天蓝蓝、云白白,青山逶迤。这样的步道实在是太美妙了,如果我生活在梁河,我愿意每天漫步这里,不为朝觐,只为与青山、蓝天、白云、小河、塔影、竹林、小径相会于此,品味自然和谐的韵味,悦目怡心。
   从勐底大金塔到南甸宣抚司的距离不到三公里,当然首选电动单车前往。滇西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其历史与内地唐宋元明清的发展不完全一样,两千年前此地可能真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外,滇西四季不分明,几乎总在过夏季,古时候的居家建筑多为茅草屋,所以在滇西行旅很难见到古迹。当旅行者偶尔发现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时,往往与“元明清”牵扯在一起,南甸宣抚司就是如此。
   早在一二八九年,元朝在梁河这个地界上设置南甸军民总管府。一百五十年后,明朝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将南甸州升格为南甸宣抚司,以傣族刀氏世袭其职,实际上成为明朝政府的派出机构——衙门。大明朝的衙门当然不能寒酸,整个建筑群按汉式衙署布置,五进四院一共是四十多幢、一百四十多间房屋,包括了公堂、会客厅、议事厅、正堂、后花园等。土司府内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诸如半副銮驾仪仗、清王朝赐给的官服、大印、生活用具以及一些文献和历史照片。这处保存较完好的土司衙门,其规模在云南不多见,更是德宏州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它为傣族的“小故宫”。
   穿堂入室,四下看看,不到一个小时就从飞檐翘角的“小故宫”走出。站在南甸宣抚司大门外,向西看去,便被南甸牌坊震撼了。这个牌坊是仿古建筑,但颇有气势,四柱三门,三重翘檐,两侧各有一塔,古色古香。牌坊之后是步行商业街,左右各是一排仿古建筑沿街向西次第排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笔直的通道,而通道端点便见青山逶迤,哈达一般的白云依旧飘动在山巅,沿街走过去似乎就是走向仙境。但在街头,我又回归到现实,那里有一座雕像——三支金色的葫芦丝交叉在一起,耳畔似有轻柔细腻、圆润质朴山歌曲调响起。
   葫芦丝又被称为“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乐器,流传于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和布朗族等民族之间,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乐器起源于梁河县,因此梁河又被称之为“葫芦丝之乡”。稍微留心一点,会发现马路边的电线杆顶端就是一个个造型精美的葫芦丝。
   葫芦是生活中的寻常之物,在我们老家一般都是将其一分为二做成瓢,大瓢舀水,小瓢舀米面。聪明的梁河人用一个完整的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就组成一个乐器,奏响美妙的乐曲,婉转悠扬地回响在山寨里、竹楼上、凤尾竹下……
  
   三
   滇西的夜晚总是姗姗来迟,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太阳仍旧明亮耀目,没有落山的意思,只是把我骑车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一路向北骑行,去往离县城一公里左右的九保古镇,寻觅古韵,寻味梁河。
   九保古镇,也称南甸营。早在“蜀身毒道”,也就是南方丝绸古道的时候,九保街就是古道上的驿站,马帮来来往往,街边店铺林立,商业发达兴旺。可能是前些年没有注意加强保护,如今这条街是新宅与老屋插花排列,古老与新生交织,缺乏古镇的沧桑感。驻足几间老宅子之后,我便去了“李根源故居”。故居不算大,白墙黑瓦,几间小屋显得非常老旧。李根源是国民党元老,既有戎马生涯,又有为官经历,力主抗战,也致力于统战,关于他的故事网上有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在我看来,老先生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在抗战胜利后,老人家主张并动员社会各界捐款,在腾冲修建了“国殇墓园”,以寄托哀思。
   来梁河之前,妻子说听当地学员讲,梁河的饭菜最好吃。九保街恰是号称美食街的地方,岂可放过品尝美味的机会。街道两旁一楼差不多都是经营美食的,阿昌烤肉、大薄片、油煎粑粑、卷粉、松花糕、玉米糕、红薯窝窝头、贵妃糕、五层糕等独具民族特色的小吃,让我有些应接不暇。最后我选择了樊氏大薄片,两口子经营的店,一人一把刀将煮熟的猪头肉片成薄片,配以辣椒、花生碎、香菜、青葱,凉拌成一碗,清爽可口,香而不腻。
   吃过大薄片,我继续向村子里走,下了一个土坡,竟然走进了田野。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微微弯向地面,两台收割机卷起一垄垄稻子,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倒退,吐出稻秸,留下稻粒,几个孩童在稻田边捡拾稻穗,好一幅丰收的画面。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稻田中央,近距离地感受农人丰收的喜悦。不远处,一块已经收割过的稻田里,黄色稻秸中泛出一抹青绿,这是二茬稻在生长。我问在田里指挥调度收割机的男人,这二茬稻子好吃吗?他说品质没问题,就是产量不及一茬稻。
   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这个季节里树叶都掉光了,种啥也不会长了,而这里却是一边收获一边生长,我不由得惊叹红土地的神奇。
  
   四
   翌日清晨,我从悠扬的葫芦丝曲调中醒来。起身打开窗帘,对面的山峦携着白云注视着我,又是一个晴朗的一天。一辆收垃圾的车缓缓驶过楼下,葫芦丝的曲调来自于它。竖耳细听,乐而开怀,在明媚的清晨它播放的是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梁河县城内的几个景点,我在昨天下午都已经走过了。大山深处的景点因为交通不便利,也就放弃了。骑着电动车到南甸湖转转,一个很微小的湖,湖边都是晨练的人们。搜索一下,发现附近还有个“先锋公园”,遂决定去看看。走过一个环岛时,我看见路边停着正在等客的小巴车。这种小巴车在云南的县城里基本都有,名字叫农村公交车,主要是方便镇里乡村的人们出行。
   我问一名女司机:“你这车是去哪里的?”
   她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去小厂村。”
   “小厂村有风景吗?”我问道。
   “有呀,油竹坝水库。”她说完又补充道:“风景可好了。”
   太好了,我正愁着这一天如何安排,现在问题解决了,就去油竹坝水库一游,甭管风景是不是真的“可好了”。油竹坝水库距梁河县城不到三十公里,是梁河县海拔最高的高山人工水库。这可不是在城里大马路上行驶,一出县城车子就是盘山而行,直奔大山深处。一路颠簸之后,我在油竹坝水库堤坝头下车了。站在水坝上远远望去,蜿蜒狭长的库区碧波荡漾,群山环绕,山巍峨葱茏,水清清倒映天上白云一朵朵。
   我沿着湖边柏油路向库区深处走去,空气清新,耳闻鸟语婉转,确是没有花香,毕竟已经是十月底了。一片绿油油的茶园就在路边,我顺着山坡走进茶园里。已经过了采茶的季节,一行行、一垄垄茶树叶子还是油绿的,早已不见采茶人,这些茶树正在酝酿着下一季的绿芽。山坡之上,孤零零立着一棵高大的树,也许它是孤独的,也许它并不孤单,远处的青山碧水和眼前的茶树,都是它的伴,都是它的守望。忽然想起三毛的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这棵我不知道名字的大树,或许就是诗人所追求向往的树。
   从茶园山坡下来,很快就走到一个湖心岛。这一路走来,只在路上偶遇一辆辆驶过的车,没见一个人影。此时,看见一位中年男人坐在湖边垂钓,便像遇到知音似的,赶紧走过去。我以为这样一个高山水库、人迹罕至的地方,钓鱼一定很爽。没想到,他的水桶里竟然没有一条鱼。我说,这里应该鱼很多、很大,才对呀。他摇摇头说,不好钓。我想起茶园坡岭上那棵孤树,难道他也是在这里钓一场孤独?
   水库太大了,我不想再往前走了。原路返回,在水坝上等回县城的车。傍晚时分,农村公交车把我送到酒店门口。准备回房间休息,却又想起了大金塔、南底河,还有竹林笼罩的健身步道。夕阳下,金塔该是怎样的金光闪闪?小河又该是怎样的波光粼粼?步道上的人们一定是笑脸盈盈。
  
   原创首发,2024年11月20日写于大连,题图拍摄于梁河勐底大金塔。
  

共 43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梁河毗邻盈江,是云南德宏隶属的一个县城。六月间与梁河失之交臂,十月底再次却复得了机会。梁河县城不大,被群山环绕,历史悠久、街道宽阔、干净整洁,很有一番自然恬静的韵味。城西的勐底大金塔是当地标志性景观,在信众心目中是极其神圣的地方,经多次损毁复建后依然矗立在傣族文化的底蕴里。游完大金塔回到南底河东岸,信步于借河堤而建的步道,欣赏一路美景,品味自然,悦目怡心。三公里外的南甸宣抚司的前身出现在元朝,至明朝为加强对边疆的统治升格为宣抚司,整个建筑群按汉式衙署布置,四十多幢、一百四十多间房屋功能各异,并且里面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站在衙门外遥遥西望,四柱三门、三重翘檐的南甸牌坊映入眼底,古色古香、气势蔚然。以少数民族传统乐器葫芦丝便起源于梁河,所以当地以此为主题的雕像、装饰到处可见。傍晚时分,滇西的太阳依旧明亮耀眼,在这个意境感十足的时间段游览了九保古镇,睹物思人。美食街上的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可以让人大快朵颐。翌日在悠扬的葫芦丝曲调中醒来,骑着电动车转了南甸湖,又坐着小巴车去了油竹坝水库,站于水坝之上,遥望山水、耳闻鸟鸣、眼见茶园心旷神怡。傍晚回到酒店后,依然难忘这两日所游览的景点。散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描写出梁河小城的靓丽风景与特色文化,文字优美,感情充沛,描写细致,脉络清晰,寓情于景,景因情美,其中夹杂的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特色描写让这座小县城更加立体化、厚重化。佳作欣赏,问候作者!【编辑:林火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2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11-21 14:31:05
  两日游历小城,从多角度、全方位将情与景具象化,给读者留下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无限的遐想,好作品无需赘述。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21 16:34:31
  谢谢林火杉老师,梁河很小,有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是有风景有故事的地方,写点旅途见闻与友分享。
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4-11-21 14:31:37
  感谢小猪她爸老师赐稿柳岸,这里因你更精彩!
时光煮酒但求微醺,文字烹茶半苦半香。律己守正于先,雅俗皆品各半。一诗如梦,已忘却花香隔年。
3 楼        文友:老百        2024-11-21 15:04:35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21 16:35:12
  感谢柳岸社团鼓励和支持。
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21 16:33:04
  感谢林火杉老师精心编按,对小文解读点评到位,不吝溢美之词。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5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11-21 16:47:09
  追随老师的行旅脚步,跟着到梁河放飞自我的老师,也去见识一下我可能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从老师的精湛文笔、生动描述下,知道了梁河,其标志性建筑大金塔,小故宫的历史,九保古镇的美食,以及农村的景色等。一路行来,别具特色,为读者展示远方的风景,很有新鲜感。感谢分享,游记佳作,历史与文化并存,欣赏品读学习。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回复5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21 16:57:17
  感谢北方雪飘飘老师到访,留墨点评。梁河是个小地方,真的是一般走不到这里,所以,6月没去,这次我就一定要去看看,很安静的小城,山清水秀,文化浓郁,值得一游。
6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2 08:47:59
  佳作欣赏!向作者问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6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22 11:52:47
  谢谢纪昀清老师到访,留墨点评。祝好。
7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2 12:58:04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又知道了一个旅游的好地方,感恩遇见!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回复7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22 16:16:00
  感谢江亲莲老师到访留墨点评,对小文给予鼓励。欣赏老师质量很高、产量也高的佳作,向老师学习。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