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爱心】走进玉嵒书院,仿佛穿越时空(散文)

精品 【丁香·爱心】走进玉嵒书院,仿佛穿越时空(散文)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774.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0发表时间:2024-11-24 15:24:49
摘要:萝岗钟姓始祖钟遂和最早建的种德庵在书院右边,其子钟玉岩中甲科进士,官至朝议大夫,他告老还乡后在种德庵西边建了萝坑精舍。萝坑精舍内分大厅、天井、厢房三部分,钟玉嵒继承父志,在此延师讲学,教育乡中子弟,乐此不疲。欣赏墙壁上郑板桥的春、夏、秋、冬四时画竹木刻,觉得他把高风亮节的空心竹刻画得惟妙惟肖。墙壁上韩愈的“鸢飞鱼跃”寓意深刻,反应了他当年被贬阳山任县令的内心世界。行至一间厢房,只见墙壁上几行字句介绍道,时任广东省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在萝岗作农村工作调查时曾经居住于此。

【丁香·爱心】走进玉嵒书院,仿佛穿越时空(散文) 霜降过后,喜闻北方好几个地方已是雪花飘飘,我很是羡慕。近几天岭南因台风来袭,气温稍稍凉爽了些,可还是没有入秋。走在广州城,处处是美人树上的花儿(异木棉花)盛开,呈现的是半城青绿半城粉红的水墨丹青画。
   当大家被城里粉红的异木棉花迷住了时,我清晨乘公交车前往香雪公园,去寻觅山间的异木棉花。据说黄埔钟氏宗祠附近有几株异木棉粉红如霞,与湛蓝明净的天空相辉映,吸引游客纷纷去打卡,我怎能不心动呢?
   香雪公园因白梅闻名遐迩,每年白梅盛开时,我们走进梅林世界,在白色梅花树下吟诗、唱歌、跳舞,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轻吟古诗,并自拍视频记录此情此景。去年冬天,好几处的梅花迎风绽放,我却因琐事错过了花期,仿佛错过了近千年白雪飘落的美丽画面。萝岗香雪和玉嵒书院是梅林世界中的仙境,是羊城八景之一。我每次走进梅林,就是为了那一片如雪白梅,当赏梅太累时,就止步于玉嵒书院前,心里默念下次再进玉嵒书院吧。
   据说萝岗梅花景色始于宋代,因岭南的自然条件与江南不同,梅花有几次盛开期,我常常关注梅花的花期。这里白梅为多,偶有几株红梅,故取名“萝岗香雪”。见到白梅傲然枝头,见到花瓣儿随风飞舞,让来自江南的我想到了白雪皑皑的老家冬景。岭南人几乎没见过雪,萝岗香雪弥补了当地无雪的遗憾。去年有北上去长沙橘子洲头的岭南朋友见到白雪覆盖花草树木,惊喜地把白雪灌进瓶子,说要带回岭南给大家看看。
   萝岗种于宋代的梅花,香飘几百年,一到冬季,就引来国内外游客蜂拥而至赏梅。当年郭沫若写的《萝岗香雪》“岭南无雪何称雪,雪本无香也说香。十里梅花浑似雪,萝岗香雪映朝阳”,写出了萝岗香雪美景的独特韵味。
   记得第一次慕名来到梅林世界,疏影横斜中,花瓣儿随风飘落,花香扑鼻而来。我徜徉在白梅下,不由吟道“梅花输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临水而立,落羽杉的倒影与白梅重叠,水光中又一幅山水画铺在苍穹下。我拍摄着梅花、山水,一位美女摄影师爬上自己带的小梯子,拍摄水光潋滟边的白梅,并请我配合她拍摄一个赏梅的背影。我敬佩她不辞辛劳带了那么多拍摄用具,非常乐意地为她当了一次“模特儿”。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到了春末夏初,青梅缀枝时,水边树木葱茏,两只黑天鹅欢快地游过。我和游人念念不忘的是冬季的白梅如画,念叨错过了花期,期待下一年白梅竞相绽放。
   今天走进香雪公园,我绕过一片梅林,走向玉嵒书院——萝峰寺。位于萝峰山的玉嵒书院建于宋代,有八百多年历史的书院是广州历史上12间著名书院之一,是广州现存最早的古书院。在花香中走向雄伟壮观的玉嵒书院,询问一工作人员,钟氏宗祠离这里有多远。他回答说就在公园左门不远处,那里的异木棉凋谢了许多,景色一般,只有钟氏宗祠和水塘相互映衬,风景不如玉嵒书院。看着树木参天的萝峰山,我决定先拍摄玉嵒书院的人文景观。占地上千平方米的古书院掩映在绿色树木中。院内建筑错落有致,屋脊上雕刻的人物、祥云图像栩栩如生。
   走在楼阁相连的书院,迫不及待寻觅朱熹的“忠孝廉节”字匾、韩愈的“鸢飞鱼跃”匾额、文天祥的诗章、海瑞的联句、郑板桥的四季竹刻,这些古迹让我浮想联翩,只想拍摄入镜头。去年秋季我和文友见过韩愈在阳山的石刻,前年我在橘子洲头听闻过“朱张渡”的景点,在古书院一游,仿佛穿越了时空。
   萝岗钟姓始祖钟遂和最早建的种德庵在书院右边,其子钟玉岩中甲科进士,官至朝议大夫,他告老还乡后在种德庵西边建了萝坑精舍。萝坑精舍内分大厅、天井、厢房三部分,钟玉嵒继承父志,在此延师讲学,教育乡中子弟,乐此不疲。欣赏墙壁上郑板桥的春、夏、秋、冬四时画竹木刻,觉得他把高风亮节的空心竹刻画得惟妙惟肖。墙壁上韩愈的“鸢飞鱼跃”寓意深刻,反应了他当年被贬阳山任县令的内心世界。行至一间厢房,只见墙壁上几行字句介绍道,时任广东省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在萝岗作农村工作调查时曾经居住于此。
   听着几个孩子在读文天祥的诗句、海瑞的联句,真是欣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官僚名流为玉嵒书院和萝峰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石刻和墨宝,如今成了遗世珍宝。据说,南宋名臣崔与之曾在此求学、讲学,我不由想起崔与之在增城凤凰山建的菊坡亭,想起清献园中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到了元代,钟玉嵒的后代钟复昌扩建时更名为玉嵒书院。萝峰寺位于玉嵒书院东边,二者连为一体,书院的余庆楼、玉嵒堂、萝坑精舍、东西斋,与萝峰寺的观音殿、天尊堂、僧寮等檐梁相连,古香古色,幽静雅致。山高水长亭、候仙台、催诗台、文昌庙、清风亭、金花庙向东依山而建,自古以来是名人雅士慕名前来游览的胜地,原是羊城八景“萝岗香雪”的所在地。游人欣赏寺内和书院保存的诗词和字画,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心中充满了文化自信。
   书院展览的古代士子参加会试的文字,让游客了解了他们旅途的艰辛。科举考试的考场一般设在县城、省城、和京城,背井离乡的士子们经过唐代凿通的梅关古道,翻过从粤入赣的大庾岭,跨越千山万水,天堑变通途,一路北上至京城。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赶考,一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实现心中扶摇直上、鹏程万里的愿望更进一步了。元稹的《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千山道路险,万里音尘阔”,辛弃疾的《送廓之秋试》“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写出了会试途中应对寒风烈日、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车马劳累的艰辛画面。
   书院展览的广东贡院是清末中国四大贡院之一,始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了同治六年(1867年),整个贡院号舍有11708间,规模甚是宏大。
   移步换景,前往文昌庙,一棵千年古荔枝树静静地立在庙旁,这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古荔枝树。古荔枝树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叶茂枝繁,给古寺带来勃勃生机。古树的前世今生让游客震撼,相传明嘉靖十六年的一场大雪冻死了萝岗满山树木,古荔枝树被严重冻伤,第三年春天,才长出几枝嫩芽。时过境迁,老荔枝树仍留有被那场大雪冻伤的痕迹,新枝吸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日渐粗壮起来,掏空的树根、坚硬的树皮、深绿的树叶构成一幅奇特画卷。
   在曲径回廊转悠,昔日的“山楼夜月”“玉屏春望”“东亭观梅”“漱玉听泉”萝峰四景吸引了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如今人们来赏梅,必绕过白梅林间的小道,走进玉嵒书院,感受国风的无限魅力。
   经过洗心池,就会被龙头喷出的泉水吸引,清澈甘甜的泉水洗去心灵的疲惫,洗去尘世的烦忧。踏出洗心池旁的山门,登高望远,就会看到山下梅林绵延数里的景象。
   时光荏苒,白梅开了一年又一年,我每年都想在白梅如雪的时候来赏梅,在梅树下回味故乡天寒地冻的冰雪景象,遥寄游子的思乡之情。
   原创首发
  

共 27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岭南无雪何称雪,雪本无香也说香。十里梅花浑似雪,萝岗香雪映朝阳”,作者每次走进梅林,就是为了那一片如雪白梅。他第一次来到梅林世界,“疏影横斜中,花瓣儿随风飘落,花香扑鼻而来。我徜徉在白梅下,不由吟道“梅花输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一次,他走进了香雪公园,绕过梅林,走向“玉嵒书院——萝峰寺。”作者详细介绍了玉嵒书院的人文景观,和来历“萝岗钟姓始祖钟遂和最早建的种德庵在书院右边,其子钟玉岩中甲科进士,官至朝议大夫,他告老还乡后在种德庵西边建了萝坑精舍。到了元代,钟玉嵒的后代钟复昌扩建时更名为玉嵒书院.”“书院展览的古代士子参加会试的文字,让游客了解了他们旅途的艰辛。;书院展览的广东贡院是清末中国四大贡院之一,文昌庙,一棵千年古荔枝树静静地立在庙旁,这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古荔枝树。在曲径回廊转悠,昔日的“山楼夜月”“玉屏春望”“东亭观梅”“漱玉听泉”萝峰四景吸引了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如今人们来赏梅,必绕过白梅林间的小道,走进玉嵒书院,感受国风的无限魅力。”作者文章写得详细,故事生动,把“玉嵒书院”的历史,景观,魅力展现给了读者。好文推荐阅读!【丁香编辑·小罗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7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1-24 15:28:56
  作者文章写得详细,故事生动,把“玉嵒书院”的历史,景观,魅力展现给了读者。 好文推荐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4 16:11:24
  以前到了梅林赏梅,累了就在梅林边看看玉嵒书院,没有拍摄里面的景观。谢谢小罗先生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遥祝冬安!
2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1-24 15:31:48
  “萝岗钟姓始祖钟遂和最早建的种德庵在书院右边,其子钟玉岩中甲科进士,官至朝议大夫,他告老还乡后在种德庵西边建了萝坑精舍。萝坑精舍内分大厅、天井、厢房三部分,钟玉嵒继承父志,在此延师讲学,教育乡中子弟,乐此不疲。时任广东省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在萝岗作农村工作调查时曾经居住于此。
     到了元代,钟玉嵒的后代钟复昌扩建时更名为玉嵒书院。
   这些文字,详细写出了“玉嵒书院”的来历和修建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4 16:14:44
  这次走进玉嵒书院,拍摄了古香古色的建筑、书院图文并茂的展览,了解书院的前世今生,才写下拙作。谢谢小罗先生社长再次留评!
3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4 16:08:32
  谢谢小罗先生社长精彩的编者按!敬茶!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4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1-24 21:32:04
  古色古香的文章,是智慧积累的屏障。好文,拜读了。
回复4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4 22:21:14
  历史悠久的梅林世界让人沉醉,也提供了写作素材。谢谢金刚指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遥祝冬安!
5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1-24 21:39:53
  梅林世界,疏影横斜中,花瓣儿随风飘落,花香扑鼻而来。文字行云流水,值得一读。
回复5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4 22:23:40
  在梅林赏梅,诗情画意,走进玉嵒书院,觉得是在画中行。谢谢一季阑珊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遥祝冬安!
6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11-24 22:32:30
  作者见多识广,知识渊博,详细写出了“玉嵒书院”的来历和修建历史,向读者介绍了并领略了书院的前世今生。
回复6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4 22:57:00
  自从知道萝岗香雪公园后,就希望梅花开放了去赏花,无意间发现了玉嵒书院。并非我见多识广,而是想积累写作素材。谢谢德年黄土地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遥祝冬安!
7 楼        文友:吴雪儿        2024-11-26 09:43:32
  拜读文章,吸取精华,好文点赞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6 16:33:31
  因为白梅,每年冬季都想去香雪公园。这次岭南还没入秋,却因想拍摄异木棉,再次去了香雪公园,走进玉嵒书院,回家就写了拙作的草稿。谢谢吴雪儿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遥祝冬安!
8 楼        文友:闰土        2024-11-27 20:06:17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向老师学习。
回复8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8 07:19:22
  谢谢闰土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向闰土社长学习!
9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7 23:27:21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9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8 07:20:33
  谢谢纪昀清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遥祝冬安!
10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9 07:34:59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优秀的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学习之!谢谢社团,谢谢江山!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回复10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4-11-29 20:30:15
  确实,人生之路不会一路平坦,用业余爱好写作充实自己的生活,不会觉得孤独寂寞。一年四季,花开花谢,常去大自然走走,可以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谢谢江亲莲老师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遥祝冬安!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