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那些激情燃烧的网络时光(散文)

精品 【东篱】那些激情燃烧的网络时光(散文)


作者:随风小醉 白丁,6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4发表时间:2024-12-01 06:10:17

网吧,对于七零、八零后来说,总会伴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提及网络,总会唤起青年时代许多流连忘返的往事。在这四十不惑之年,趁脑海中记忆还在,我试图用笔触将那些激情燃烧的网络时光都记录下来。只望多年以后,年迈之时,还能从这些文字中,找回当年的纯真与激情。
  
   一、初识网络
   我第一次接触网络是在2001年,那时正读高中二年级。校园里突然流行起“网络冲浪”这个词汇,对我来说却是个新鲜事物,一直不解其义。思想保守的我一度以为是要去某个叫“网络”的海滨城市游泳冲浪。高中时我们住校,每月回家一次。某个月末放假回家路上,经过一个六七十平方米的长方形门面房时,只见房子靠墙两边摆满了电脑,中间留条过道。每台电脑前都摆着个高脚塑料凳子。令我惊奇的是,竟发现我们三十多岁的美术老师正坐在里面,他面向电脑,双手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个不停。我满心疑惑,后向旁边一同放学的同学询问才得知,原来这就是网吧,老师是在里面上网冲浪。自此我才明白,原来冲浪不是真的在现实中游泳,而是在网络上“遨游”。当然,我也明确了一点,既然教我们的老师都能进去,说明网吧一定不是什么坏地方。
   第二次接触网络这个新词汇,是在高三上学期。某个课余活动时刻,我偶然听到班里两位同学讨论如何在网吧里使用email发送信件。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网络的我来说,这番对话如同天书一般,让我满心疑惑。我暗自思量:“信件不是要通过邮递员才能送到对方手中吗?电脑怎么替代得了人的工作呢?”带着疑问,我心里开始对网吧产生了进一步的新奇,跃跃欲试,一定要去那个叫网吧的地方看看,弄个究竟。
   第三次接触网络这个词汇是在高三下学期开学时。因为第二天上午正式报道,我们头一天就到了学校。当天晚上,同宿舍的两名平常读书很用心的同学竟连夜翻过围墙去了校外,直到早上六点多才赶回来。一回宿舍,两人笑容满面,丝毫不见疲倦之态,我忙问他们干什么去了。只见他俩心照不宣地一起笑了起来,事后才知是去网吧通宵申请QQ号码了。那时我还不知QQ为何物,只从他们口中得知那东西很难申请,有了它,在网上就有了自己的身份,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人聊天。这次对话给我带来的震惊不亚于上次旁听到的用email发送信件的事。
   自这三件事后,我对网络的向往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心里暗自较劲,无论如何也要尽快去网吧探个究竟!
   高考结束后当晚,自知考得不理想的我带着沉重的心情和同学一起第一次进了网吧。我们一人花了十八块钱包夜,说是可以从晚上十点半后上网到第二天凌晨八点。那是非常神奇的一晚,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网上有那么多新鲜事物,可以查信息、看电影、发邮件,还可以和千里之外的人聊天。整个包机时间九个半小时,我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直到第二天早上显示包机时间到时,才回过神来,同时深刻体会到原来上网这么有趣。
   复读那年,在复读班同学的指点下我终于有了自己的QQ。
   在一个月末放假的下午,同学带我到了一个小超市,花钱用超市门口的座机电话打了个网络电话,接着便帮我申请到了一个QQ号码。告知我有了这个QQ号,就可以在网上聊天了。拿到QQ号的我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一起去了网吧,花了四元钱开了一小时的电脑使用时间,然后在他的指导下,终于登上了自己刚刚申请的QQ。看着那个代表我的小头像,心里兴奋不已。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给自己取了一个自认为比较酷的网名——冰酷,同时设置了个大背头带墨镜的头像。自此,我终于成了网上有身份的人了。每与同学聊天,或是与已经步入大学的同学通电话,总是先把自己的QQ号告知对方。同时,经过几次上网的摸索,我也逐渐掌握了一丁点关于网络的话语权。每在课余饭后,当复读班里同学聊起上网时,我也能插上两句。事后还为自己能成为“同道中人”而庆幸不已。
   自那以后,趁每个月底放假回家时,我总会跑到靠车站旁的网吧里呆上两个小时,用QQ跟网络那头陌生的人聊会天,同时给已步入大学生活的高中好友发封电子邮件。一开始上网时满是新奇,总是在QQ的“当前谁在线”里搜索在线人员,不断加上好友。待对方通过后,不管是男是女,立马在QQ上天马行空地海聊一通。说是海聊,其实一两个小时下来也说不上几句。当时打字慢,对键盘也不熟悉,边看键盘边想拼音,憋个两三分钟才打一句话过去;等到对方回复了,在QQ特有的消息提示音中,看着对方闪烁的头像欣喜若狂,连忙点开。心想着两个相隔千里的人,竟能这样交流,实在是太神奇了!
   这种兴奋之情一直持续到高中复读毕业,经过近一年的适应后,我逐渐对网络有了平和心态。
  
   二、网络文学时光
   进入大学后,我对网络的新鲜感逐渐消退。为了帮助同宿舍里三位尚未掌握上网技能的同学,我和另两个室友一起充当起了“网络导师”的角色。靠着平常节衣缩食省下的生活费,每周末都会陪他们一起去趟网吧。在那里,有时和QQ上的好友聊上几句;有时和同宿舍几个室友一起玩玩《泡泡堂》之类的网络休闲游戏。
   有一回,在网吧里闲得无聊,便随意在网上搜索着。不经意间,一个名为“柳泉茶座”的淄博信息门户BBS论坛映入眼帘。深绿色淡雅、简洁的页面和独特的版式瞬间吸引了我。论坛里有个散文随笔版块,点击进去后发现许多人在里面发帖写文章,很多优秀的文章下面跟帖里会有许多网友的评论留言。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网上还有这样的文学交流方式。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注册完账号并写了一篇随笔,短短几百个字。写完后,不停地刷新页面,期待有人给我评论留言。就这样,反复折腾了半个小时,当看到文章下的第一条留言时,我激动得无以言表,心想别人对我文章的回复正是对我写作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从那一刻起,网络文学的种子开始在我心中萌芽。
   自那以后,我每周都会压缩餐食费用,晚上下晚自习后,便跑去网吧,一登上电脑就直奔“柳泉茶座”。迫不及待地查看网友在我文章下的新评论,同时也浏览论坛里其他网友的帖子;每当看到有的文章因评论过多而被标红、标精时,心中羡慕不已。
   当时,大学开设了电脑课,但每周只有一个课时。为了练习打字,我拿了一张A3纸,在机房电脑键盘上印下了整个键盘的轮廓。晚上回宿舍后,便拿起自己画好的纸质键盘,双手放在上面模拟移动,边移动边记忆哪个手指控制哪些按键,练习盲打技术。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的盲打技术终于有了显著提升,在论坛上写作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到了大二,在“柳泉茶座”论坛待了大半年后,受一个文友的引荐,我加入了红袖添香文学网。深红色的页面和独特精美的个人文集深深吸引了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组建起自己的个人文集主页来。然而,当时组建个人文集需要至少十五篇文章,而网站对文章投稿的审核比论坛严格得多。我先把在“柳泉茶座”论坛写的六七篇文章都投了过去,结果却一篇未中,全部被退了回来。这严重打击了我的信心,但同时也激起了我的斗志。在某次大学课堂上,我偷偷把一篇自我感觉还不错的文章进行了反复修改,直到确信写得比较完美后才再次投稿。这次终于审核通过了,也让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这个专业的文学网站上发表作品了。
   自那以后,大学课堂便成了我的“写作课堂”。每当有了灵感,我便趁上课时间先在纸上写下来,然后晚上下自习后跑去网吧,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将纸上的文字输入电脑里,最后投到网站上去。在正规文学网站投稿需要一个笔名,我给自己取了“随风小醉”这个名字,并一直沿用至今。
   自此,我在网上的写作爱好便一发不可收拾,从红袖添香到榕树下,从腾讯散文论坛再到我们学校自己的BBS,每一个平台都留下了我的文字。同时在这些平台上,我也结识了一大帮朋友,很多份友谊一直延续到现在,一晃竟相交二十年,实属不易。混学校BBS的那段时间,我们论坛里的管理层(我也是其中一员)还自费印了好多论坛宣传单到每个学生宿舍去发;同时还相约一起组织了几次论坛酒会。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为着共同的爱好一般正值青春年少的人聚到了一起。
   到了大四上学年,博客开始在网上盛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QQ空间成了腾讯博客,有了专门的文字推荐网站。于是,便将写作重心全部转移到了自己的QQ空间里来,并加入了腾讯博客在QQ群上建立的各种写作圈子。经过一段时间耕耘,我的QQ空间成了网红空间,每天来访的网友上万人。有几次课余时间,手机铃声响起拿起接听,不知是从哪个省打来电话的网友,也不知是从哪弄到我的手机号,一接通便听到电话那头在小声抽泣,边哭边说被我的某篇文章感动到了,弄得我哭笑不得。
   在QQ空间的写作习惯一直延续到我工作时。后来,我在公司有了专门的办公电脑,便不再需要去网吧写作了。我把QQ空间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将所有日常中的喜怒哀乐都用文字记录下来,留存在了空间里。看着每篇文章十几万的浏览量和下面众多的留言,心中既感动又自豪。同时,我每年都会在QQ空间写一篇《致来访的朋友》,这种习惯一直坚持了九年。直到2014年开始创业,才逐渐放下了笔端,在网络上停止了写作。不曾想这一封笔便是十年。十年后的今天,因为对写作的执念,已到不惑之年的我再次拿起笔触,试图用文字继续拾掇自己。
   我的业余生活非常单调,不抽烟、不喝酒,也很少出去聚会、应酬。平常唯二的爱好便是旅行和写作。由于工作原因旅行一直无法成行,唯有通过写作来丰盈内心。封笔的十年里,每当创业路上遇到波折,我总会打开电脑,就着QQ空间里的音乐,看看自己当年在网上留下的那些字符;从字里行间那些岁月的痕迹中,心情终于不再焦躁,逐渐平静下来。
  
   三、网络游戏时光
   如果说写作带来的瘾是温和而持久的话,那么网络游戏带来的瘾则是剧烈而爆发式的。网游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你瞬间完成角色转换,让你在虚拟世界中实现那些现实中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义气、胆识、理想、抱负,都能在这里得到验证。
   大一下学期,我们全寝室第一次接触网游,是一款名为“泡泡堂”的游戏。刚开始,我还提不起精神,但玩了一个星期后,技术逐渐娴熟,开始“入道”,变得兴奋起来。一下晚自习,我们就提着书本直奔网吧。那是一间位于回寝室路上的简陋网吧,机子相对破旧,每晚来的学生不多,但网速却首屈一指,这正合了我们网游爱好者的胃口。
   我们摆好阵营,根据寝室床铺摆放位置分组,六人分成两方,大战一触即发。哪方输了,哪方就负责第二天的早餐。这样的游戏持续了两个多月,我们乐此不疲。后来,随着技术越来越高,每次寝室“大战”时,旁边总围满了同校学生。我用余光扫到背后的人群,边玩边暗自得意,一股自豪感直冲云霄:“丫的!看我技术多牛!”
   到了大二,我又迷上了一款名为“冒险岛”的网络游戏。这是一款真正的角色扮演类网游,需要不断地打怪、升级,让自己的“身份”越来越高贵。犹记那些通宵达旦的夜晚,我们在蘑菇洞里通宵刷钱,拉着全工会的玩家去降别人人气,集体配合着打BOSS……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半年。白天上课,晚上隔三差五就通宵。每天在学校,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包括整个课堂上)心里想的都是网游。
   真正让我把写作都放下的是一款名为《剑侠情缘》的网络游戏。刚接触时,我简直欲罢不能,热血沸腾。这是一款大型国战类网游,上面有国家、有工会、有自由摆摊的集市;还有各种各样的关卡、副本。我每天跟着工会成员一起去打BOSS;去参加工会大战。大伙戴着耳麦,登上YY,由工会会长统一发号施令;在斗志昂扬的进攻乐曲中,我们一起奔赴战场!被杀趴下了,立马又从重生点跑回来,全体工会成员前仆后继,一次次往前冲锋。整个上网过程我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了游戏里。
   为了进入更高级别的工会,我开始了忘我的冲级之旅。一个星期去网吧通宵三四天,一上机就开始闭关练级,有时一整个晚上下来,手中的键盘、鼠标都没停歇。当然,网游也初步开启了我的经商头脑。在彻底了解了每一个职业属性、每一件装备的参数后,我开始有意花一部分时间去集市上的玩家摊位前转悠。一旦发现某件商品有漏可捡,便立马在世界发言栏里附上装备属性叫卖;待有人要买交完钱后,再把摊位里的物品买下来交给对方。靠着这种倒买倒卖的方式,我有幸成了游戏里的白领阶层(作为不花钱的游戏玩家,这实在是难能可贵)。有了财富支撑,我身上的装备也越来越好了!
   这款游戏占据了我一年多的课余时间,直至大四下学年意识到学习时间不多时,我才逐渐收手,准备进入职场。
   毕业工作后,我对网游的热情降低了许多,也少了那份学生时的冲动,多了一份节制。隔三差五晚上没有加班时,还是会跑去网吧,进入网游世界。只是网游已经转换成了我生活休闲的一部分,早已没了当年那般似乎着了魔的激情。平常登录上去,也只是跟工会里的家人一起聊聊天,打打怪,就像现实中的朋友一般聊起家长里短。偶尔碰上周末,大伙兴致来了,也会开启一场国战。此时我的身份已由学生时的工会成员变成了会长,由一个战场士兵变成了指挥者。决定工会大战的晚上,我会提前群发消息通知全体工会成员上YY。待到时间点到了,便打开激昂的音乐,开始喊麦指挥,布置各种阵型、战术。通过阅读大量战争历史书籍,我把好多现实中的战争模式也搬到了网上,独自研发出了很多工会战术,譬如一波流,蘑菇战,调虎离山计,围攻打援之类。一场战斗下来,精力透支严重,却也舒畅无比。
   2020年疫情时,身在老家湖北疫情重灾区的我被关在家里长达两个多月无法出门。百无聊赖之时,在手机应用里下载了款武侠类网游,酣畅淋漓地玩了个把月,过了一把青春的瘾。最后在闺女出生的前几天,在妻子嗔怪的言语下,我连忙卸了应用,陪着妻子去了医院生产。
  
   四、感谢网络
   在人的一生中,每一段时光都不可多得。无论它以何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命,都是值得追忆与珍惜的。当我们回首往昔,或许有部分旅程不是那么光彩夺目,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时光汇聚,才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如今,网络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手头一部手机,便可行天下事。对于零零后、一零后的孩子们而言,网络已不再是新奇之物。然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在那个思想和交通尚显滞后的年代,网络如同一股清泉,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特别感谢那段激情燃烧的网络时光,它是那么纯粹无暇,赋予我无尽的欢乐与自由。那段时光中的每一份记忆,每一个瞬间,都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镌刻在我的青春记忆中,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共 579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对于七零、八零后的人们而言,网吧,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魔力与回忆的地方。本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回顾了自己与网络结缘的点点滴滴,从初识网络的懵懂好奇,到网络文学时光的激情与坚持,再到网络游戏中沉迷与疯狂。每一步都充满了故事与回忆。在这段回忆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如何一步步走进网络的世界,从陌生到熟悉,从观望到参与,最终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份子。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网吧作为当时社交、娱乐、学习的新平台,如何深刻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那些关于QQ的初次体验、网络文学的创作热情、以及网络游戏中的团队合作,都是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也是许多人共同的记忆。文中写了为了申请QQ号码而通宵达旦,那种兴奋和期待,读者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网络文学之路也是充满了坎坷和坚持,从最初的投稿被拒,到后来的笔耕不辍,最终在各大文学网站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者的网络游戏时光也是让人热血沸腾的。从“泡泡堂”的欢乐,到“冒险岛”的冒险,再到“剑侠情缘”的国战,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激情。那种为了进入更高级别的工会而忘我冲级的精神,还有在集市上倒买倒卖的经商头脑,都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游戏的热爱和投入。文章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青涩、稚嫩的少年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人生的多彩。这篇文字,不仅是对个人青春岁月的怀念,更是对那个时代网络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网吧,作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它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珍藏。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走进那段充满欢笑与泪水的网络时光,感受那份纯真与激情,也思考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梦想的追求。好文,力荐品读!【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0200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2-01 06:18:32
  此文不仅写网络时代,更是写一个青春少年的成长史和社会的发展史。写出了那一代人共同的经历和感受,令人读罢,感慨万分。遥握问候,感谢投稿东篱,谨祝精彩纷呈!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01 09:22:46
  在激情燃烧的网络时光里走过青春,这是一代人的足迹。我的老师曾感慨,他赶上这个时代,但不懂得网络,不会开车,因为年龄,他只能报复性地喝茶,喝茶是那一代人的高雅。沉溺于网络,害了不少人的学业和事业,但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一定会从惊涛骇浪平息到波澜不惊。人通过网络,可以放大自己的世界。走过就是经历,经历就是财富,但愿这份人生财富可以助力。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2-01 09:37:49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不懂网络,不会开车,到沉迷网络,荒了学业、事业。是教训,也是人生经历的财富。文章有现实教育意义。拜读了!祝冬祺!
4 楼        文友:佳华        2024-12-01 13:39:06
  文字真实生动,写出了网络之于我们的种种,读来感觉我也可以按照老师的文字对号入座,大概不少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吧!
5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4-12-02 16:56:40
  小醉老师的上网经历可能我们很多人有同感,网络刚兴起的时候,对上网是那么痴迷。对于老师在红袖上写文章,我也在上面发表过300多篇,只是现在全消失了,之前我还写过一篇我与红袖的文章,与老师共勉
回复5 楼        文友:随风小醉        2024-12-02 19:52:26
  上次就是特意去找您那篇文章看了看,并做了回复!因为那是我们的青春啊!
6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6 08:35:03
  清晨拜读老师富含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那些激情燃烧的网络时光》散文,不禁再一次让我回忆起遥之远行的童年时光和过往岁月。对于七零、八零后的一代,我也有跟老师一样的痴迷网络,初识网络的懵懂,到网络创作的激情,再到网络游戏的疯狂。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