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沃野,举起了一座城(外二首)
沃野,举起了一座城
沃野,有一块剃度过的肌肤
植入四合院的传说
举起一座城翻云如翻书
曾经的万顷稻花香,置换
现代斧凿的古色古香
农事,再腾出些江湖
雕梁画栋站在烂泥的史记
层楼是增高鞋垫
升华老北京贵胄版民居
四面包抄也没退却的那片绿
夹缝中点亮金黄的眼珠
逼近红线了打住你的贪欲
@深秋,走在掌纹里
秋,熟了
阡陌们牵手飘香的风
网罗收获的情节,铺叙
金黄的故事
泥土的黄金线路,恰似
一条条掌纹
爱情线事业线幸福线
线线分明路路交心
就这样走在密密的掌纹
稻如文字列阵一部煌煌巨著
粘滞几多专注眸光
爱,铺满了心中的晒坪
阳光不再白热
翻晒经年的农事抵近收官
徜徉掌纹里折叠春夏秋
再号号冬天的脉
@苇丛,那支横笛笛
苇丛,那支横笛
吹出一翩翩少年
音符如剪
裁切黎明的霞帔
披上远山的肩胛
轻笼小河的媚
可曾套住水边捣衣的倩影
青青杨柳弹跳好靓的春天
笛声婉约时空
霜林醉染
一季又一季无声的心跳
东风巧解花语
融融交汇至刚而又至柔的
笛声
【编者按】在这组诗歌中,我们仿佛踏入了一幅幅诗意浓郁、意象丰富的画卷,领略到了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韵味。《沃野,举起了一座城》以一种新奇而大气的视角,将沃野与城市相融合。那“剃度过的肌肤”般的沃野,植入四合院传说,仿佛赋予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底蕴,它“举起一座城”的形象,更是展现出城市在沃野之上的崛起与变迁。从万顷稻花香到现代斧凿的古色古香,农业与城市建设的置换,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发展的痕迹。而对那片坚守的绿的描述,以及对贪欲的警示,又体现出对自然生态的珍视与守护,整首诗在展现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在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深秋,走在掌纹里》则将深秋的田野比作掌纹,巧妙地把农事与人生的线条相联系。秋熟之际,阡陌间飘香的风如同编织着收获的故事,那些泥土上的“黄金线路”分明就是人生的爱情线、事业线、幸福线,清晰且饱含情感。走在这如密密掌纹般的田野,稻子如文字列阵,仿佛一部煌煌巨著,而心中晒坪铺满的爱,更是让这份秋意多了几分温暖。最后在阳光翻晒农事接近收官之时,于掌纹里感受四季的更迭,去触摸冬天的脉搏,诗中满溢着对农事、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苇丛,那支横笛》宛如一幅清新的春日画卷,苇丛中的横笛吹出了翩翩少年的灵动与朝气。音符如剪,裁切出黎明的霞帔,轻笼着山河的妩媚,那美妙的笛声不仅能套住水边捣衣的倩影,更在时空里婉约流转,让霜林醉染,仿佛带着一季又一季无声的心跳。东风与花语的交融,至刚至柔的笛声,都让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与诗意的气息,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如梦如幻的音乐世界。这组诗歌用词精妙,意象独特且富有想象力,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分别抒发了对城市发展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农事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音乐与自然融合的浪漫情怀。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如此富有韵味与内涵的诗作,佳作推荐共赏!愿读者们能从这组诗的字里行间,领略到那无尽的诗意与情感的触动。【编辑:汪震宇】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5 13:23:31
这组诗太美啦!意象奇美且富有层次感,从沃野之城到深秋掌纹,再到苇丛横笛,各具韵味,将对生活、自然、音乐的感悟完美融入诗中,诗意盎然,令人陶醉。
回复1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24-11-26 08:14:50
非常佩服汪老师深厚的文学理论素养,非常感谢汪老师为老船拙作撰写精湛编者按。诸多溢美之词 让老船不胜汗颜哈。愧领。敬茶。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5 13:24:08
哇哦,这组诗如灵动的画卷,以独特视角和细腻笔触勾勒出不同的诗意场景,尽显诗歌魅力,无论是城市变迁、农事秋韵还是苇丛笛声,都堪称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24-11-26 08:16:30
震宇老师谬赞了。惭愧之余,亦不无几分嘚瑟,为对得起如此盛赞,我以后多努力吧。
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5 17:47:39
阅读老师的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沃野,一座城,深秋,掌纹,苇丛,横笛,这些如梦如幻的意象,再配上小宇老师的编按解析,堪称绝美,让我们在不同的意境里穿插巡回,体会到没美得多元化。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24-11-26 08:19:09
非常佩服冬阳先生深湛的文学创作功力和评论功底,非常感谢您为老船拙作撰写的精彩点评。谬赞了。愧领。敬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