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缘】春日游走偏头山(散文)

精品 【云水·缘】春日游走偏头山(散文)


作者:陶桃 秀才,268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8发表时间:2024-11-26 15:21:42

“山峻而才不疏,地僻而人不俗”,久慕竹溪桃源画廊,到底是何模样?身在烟火日常,心怀诗与远方。受朋友之邀,带着疑问,春暖花开之际,前去竹溪偏头山一探究竟。
  
   一
   春和景明,野花遍地,无边光景一时新。生活有所期待,才有所爱。作为竹溪桃源画廊中的重要一景,偏头山美在哪里呢?在不断地想象中,偏头山成了我的远方。
   竹溪县志记述“偏头山乃北帝提升之地”,世称“小武当”。传说真武大帝最先在此修练,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时,一脚把山头蹬歪,故此山得“偏头”之名,山也因此而扬名。古老的传说带给人一种神秘和美好。偏头山现在的名字叫合和山,给它赋予了更加美好的寓意。
   心怀一颗善美之心,闻着花香,神清气爽,一点点向自己喜欢的东西靠近。我跟着好友来到偏头山景区。为防止挨饿,朋友带了一大包好吃好喝的东西。
   经过逍遥林,只见整齐、高大的杉树有二、三十米,直冲云霄,犹如座座宝塔端坐山林之中,甚是威严,平生难得亲眼看到看到如此遒劲、大气磅礴的绿之所在,养了眼醉了心。是的,美来自于艰辛的劳动和付出,它们是当地劳动人民的成果,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进入仙居林,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神仙休息养生之地。它是天然林,住在这里面,这份惬意与宁静何处寻?其实,是神仙应该羡慕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了。逗留一会,带给人凉爽、幽静,满眼的翠绿,仿佛走入一个绿色宝库。这时,一片片明亮的黄色闪现眼前,我还真没见过。朋友忙告诉我,“这是檫木开的花,先花后叶,到了秋天,叶子就会变成火红色,煞是好看!”
   踏快马,逐青山。带着期待,不断发现。进入合和山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千步梯,它是用水泥修砌的台阶,台阶上游人众多,“出门俱是看花人”。抬眼望去,它像一条登天云梯隐于密林深处。路两边,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越往上走,森林越茂密。呼吸着夹杂着花香的清新空气,忽而变得享受起来,真是一处难得的天然氧吧。一路攀登,道路有时靠近崖壁,让人揪心,有时缓坡,让人快活无比。路边的大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金龟,有的像熊猫,只要你敢想象,它们就会像什么。与清风为伴,与山水为友,与蓝天白云相拥。总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人放下满身疲惫,寄情山水。如果治愈有颜色,那它一定是绿色。路边,不时有游客弯腰采摘着野菜。
  
   二
   满怀希望,所向披靡。看一山春绿,品一份美好,得一身自在。踏过999个台阶,我们已是气喘吁吁。路边坐着一些休息的游客,我们也找个地方坐下。
   “小姑娘,爬山累吗?”我问坐在附近的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
   “不累,听我父亲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当看到美景时,一切疲劳全消了!加油!叔叔。”
   “加油,小姑娘!”
   我们告别小姑娘再向前,路边芳草萋萋,鸟鸣山幽,尽显山野之美。不停,踏入深山密林,走进绿野仙踪,聆听大自然的旋律,感受大自然的原始气息。随着前行,一些古树不时出现,开裂的树皮和苍劲的树干尽显岁月的沧桑,一些叫不上名和不认识的稀有植物满山遍野。一花一草一世界,有趣灵魂,终会相遇。突然,一只松鼠进入我们的视线,一会儿活蹦乱跳消失不见。不一会儿,一只山鸡跃入眼帘,色彩绚丽。可见,这里是许多动物的天堂。而一个人心里装了山山水水,就少了生活的是是非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路上弥漫着花草的香气,郁郁葱葱的景象令人陶醉,我们到达合和宫,这是一组红墙黑瓦的建筑,一侧是万丈峡谷。据竹溪县志记载,在清朝末年,偏头山还有道观十多处,如玉皇楼、灵官殿、王灵观、祖师殿、父母殿等,后被毁,让人遗憾不止。
   有些风景,入眼即美丽。到达东峰顶,此时,横苍叠翠境悠然,立在面前的是“御赐金砖”,是一块巨大的黄色岩石,独兀峰顶,颜色抢眼。真是大自然造化之神作。我们扶着铁链,踏着台阶,来到偏头山主峰的金殿祖师庙,它建在一块巨岩上,兀自竖立山巅,与世隔绝,它三面悬崖,一侧可攀登,状似狮头。真乃“钟灵毓秀满山川,净土巍峨入九天”。
   怀揣着满心虔诚,静静地走进祖师庙殿门,木雕的祖师像端坐台上,让人敬仰,一时,沐浴在圣洁、吉祥之中。台前香烟缭绕,神明灯长明。相传真武大帝在此修炼,故有祖师爷“年年不离峨眉山、月月不离偏头山、天天不离武当山”之说。据说此殿于光绪十八年由民间捐资而建,以求显应,降泽施恩。期间香火不断,后几经损毁破落不堪,经修缮保存至今。民间传说,真武祖师对心诚者,有求必应,十分灵验,因此信众无数,每逢朔日烧香叩拜者挤满大殿。
   道家主张“道、天人、自然、无为”等核心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身与心、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对道家之人是很崇敬的,道教是求真理大同,仙风道骨。乱世时,他们下山救世,在危难关头对国家伸出援手。盛世时,他们归隐深山,修身养性,远离喧嚣。他们靠自己本事吃饭,会一些医疗之术,治病救人,深受人们尊敬。在现代我们非常熟悉的抗日战争当中,很多道士都下山救世,如李圆通、黎遇航、曹信义等,他们大义凛然、英勇抵御日寇入侵的精神令人钦佩。道教是我国的国教,属于中华的本土文化传承,更值得我们尊重、推崇和珍惜。
   转过庙后,发现有一棵铁匠木树,据说已有800年。它傲然鹤立,一半伸出崖壁,一半遮护着大殿。又见一棵油松,据说有1500年,枝虬若龙,干曲如盘,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根深扎岩石,顶天立地。两棵古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岁月和如今的伟大复兴。古树枝上系满了一些红绫,人们祈祷生活幸福,岁岁平安,越来越好。生活在当下,怎能不幸福和平安呢?对比国外,战火纷飞,人们流离失所,幸福有何保障?是强大的祖国在护佑着我们。红绫在风中飘摇不止,风景独好。崖壁上的一些小松树,绝处逢生,一棵棵,一丛丛,在山风中摇曳,展现出顽强坚韧的风彩。真乃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青山金银山。
  
   三
   一程有一程的风景。品味着美好的传说,我们继续前行。大殿后有三块巨石撑起了一个小平台,是偏头山的最高点,也就是金顶了。登了十级台阶,我们来到金顶,上面仅能容三、四人,立有一碑,刻字曰“合和山金顶”。山登绝顶我为峰,扶着石栏杆,体会着诗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意感觉,激荡胸怀,洗涤心灵,无限感慨。群山莽莽苍苍,千山万壑,绿涛万顷,条条小河如一条条明亮的丝线……好一个绿色的海洋,在春天里展现出应有的姿态。偏头山独傲群山,周围有42峰朝向此峰,状如众星拱月,称为“四十二峰朝大顶”,故有小金顶、小华山之说。向东眺望,东边的县城镶嵌于青山环绕的椭圆盆地中,群山如同拥护婴儿样守护着竹溪县。
   春光明媚暖人心,春光灿烂拥岁月。此刻,阳光很暖,风很甜,云朵可爱。回归大自然,享一份清闲。生活不是赶路,累了就放慢脚步,选一个幽静的地方,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
  
   四
   下得山来,远去的风景深藏心中。朋友告诉我,偏头山森林公园有六大景区,我们游玩的只是偏头山景区,一路上缺少了水,让人遗憾,其实公园内有溪流十多条,水域棋布,瀑布、湿地众多。
   朋友挑一农家乐,来一顿地道的农家饭,慢品人间烟火。蘑菇炖农家鸡,腊肉竹笋让人垂涎欲滴。老板娘热情大方,带着农家人特有的质朴,向我介绍着当地的特产与风情。老板娘说着笑着,善良的人总是快乐,而顾客也被快乐所感染。我们吃着,品着,感受着当地人的热情和善良。人心善良才是真的美丽,才是最好的风景,才是人人向往的地方。
   捕捉春天的灿烂,用春色装扮生活,将向往的地方变成走过的路。偏头山是一处道教朝圣、山水一体、避暑养生、土特产完美结合的森林公园,是镶嵌在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青山绿水始终伴随着我们。
   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问我何时闲?待到有闲时,还来看春山。
  

共 31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以春游偏头山为话题的精彩散文。游山则情满于山,看景皆因有缘。带着无限的向往和期许,作者开启了这春游偏头山的旅程。也许是心有所期吧,作者让读者以文字共游其中。不必说动人的传说,这一路花香,各色美景,各种景观。让游人在登山观景中,如踏快马逐青山。随着大量游客出现,作者的偶遇也让此游开始锦上添花。在这醉美的移步换景中,不变一直是对游山深情,而变换的却是这眼前景。在这次春游中,作者收获的远不止是美景,是体验,是畅想,是感慨。有人说:历史就是曾经的今天。在欣赏这今日之美景中,作者不仅全身心融入其中,还将山林之景色,化做天道合一的岁月感慨。这一路的峰峦叠翠,历史风物,乡土味农家美食……怎能不让人留恋忘返,沉醉不已。这是缘却远胜于缘。文章中心明确,布局合理,感情真挚,移步换景,景美情浓,如诗如画,激情洋溢,场景生动感人,笔触优美灵动,感受深刻厚重,引人共鸣。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陶桃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感谢老师支持,祝冬日安暖,佳作不断,期许无限!【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6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4-11-26 15:23:04
  欣赏佳作,神游偏头山!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1 楼        文友:陶桃        2024-11-26 18:01:11
  谢谢华为老师辛苦编辑和精彩的编按,祝老师文丰冬安,陶桃敬茶!
2 楼        文友:华为        2024-11-26 15:24:00
  再品佳作,感受他乡风情。美如画卷,美不胜收。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回复2 楼        文友:陶桃        2024-11-26 18:02:57
  再次感谢华为老师赞赏,也祝您创作愉快,分享更多的佳作,祝天天开心、快乐!
3 楼        文友:乡笛        2024-11-26 15:40:25
  文章主题明确,布局合理,感情真挚,引人共鸣。读起朗朗上口,读后受益匪浅。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陶桃        2024-11-26 18:04:25
  谢谢乡笛老师赞赏留评,祝老师文丰冬安,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分享,陶桃敬茶!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27 08:16:59
  偏头山的自然风光真是令人陶醉,那高耸入云的杉树,神秘莫测的古老传说,都让人心生向往。特别是古树的描述,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顽强。还有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更是为这片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旅程充满了文化与历史的韵味。从道教的朝圣之地,到那些古老的建筑和传说,让人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敬畏和向往。最后那顿地道的农家饭让人回味无穷。蘑菇炖农家鸡、腊肉竹笋,这些地道的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让人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和善良。陶桃老师偏头山之游真是一次美妙难忘的探索之旅。文章构思精巧,笔触优美细腻生动,格调清新脱俗,诗情画意,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深刻厚重,感染力强。好文章拜读学习了。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陶桃        2024-11-27 21:18:41
  谢谢云彩社长留评赞赏,祝社长工作顺心,万事如意!陶桃敬茶!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27 08:19:03
  恭喜陶桃老师佳作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富有神韵,让人久久回味的好文章再次欣赏学习。感谢陶桃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感谢不变的支持,问好!
淡淡的云彩
回复5 楼        文友:陶桃        2024-11-27 21:19:59
  再次感谢云彩社长的支持,云水有您真精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