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环境改善的变化(随笔)

编辑推荐 【春秋】环境改善的变化(随笔)


作者:河杨 举人,4316.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2发表时间:2024-11-27 15:14:56


   在真实生活中,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直接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我生活的年代里,已经是从曾经的传统时期,过渡到了如今的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生活环境有着显著改善的事实。
   开放以前,中国社会处在“僵化”的状态里,几十年中,基本没有明显变化,当时人们也只是觉得“只要社会太平,能够和谐生活,就是幸福”的了。
   这里,我将真实的生活环境,做个回忆,以作为说明改善的情况:
   当初,水泥在农村看不到,人们的房子,最好的是砖瓦房,普通人家都是草房,泥墙,室内都是泥土地。于是,老鼠便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它们在地下打洞,在人们的室内室外通行无阻。人们生活的用品,凡是老鼠能啃得动的,如木制的箱子、厨子、抽屉、木桶等,常常被啃成洞洞;人们的粮食只能用瓦缸、瓦坛装着,加上得体的盖子,才能安全保存,否则无法杜绝老鼠糟蹋。日常的饭菜,即使精心保管,也难免被老鼠偷吃;更有甚者,储存的衣服稍有大意,就成了老鼠的“安乐窝”,一旦被老鼠进入,蛮好的衣服常常被咬得破烂。
   当年,生产队在早稻收上后,都会分配籼稻给人们做口粮。为此我父亲用砖砌了个能容纳千把斤稻谷的稻仓。为了防止鼠害,他将稻仓底部用砖铺了起来。当稻子吃得快完的时候,我每到稻仓处,就会闻到浓烈的臭气。于是,将稻子全部清理,拿开仓底砖,下面居然被老鼠挖出了“地下室”,里面竟是一层死老鼠。原来,稻仓底下都是被老鼠药毒死的老鼠,鼠尸腐烂了,自然恶臭熏人。
   老鼠不仅在室内为害,还在村边为害庄稼。分田到户后,人们生产都做得很好,但村边的稻子在成熟的时候,常常被老鼠糟蹋。那一年,我村边的一丘三亩田里栽插的是杂交稻,成熟的时候,遭遇严重的鼠害。看着尚好的稻子收不回来,我非常着急,居然想到用电“打老鼠”。那时候用电没有保安器,单线就可以通电。我将裸体铝丝拉着,用小棍子将铝丝安装得离土三寸,通上电,就可以打老鼠了。这是很冒险的行为,弄得不好会出事故。因此电通上后,我只好在一旁守着,防止人畜靠近。最初的一个晚上居然打死了几十只老鼠,而且都是很大的,最大的足有一斤多重。这样连续进行了三个晚上,老鼠们不敢来了,以后也就结束了“电打老鼠”的事,算是勉强地收到了应该收获的稻子。
   猖獗的老鼠,肆意为害人们。人们为了防备鼠害,家家户户都饲养着捕鼠的猫,但总是杜绝不了鼠害。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灭鼠的办法,如设置鼠笼、鼠夹捕捉。市场上这类灭鼠器具卖得很热火;更有一些些专门以卖毒药为生的人,贩卖老鼠药。他们走村串户,并且诌出了许多卖老鼠药的歌词,走到哪里,唱到哪里,吸引人们购买。每到一处,总会吸引一些人围观,特别是孩子们,居然跟着学唱。如今,我还能记得几句:
   老鼠子,害人精,人家睡觉它念鬼经。
   老鼠子,坏东西,又吃粮食又咬衣。
   老鼠药,赛狸猫,大老鼠吃了蹦三蹦,小老鼠吃了不能动。
   有钱不买老鼠药,晚上睡觉睡不着……
   卖老鼠药的歌,是销售者临时发挥的“作品”,是真正的“随口溜”,辞语有些“文采”,内容也广,如使用老鼠药要注意安全,有“三卖三不卖”的歌词,如今我已经记不起了。
   人们尽管千方百计地灭鼠,但是,却无法真正杜绝鼠害。
   开放后,人们自己有了土地,生活水平上升很快,社会上各项物资丰富起来,特别是建筑材料很丰富。人们都将自己的住房进行了改造,住上了砖混(砖与水泥建筑)的房子,地坪全部是水泥混凝土浇注的;国家投资基本建设,通衢大道铺设了水泥。这样,老鼠失去了任意打洞的条件,没有办法进入人们的室内,人们的家具、粮食老鼠不能任意危害了。私人家里连捕鼠的猫也不怎么养,鼠害竟基本净绝了。说来也很奇怪,那些在田野里危害庄稼的老鼠,因为没有了人们的房子给做巢窠,也少了起来。如今,基本看不到老鼠危害庄稼的事。
   当年,不仅老鼠弄得人们十分烦恼,蚊虫也骚扰得人们难以安宁。
   那时候由于人们饲养家畜,如耕牛、生猪比较多,加上自然的排水沟,污水常年不绝,蚊虫繁殖猖獗。更是因为人们居住环境低劣,每到夏天,苍蝇、蚊子成群结队地危害人们。人们每家都有苍蝇拍,床上都必须有蚊帐。人们的日常生活,真正是处在与蚊虫搏斗中。
   现在,由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基本不养耕牛了,养生猪的也都实现了水泥混凝土猪圈,排水沟基本没有了污泥浊水,蚊虫奇迹般地少了起来。如今,人们床上多不用蚊帐,热天的晚上,为了防备蚊子,至多燃一根蚊烟。
   蚊虫少了的原因,说起来既自然也简单——从前,人们住的草房,泥墙,室内没有天花,蚊虫很容易藏身;现在人们的住房都是“四平”的,即墙面粉刷得很平整,上有天花,下有水泥地坪,室内蚊虫无法生存,平时室内差不多看不到苍蝇,晚上蚊子也少了起来。
   由于老鼠、蚊虫少了起来,细菌、病毒自然地也少了,人们的健康水平无形中提高了许多。当年那些常见病,如癞痢头,疖子,以及疟疾的病人很少,甚至连生痱子的也不多了。
   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制约了鼠害与蚊虫——这其实还算是生活中的“小事”。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多方面的,社会上的人都有体会,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人们生活是一天一天地过来的。如今有了这样的生活环境,有人以为是自然现象。其实,这是社会进步的巨大变化。当然,如今的社会并非十全十美,还有许多让人们不满意的地方。俗话说“过了寒冬知春暖”,而到了春天也是会有寒流的。只要社会能够和谐发展,总会是在进步,人们生活环境也会不断提高。我写这点东西,是要说明如今的社会与以前比较,已经进步了许多,主要就是环境改善了,生态也随之变化的原因。而环境的改善,正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进步。简单地说,就是物资丰富了,环境也随之改善了的真实情况。
   2024年11月26日星期二
  
  

共 23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的环境就会变化,人的生就会改变。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一些具体的叙述。记录保留了当时的真实情况。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河杨        2024-11-27 15:27:36
  谢谢北极老师编辑此文。愿以此文向朋友们请教,请在阅读时也说说自己的感受。祝大家阅读愉快!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2-16 06:41:51
  欣赏佳作!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