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山水一道桥(散文)
皖南有奇山,水生江南韵。山水是皖南的底色,池州东至这片绿山秀水宝地,所辖乡镇多依山而建、临水而居,漫步其中,水墨徽色身影相伴。仿佛行走山水画中,小桥流水,诗情画意更浓。“桥”作为山水图中极为常见的元素,为人们入画策杖行走打开了通道。
以一座桥为引子,把山水相连,更添山水的自然之美,生活也就有了不竭的源泉和灵动的诗意。
一
山从来不会主动走出来,于静谧中独安一隅,你来或不来,我就在这里。山是风景的桥,风景站在桥上,向我招手。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我自小在农村长大,我是大山的孩子,大山是我永恒的故乡,离家多年,住在钢筋水泥丛林中,故乡,只在梦中。山水一道桥,我总想转身就踏上这道桥。
天蓝蓝、水清清,“浮岛森林公园”如出水芙蓉伸出的纤纤玉指上那枚绿宝石,格外的温润,格外的多情。
浮岛怎么形成的,什么时候出现的,我想应是属于天造地设,这可不是我一厢情愿。原木连廊,依山环绕,没有破坏原生态,拾级而上。岛上的树,自由自在,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想长多高就长多高,没有人会在意,把生机和活力长满全身,任你靠近。不用寻寻觅觅,随处可见百年松树,挺立着伟岸身姿,伸出遒劲有力的胳膊,不时飞来大自然的歌手停在上面,我叫不出名字,只听见天然的声音,“啾啾啾、啾啾”,时而急促、时而缓慢,看到我,也不惊讶,盘旋几下,又飞向某个枝头。此时秋意正浓,娇小的红枫羞红了脸,伴着鸟儿婉转的歌,随心跳一段妩媚的舞,松果也加入这场生动的舞会。
哦,浮岛,是大自然精心搭建的一座桥,一座只容风景而来的桥。
还有山上的石头,扁也好,平也好,圆也好,方也好,竖躺着,横卧着,聚在一起叠罗汉,背对着背想心思,竟显随性所欲,任你凝视。
只是这树、这石,属于浮岛所独有,你若给它换个位置,恐怕就失去了事物本来的味道和感觉。一阵一阵风,一场一场雨,日光沐浴,月华笼罩,是静谧安详的味道。我的心亮了一寸,又一寸。
黄色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黄绿的竹叶,爱捡树叶的我,常常拾起一些带回夹在书页里,沾染一座山的风情,这是大山的孩子跟大山亲近的方式。我试着从地上拾起一片,却什么也没抓住。我笑了,也释然了,这是要我放下,把俗事和喧嚣抛诸脑后,满身尘垢涤荡殆尽,做一回仙翁吧。
浮岛,浮岛,也许,这本来就是仙居。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此处不正是诗佛要找的辋川,陶公的桃花源。
从市井到浮岛,就像从红尘到桃源,连接两个点的是心桥。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总是能为自己的抵达架设一座桥。
今日,池州各地区作协一众风流雅士纷纷慕名而来,不知要作多少诗篇,故而山水更加灵动诗意。
一座烟雨亭,那么适宜地出现,晚一分则嫌怠慢,早一分则嫌多余,尽显烂漫和仁厚。仿佛知我要来,它便在此等待。轻嗅,是清雅的木香,站在亭下,什么也没说,好像又什么都说了,整个世界静谧且辽阔。宁静而致远,致远则心境开阔,开阔后风景迭生,神清气爽!
亭也是桥,是劝人不要走过去的桥。生活中的风景,我们尝尝错过,亭是否就是提醒着我们,应该在风景中站住,和风景相处,不要轻易地走过去。我觉得亭就是桥的另一种存在。
二
好山必有好水。江南的生活围绕着水,水养育了江南人。
浮岛上面是蓝蓝的天空,脚下碧波万顷。水来自哪里,又流向何方?一定是小桥流水人家。古往今来的乡野美景,都没有逃出这几个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水浩浩汤汤,水路十八弯,弯弯绕绕来到此地后竟然温柔谦逊了许多,千年沉积的“临江平原”,香山白茆巽隅畈,神山头旁香隅埠,在水一方,让人心生向往。
季节在浮岛不断蝶变着,也就是在桥的那一边,在那边,深情地向我们频频招手。
春天,桃园、梨园,杨梅园,一朵朵,一簇簇,一树树,把生命的荣华绽放,风轻时淡雅,风息时馥郁。
夏日,荷花园,水面清圆,碧波荡漾,一圆圆叶,一茎茎荷,风姿灼灼,千里荷香。要是周敦颐来了,定要新作一篇《爱莲说》:“莲之爱,同予者东至人。”
秋日,菊花园,华贵的金菊,素净的白菊,冷艳的紫菊,淡雅的金菊,陶翁来了也舍不得走,哪一朵都让人怜爱、让人沉醉。
在萧瑟的冬日,枣园做着大红色的梦,它积蓄寻常日子的甜蜜,是人们对生活最深沉的热爱。
茶园、黄精园,根系被湿润的土壤滋养,青枝绿叶,四季如常。我们看到四季阡陌上,万物生生不息,以自在欢喜心度日常。
四季“八园”,瓜果飘香,可观赏、可食用。“八”发音与汉字“发”相似,因此常被视为财富和成功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八”也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寓意着富贵、吉祥发财。
四季“八园”,八方来财,曾经的贫困村早已是鱼米之乡,富饶自不必说。
水,简简单单一个字,却隐藏着人生的智慧。有桥便有水,水滋生了风景,也滋养了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生活的智慧。滴水穿石是日积月累;顺流而下,是柔静和顺;高山流水,是诗意美好。“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没有这些人类智慧,山水不能相依,水也不会托起桥,顺畅地从桥涵经过。其实,山水本就是一道桥,载着过桥人通往胜景。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更懂得这样的山水之桥等于日子的重要,山水如桥,总是通往人心深处。
三
人们往往居山野羡慕闹市,住闹市向往山野。我们总想找到生活中的一种平衡。于是,人们在桥的前后来来往往,这也是我们心中必须有一道桥的意义。
工作的时候,肩膀硬了,胳膊酸了,还是要工工整整地坐在那里,低头沉思,埋头干活,累了乏了,顶多伸个懒腰,打个哈欠,喝一杯浓咖啡,再泡上一杯浓茶,然后摇一摇迷糊的脑袋瓜子,清醒了,工作模式再次启动,这是我们的日常,每个人的故事大致一样。桥的那边,山水风景总是可以摆渡我们的疲惫,把另一种风景注入我们的生活。
行走在浮桥上,人人脸上都是幸福的微笑。一文友拍到我和同行文友照片,我们二人手牵手,一束阳光恰巧照在我们身上,把身心照亮,身心皆安然,带回了山的风情水的烂漫,回来后投入生活和工作,就有了源源不绝的活力,人就有了精气神。一桥之隔,桥的一边是隐秘,另一边是进取。
过了浮桥,但不能忘记浮桥,应该庆幸那道桥承载着我们精彩的瞬间。
譬如此刻,我坐在桌前,写下当日的所获,有山水的滋养,心是甜的。文字也是抵达风景的桥,我在桥上。
回望历代经典山水画,对桥的描绘可以说不计其数。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桥是全图的高潮,描绘了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交通景象,让人仰望。元代夏永的《映水楼台图》以及明代沈周的《庐山高图》还有清代王时敏的《杜甫诗意图》等等,都出现了桥。大才子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在近12米的长卷中精细描绘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桥有十座,画尽北宋锦绣河山。
白岭村,山峦叠翠,溪水潺潺,村辖14个村民组,面积54724亩,在这幅山水巨画上,架起一座经济桥、生态桥。浑然天成的山水风光,也因架了一座桥,山水的灵气就被打通了,桥是点缀是连接,是勾连,山水人文优势也就转化成了高质量发展胜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可以让一方水土发挥最大的价值。
未在浮岛留宿一夜,成为我此行的遗憾,也为下次找个理由。人生在世,总有那么一处,让你魂牵梦绕。
桥已经有了,还是一道山水桥,看远山,行绿水,我来去自如。
我常常想,很多人热爱生活,即使在路上遇到坎坎坷坷,也从容而过,一定是心中有一道山水之桥,度过自己的脚步。越过一道桥,走到山水处,山水又是一道桥,也是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