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长江(古风)
摘要:长江景象
长江
长江之水天边来,白云深处垂丝绦。
高山飞雪与水舞,雪原寒风对流号。
飞流直下入溪谷,势如扑食猛大雕。
禽兽魂惊远悬崖,枯枝落叶随水漂。
石岩破碎沟壑深,水声如雷鬼叫嚣。
林谷雾浓蔽天日,急雨瓢泼野兽嚎。
洪波激流洗金沙,长龙俯首惊虎彪。
如山巨石随浪滚,石破天惊神鬼逃。
击穿壑底千层岩,冲破山顶万重霄。
蜿蜒曲折惊涛滚,洞穿石山水滔滔。
激流险滩等闲过,峡谷幽壑剑出鞘。
巴山陡峭入白云,蜀水千流添新涛。
谷深水缓草木闲,渔翁樵夫歌声遥。
巴东三峡峡峡险,巴西群峰峰峰高。
猿鸣三声天泣雨,浪卷两叠地求饶。
高峡平湖船舶行,不闻号声闻欢笑。
秋声突起落叶狂,江水壮阔分外娇。
赤壁千仞山河壮,当年战火掀浪潮。
而今硝烟随波散,江水悠悠唱歌谣。
黄鹤楼上浮白云,龟蛇山下悬铁桥。
庐山脚下长江水,至今犹闻陶翁醪。
鄱阳湖边江水平,曾经战船照天烧。
百万雄师过大江,势如破竹水浩渺。
摧枯拉朽荡污浊,映日鉴月涌怒涛。
浩浩汤汤东流去,千帆竞发乐逍遥。
气壮山河流不断,面向大海向天啸。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这首描绘长江的长诗,以其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意象,为读者勾勒出了长江的壮丽画卷。诗的开篇便以“长江之水天边来,白云深处垂丝绦”展现长江源头的高远神秘,引人遐想。在对长江水势的描写上,诗人可谓匠心独运。从高山飞雪间的水流起始,“飞流直下入溪谷,势如扑食猛大雕”等句将长江奔腾而下的迅猛,以及其力量之大描绘得淋漓尽致,那如雷的水声、破碎的石岩、随浪翻滚的巨石,无不让人感受到长江的雄浑壮阔,仿佛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亲见其洞穿山谷、冲破云霄的豪迈。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刻画,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赤壁之战的硝烟、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浩渺都在诗中得以体现,使长江在空间的宏大之外,更添时间的厚重感。巴东三峡、黄鹤楼上等标志性地点的提及,也让长江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然而,此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诗句在表达上稍显直白,例如一些形容水势凶猛的表述,虽能直观传达力量感,但在艺术的含蓄性和韵味上略有欠缺,像“禽兽魂惊远悬崖,枯枝落叶随水漂”这样的句子,描绘略显简单质朴。整体在韵律方面,也缺乏严谨的格律规范,在节奏感上稍逊一筹,读来虽有一气呵成之感,但在音韵的回环往复上不够精妙。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宏大的视野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长江的魅力,但在艺术表现手法的细腻度与对仗韵律的精雕细琢上仍有提升空间,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