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爱心】谁知道你冤不冤(小说)
三月中旬的一天,东山街道的信访接待室来了一对夫妇。男子走路一瘸一拐的,说话也不大利索,对安远志说道:“我们是河北村的,跟你反映点事。”
“老李,你给他们登一下记。”安远志转头对同事老李道。
登记完,安远志看了一眼登记表,得知男子名叫牛东林,不禁好奇地问道:“那牛东山和你是什么关系呢?”
“他是我叔伯兄弟。”牛东林答道。
牛东山是上届村委会主任,本来这次选举有望连任,却不料被死对头刘长艳逆袭,最终败下阵来。安远志暗想,这恐怕又要上演一出狗咬狗的大戏。
“领导啊,刘长艳说我们家欠村里钱,分钱时就得扣除。如果我们真从村里借钱了,那也不冤。我们要求看一下往来账,这不过分吧?我们从去年就开始找她,可到现在连账的影子都没看见,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你可得给我们评评理。”牛东林的妻子情绪异常激动,近乎于喊叫起来,那声音尖的有些刺耳。
“你别激动,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你说你去年就找过,但我没接待过你,对吧?今天你第一次来,我们肯定会接待你。你提出的要求我觉得很合理,有账不怕算,但我还需要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安远志一番话下来,让牛东林的妻子顿时没了脾气。
随后,安远志拨通了现任村主任刘长艳的电话了解情况。刘长艳表示,村里的会计是兼职的,目前正在查账,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反馈情况。
牛东林的妻子不满地嘀咕道:“这账咋这么难查呢?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啊?”
“查账是人家会计的职责,我也没有权力直接让人把账本拿过来。不过我可以帮你催催,十五个工作日内一定给你答复。”安远志耐心解释道。
牛东林夫妇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离开了。安远志私下里了解了一下情况,得知牛东林的这位妻子是后娶的,先前的妻子叫王月琴,已经去世多年了。牛东林家族对这个后来的妻子并不认同,矛盾颇深。
此后,牛东林的妻子又多次前来催促查账进度,并抱怨牛东山仗势欺人,到她家威胁她不要多管闲事。
安远志心中暗自思量,这里肯定有猫腻,但真假难辨,只能姑且听之。
到了月底,在安远志的一再催促下,刘长艳终于将对账单和借据的复印件拿了过来。对账单显示:从2007年到2013年,牛东林一家三口以看病名义一共借了六笔钱。其中牛东林借了两笔共计13000元,牛东林的妻子王月琴借了三笔共计34800元,牛东林的儿子牛银涛借了一笔4800元。目前,牛东林尚有5200元欠账未还,牛银涛的4800元欠账也尚未归还。
当天下午,安远志便将这份对账单交给了牛东林的妻子,让他们回家核对一下是否认账。
第二天早上,牛东林夫妇便匆匆赶了过来。
“有什么疑议吗?”安远志问道。
“别的我都认账,就是我媳妇那笔两万五的借款有问题。”牛东林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张借据的复印件递给了安远志,“我媳妇那时候已经病得下不了床了,她怎么可能到村里借钱呢?再说了,她压根儿就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都是我教她的。你看这签名还带连笔呢,她一个文盲能写出来吗?你再看看这借据上既没有公章也没有审批人签字,这不就是一张白条子吗?我能认吗?再说了,村里有规定,借钱超过五千块钱的要通过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你看这前后几笔借款,哪一笔没超过五千块钱?村民代表会议的记录也没有呀!”
“会不会是你儿子用你妈的名义借的呢?”安远志试探性地问道。
“我问过我家孩子了,他根本没借过。”牛东林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这就奇怪了。那你找一找你媳妇写过字的东西,做一下笔记鉴定,不就清楚了吗?”安远志建议道。
“她的东西都烧光了,我上哪儿找去啊?”牛东林无奈地说道。
“那你可以起诉或者到反贪局告村委会,要求返还这笔钱。你尽量把证据收集全一些。”安远志给出了最后的建议。
在牛东林夫妇离开后,安远志又找到了河北村党支部书记蒋丽莎。因为她当时是村主任,应该了解相关情况。
“蒋书记啊,牛东林上访说有一笔两万五的借款不是他借的。你那时是村主任啊,借据上怎么没有你的审批签字呢?”安远志开门见山地问道。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蒋丽莎叹了口气说道,“当时牛东山是报账员。有一天我在外面办事呢,牛东山打电话说,一家广告公司要在村里立个广告牌子,给三万块钱。我问是现金还是支票?牛东山说是现金。我就说那你及时存银行里就是了。过后,我事多,就没过问这事。有一天,纪委来人调查村里经费使用情况,说有一笔三万块钱对不上账。我一想肯定是广告公司的那笔款。我跟牛东山说,不行你就找个亲戚写个借据,把眼前这关先过了。他找了五千块钱的电费票子,又在牛东林借据中加了一张两万五的借条,这事就算糊弄过去了。”
原来如此!这牛东林竟然莫名其妙地背上了两万五的负债!真是冤大头啊!难怪人家会大呼小叫的,这农村的水真混呢!安远志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信访办安远志接待的这一件上访的事,事情弄清后让人感慨不已。前任村主任,贪污了三万元,让自己的叔伯兄弟平白无顾背了两万五的帐,行为真是恶劣,这样的人落选了才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