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浪花·岁月】秦二嫂再婚(小说)

精品 【浪花·岁月】秦二嫂再婚(小说)


作者:美蓉 秀才,237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0发表时间:2024-11-28 16:17:11
摘要:秦淑兰一手领着一个孙子,杵在当院里,进退两难。口渴的很,想喝杯热水,也不知这杯热水能喝的下去。

秦淑兰背对着大炕,在北边儿的板柜上揉面,夏天日头长,都八点了,天还没暗下来,不用拉灯也还看得清。屋子是个一堂两屋的结构,里屋一盘大炕加一排矮柜,把空间占了一多半,堂屋的门口垒着一个灶台,后墙下放着饭桌、碗柜、高柜,靠着东墙还有一溜大的好瓮,盖住瓮口的案板上,放着锅碗盆瓢,堂屋是做饭吃饭的地方。东屋是储藏间,堆放着粮食口袋,米面油料,放满了物实。三间房子各有不同用场,但都整理得井井有条,看出男女主人的勤快利索。秦淑兰早上起了面,打算蒸几笼馒头,她的双肩有力地起伏着,腰胯臀部节奏尽显地摆动,展示她张凸有致的线条。从背后看她的身条还很美,肥腴丰满而不臃肿,腰是腰,胯是胯,一点儿也不像快六十岁的样子。她揉了很大的一块面,要蒸两笼屉馒头。秋天了,地里忙,忙到做饭都没功夫,只能瞅着一点儿闲暇多蒸一些溜着吃。
   郭成从地里回来了,他骑着三轮车嘟嘟地开到了院子里,车上拉了高高的一车干豆角,是刚从地里摘回来的。深秋时节,作物成熟,农民们不断从地里收获着,一桩一样地纳粮入库。
   郭成把车上的干豆角下在院子里,堆了一大垛,还好他家的院子大,等着明天晾晒一下打豆子。他整理好工具,拍拍身上的尘土,走进家门。看到女人正在灶台前炒菜,问道:“做好饭了?”“嗯,你回来了?”她抬起头看了郭成一眼,俩人都含着笑意,还有几分浓情脉脉。看到郭成灰眉土脸,让他赶紧洗把脸上炕吃饭。
   郭成今年六十二,头发花白了,但高高的个头,腰板依然很直,透露着几分英飒,看出年轻时是个俊男。他说话和气,性情温和,是个体贴老婆的好男人。郭成和秦淑兰是二婚,结婚一年多点,生活中的甜蜜素还没有散发殆尽,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婚姻来之不易,所以二人十分珍惜,决心要恩恩爱爱过到老。俩人说话温柔体贴,透着无限爱意。
   很快,秦淑兰把饭菜端上了炕桌,大白馒头蒸得喧乎,炒了一盘豆角,猪肉片儿油亮鲜香,豆角绿嫩清脆,看着就有满满的食欲。洗了两三个辣椒,几根大葱,郭成爱就着这些吃饭,他盘腿上了炕,俩人面对面开吃。郭成边吃边又端详妻子几眼,其实秦淑兰年轻时也是个美人儿,老了还透着几分端庄,黑眉俊眼,头发依然漆黑,脸上的皱纹也不明显,只是晒黑了。不过庄户人呢都是黑黢黢的,哪有白面妲己?那也不成个体统!
   秦淑兰紧让着郭成多吃点儿,饿了多半天了,我的手艺不错吧?当然,我的美娇娘黑牡丹做的饭还能差?做成啥样我也吃得香甜。秦淑兰浅浅地笑了。郭成一直背地里叫她黑牡丹,她是心领的也默认了,他俩确实很恩爱,只要没有孩子们的搅扰,她相信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幸福的。
   还没有吃罢,就听到街门响起,两人抬头一看,原来是老郭家的二闺女小梅骑着摩托来了,刚进院就咋咋呼呼地说着喊着。这可是个刺儿头,总是来挑毛病、造矛盾,生怕他们俩人恩恩爱爱过好日子,也许是天生的嫉妒和敌意吧,没事儿也要找点儿事儿。秦淑兰很怕她,总是故意躲着她,尽量不和她搭话,让她有事儿和他父亲说吧,省的被刺、被伤,再暗自伤心。
   她像一阵风似地刮进了门,用个“小旋风”的外号倒是合适:“哎呦,吃上了,大白馒头蒸好了。怪不得我老爸总是夸姨手艺好,百里挑一。”郭小梅长着高挑的身材,圆脸盘大眼睛,梳着一根马尾辫,给人干炼泼辣的印象。小梅说话速度快,表达直接,很少考虑旁人的感受,因而招人反感是难免的,可她不会顾及这些,我行我素惯了。
   秦淑兰赶紧下地招呼:“你没吃了吧?也上来吃点儿吧,还热着呢。”
   “不吃,不吃,姨快吃吧,我来和我爸拿点儿东西。”秦淑兰没再多说话,便又上了炕,低着头吃自己的饭。
   他爸让女儿吃饭,问她有啥事儿?小梅爆豆子似的,乒乒乓乓地说:“爸,我家明天卖菜,老爸和我去干一天活,让姨一个人在家收豆子吧。”
   “嗯,嗯,行,我明天和你去卖菜,家里的事儿再说。”
   “另外老爸先拿给我三千块钱。我卖了菜还你。”
   他爸疑惑地问:“今天就拿吗?家里没现钱,我明天给你拿去吧!”
   “明天来不及,就今天要。”
   秦淑兰突然想起前几天卖猪的钱,除了还人的外债,还有几千块,她收起了。便对郭成说:“有三千块呢,我给拿去。”
   “咦,家里的钱都是姨姨管着呢?您真有两下。”秦淑兰没说话,放下碗筷去给她找钱。郭成赶紧对女儿澄清:“那几个钱就在柜子里放着,不是谁管着。本来是给你姨准备买个戒指的,你急用你就先拿着。”
   “哦哦,是给姨姨买戒指的。要不我就去别人家借吧。”
   “不用,不用,你拿上先用吧,我不急。是你爹一开始就答应给我买的,他一直没买。说是今年有钱了再给我。”秦淑兰的神态仿佛是犯了错的小学生,急着辩解,生怕被误会。
   “哦,那我就先拿上用。不过买个戒指也不适用,丢到柴禾里就找不到了。”小梅明显地不屑和讥诮。
   秦淑兰没吭声。
   小梅边说边把钱揣起来了,秦淑兰让她数数够不够,她说不用了,自家人。看来是急着用,生怕被人再抢回去,揣钱的样子利索得很。
   小梅临走又找见一个大食品袋儿,把馒头装了六七个,说是姨的馒头蒸好了,我拿几个给孩子们吃。
   秦淑兰和郭成一致说:“拿吧,拿吧,多拿几个。”
   小梅咚咚地走了,脚步声有劲,后听到骑着摩托一溜烟儿出门去了。他爸出去关街门,秦淑兰心里想,就怕家里有一点儿存款,一打听到有钱就来借,一借就不还了。想想很生气,那钱可是我的,我干嘛多嘴要说借给人家呢?真是费力不讨好。
   第二天,秦淑兰顶着大太阳,一个人在地里收豆子,弯腰撅腚地很累人,汗水早湿透了衣衫,头发一缕一缕地往下滴水珠。已经拔了多半天了,此时又渴又饿,她用手抹抹脸上的汗珠子,抬头四望,还有那么大一块地呢,足有二三亩,一个人是干不完了。低着头,一边拔豆秧一边生气,现在卖菜装菜都有工人,非要把他爸喊去,诚心就是让我一个人收割这么大一块地。平时一有点儿活儿就把他爸叫去,我家的活,她从来也不帮着干点儿,好像我就应该多干。等秋收后有了钱,赶紧来拿,好像理应都是她的,想想自己这样没明没夜地做活,是为了什么呢?自己一个人在旧家种地,受这样的罪也够了,还能有点儿积蓄。自己越想越生气,大半后晌就回去了,不想再做了。
   一进院门就浑身乏困,真想马上睡一觉,简单地吃了点旧饭,没有再去地里,因为整日劳累,一躺在炕上就睡着了。
   郭成开着三轮车,下午五点多回来的,进了院子,看到妻子没去地里,心想是不是难受呢?还是连日来累坏了,不想去地里了?他走进屋子看到秦淑兰脸朝里睡着。“怎么了,不舒服吗?”秦淑兰翻了个身缓缓坐起来:“你回来啦?没难受,只是躺着就睡着了。你吃饭了吗?”郭成说吃过了,吃过回来的。郭成也看出秦淑兰情绪有点儿不对,大概是为买戒指的钱,心里不痛快吧。一边打水洗脸洗脚,一边对她说:“等忙完了秋,我们进城去,给你买点儿衣裳,买个戒指,再买一根儿项链儿。你进门一年多了,我也没给你买个啥,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秦淑兰懒懒地说:“不着急,买那些也没用,我也不戴。再说了,整天干活,戴上也容易丢了。”秦淑兰下炕整理屋子,开始喂猪,喂鸡。郭成站起身帮着妻子打下手,柔情地抓起她的手说:
   “别生气,孩子们爱怎么说,咱俩好就行。我心里有你,不会亏你的,等忙完秋我们一块儿进城去,你放心。”
   秦淑兰抽回手,动情地看着郭成,长长出了口气,幽怨地说:“谁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真能过到头吗?”
   “说什么话呢?怎么不可能?除非你变了心。”
   秦淑兰心里还是忐忑的,两边的孩子们都不省心,不停地制造摩擦,她不能确定俩人能走到哪一步。
   过了几天,地里的活基本做完了。大女儿小菊打来电话,让爸爸和阿姨一块儿到她家里住几天,帮忙看一下孩子,她两口子要出门进货。小菊住在城里,开了个服装门市店,也离不了他父亲的帮忙。秦淑兰趁机对郭成说,我想回家看看孙子,你自己去吧。
   “那你回去几天呢?我和你一块儿回吧?小菊家可以让她婆婆帮忙。”
   “不用你,我自己回,你还不知道我家的情况?你去干嘛?我坐上班车,自己回去。”
   “我本想给小菊家帮完忙,我们顺便儿在城里给你买点儿衣服,买点儿首饰。你又不去了?”郭成只得答应她,但是很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住上几天就赶紧回来。
   “我最多去小菊家两三天,就回来收拾那点儿零星的庄稼。你也不要回去得太久,和孩子们发生了什么矛盾,你忍让着点儿,别吵,整理一下你的旧屋子,啥也别拿,就赶紧回来,我等着你。”
   郭成用三轮车把她送到车站,上车后又安顿她:“回来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我来接你。”
   秦淑兰有半年多没回来了,心里放不下的是那个老房子和小孙子,不过细想想又不敢多惦记。老房子陈旧破败,不能住人了,还有啥念头?两个小孙子虽然可爱,整天挂心,可媳妇儿又那样恶作,一旦在一块儿处就生不完的气,受不完的治,还是远离她为好。坐班车想着心事不知不觉就到了,也就一个小时车程,下车再走十来分钟就进了村。她先回了自己的旧房子,熟悉的路,熟悉的街坊邻居,让她百味杂陈。打开街门,看到破败的院子荒草满地,心里酸楚,俩眼发涩,差点儿掉下眼泪。她走到屋门口打开家门,又开了窗,先让风吹吹,去去霉味儿,家里潮湿得够呛。自己走后,儿子、媳妇儿从来不到这里,没人照看。她又走出家门,院子墙角里到处是出没的老鼠,吱吱地乱窜乱钻,野鸽子在屋顶咕咕地叫,鸽子粪落满了屋顶和屋檐下,看着膈应。她走进屋里,拿出铁锹铲院子里的草,院子虽然不大,但是草密集高耸,铲起来颇费功夫。这时邻居刘嫂听见了动静,站在院墙那边问她话:“淑兰妹子,回来看看?一个人回来的?”
   “嗯,是呀,刘嫂,我回来看看房子,整理一下,小心塌了,住个一两天我再走。”
   “孩子们也没顾上给你过来看房子,前几天下大雨,我都担心你的房子要塌。让孩子们闲了给你拾掇拾掇吧,房子太老了,小心塌了。”
   “是呀,是呀,刘嫂,房子是不能住了,孩子们也没功夫,我也不敢和人家开口,糊弄着吧,也不住人了,塌就塌吧。”
   “哎,在那边儿挺好?住得惯吗?你那男人对你可好?”
   “嗯,嗯,可以,刘嫂没办法,但凡有点儿办法,谁走这条路呀?”
   “那你先整理着,中午过来吃饭。”
   “那刘嫂,你忙你的,一会儿我去孩子们家看看。”
   秦淑兰铲完院子里的草,其实只铲开一条道,把房檐上够得着的鸟粪扫了一下,房檐下铲干净,把老鼠洞填了填。走进屋扫灰尘,灰土扫起来满屋子飞,头上套着塑料袋儿,戴着口罩,都感到扑鼻的呛味儿。被褥在柜子里放着,摸摸潮湿得厉害,拿到院子里晾晒一下。想喝口水,可是院子里没有水井,也没通自来水,只能先去儿子家再说吧。
   给孙子们买了一兜子吃的,提上,锁好街门,向儿子家走去。前后街的距离几分钟就到了,推开熟悉的街门,一大一小两个孙子看到了,从家里跑出来,喊着奶奶、奶奶,向奶奶的怀里扑来。奶奶抱着两个孙子,眼泪哗哗地流,大宝,二宝,奶奶想你们,想死你们了,你们想奶奶了吗?两个孩子一边抱着奶奶,一边跳着喊着,我们想奶奶了,我们天天想奶奶,奶奶,你这回别走了。好的,好的,奶奶听你们的,奶奶不走了。
   大儿媳妇儿看到了,走了出来:“吆,您可回来了,稀客呀。怎么想起回来看孙子了?”
   “我想孙子就回来了么,那还得有个时间?”
   “孩子们想你,可见不着你;我累得不行,想让你哄哄也够不着,你可清闲着呢。”
   “孩子们离不开我,我也可以不走,就怕是没我住的地方。”
   “看你说的这么可怜,你不是有房子吗?怎么就没地方住了?有了新家了,看不起旧房子了?”
   “那旧房子都快塌了,我住在里边儿,哪天把我压住了,都没人知道。”
   大儿媳没说别的,只哼了一声,扭头进屋了。
   她一手领着一个孙子,杵在当院里,进退两难。口渴的很,想喝杯热水,也不知这杯热水能喝的下去不?(原创首发)

共 49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秦淑兰背对着大炕,在北边儿的板柜上揉面,她的身条还很美,肥腴丰满而不臃肿,腰是腰,胯是胯,分明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开篇吸引读者眼睛。而她的新任人生搭档 郭成,今年六十有二,头发虽然花白,但高高的个头,腰板依然很直,依旧透露飒爽英姿,这是在说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呢。然而二婚那档子事,哪有一路阳光明媚,幸福相随,家里家外,鸡毛蒜皮的事层出不穷,这边小梅我行我素,那边还有儿孙牵挂。大儿媳妇儿看到了,走了出来:“吆,您可回来了,稀客呀。怎么想起回来看孙子们了?”言语讽刺意味十足。文章结尾,秦二嫂杵在当院里,进退两难。她口渴的很,想喝杯热水,也不知这杯热水能喝的下去不?引人深思,这二婚到底值不值得?好文章推荐阅读共赏,浪花诗语有你很精彩。【浪花诗语编辑:一季阑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9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1-28 16:21:06
  龙头凤尾,老师小说引人深思,精品文章,格外明媚。赞!
2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1-28 16:22:16
  “看你说的这么可怜,你不是有房子吗?怎么就没地方住了?有了新家了,看不起旧房子了?”农村儿媳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 楼        文友:美蓉        2024-11-28 17:30:50
  高赞老师的效率,老师的精美点评画龙点睛,醍醐灌顶,评语认真仔细却又美誉有加。由于文笔欠佳,很想刻画人物形象,往往不能尽如人意,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再次感谢老师辛苦编辑,热茶敬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8 20:23:58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5 楼        文友:美蓉        2024-11-28 20:47:06
  谢谢文友留言,祝快乐,开心!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6 楼        文友:绝版红枫叶        2024-11-28 21:20:37
  二婚家庭的复杂情感和挑战,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家庭关系的微妙变化。文章通过细节刻画,让读者对角色产生了共鸣,同时也引发了对二婚生活价值的思考。
7 楼        文友:美蓉        2024-11-28 22:42:59
  谢谢枫叶老师留言点评,二婚家庭确实有情感的漩涡,很难处理,如能刻画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就能成功塑造人物,可惜笔力不够。祝安好!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8 楼        文友:月漾        2024-11-29 17:12:23
  浪花这段时间精品有点颓废,好不容易又有红豆了,感谢美蓉姐姐为浪花一直以来做出的贡献!
9 楼        文友:美蓉        2024-11-29 20:56:56
  感谢月漾弟弟读文,也谢谢你不间断的支持投稿,祝弟弟写作快乐,万事如意!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10 楼        文友:巧眉        2024-12-02 21:45:54
  读美蓉老师作品,总是有新颖的感觉。这部作品反映的是再婚的家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况再婚组建的家庭,更是难上难。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