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萌芽作文 >> 短篇 >> 萌芽作文 >> 【萌芽】谁的尾巴掉了(童话)

精品 【萌芽】谁的尾巴掉了(童话)


作者:欧浩然 白丁,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发表时间:2024-12-01 16:33:15

阳光像金色的纱幔,轻轻柔柔地洒在翠绿的森林里,小兔子一蹦一跳,满脸喜气地招呼着好朋友们来林子里玩耍。嘿,你瞧呀,这边小兔子正兴高采烈地甩着彩色跳绳呢,那跳绳在空中“呼呼”地飞转,像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小兔子的脚丫子轻快得呀,就跟安了弹簧似的,蹦得可带劲啦。不远处,小猴子浑身是劲儿,篮球在它那双灵巧的手里,就仿佛被施了魔法的小精灵,“砰砰砰”地在地上蹦跶,左冲右突,一会儿来个超低的“钻地鼠”运球,一会儿又高高跃起,来个漂亮的“摘星灌篮”,惹得周围的小伙伴们拍着爪子,又是欢呼,又是尖叫。还有玩捉迷藏的小动物们呢,它们像一群机灵的小幽灵,在茂密的树林里东躲西藏,树叶被它们蹭得“沙沙沙”直响,就好像在帮它们保守秘密,掩护着小身子不被发现。森林里到处都回荡着欢声笑语,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突然,“哎呀呀,谁的尾巴掉了!”一声惊恐的大喊,像一道炸雷,打破了欢乐的气氛。小兔子耳朵“刷”地一下竖得直直的,眼睛瞪得像铜铃,后腿猛地一蹬,整个身子像火箭一样高高蹿起,在空中慌乱地扭转脑袋,眼睛紧紧盯着自己毛茸茸的短尾巴,嘴里还念叨着:“不是我的,不是我的呀!”小猴子反应也快,“嗖”地一下倒挂在树上,尾巴缠在树枝上晃悠着,脑袋像拨浪鼓似的左看右看,眼睛里满是好奇和疑惑。松鼠呢,正抱着大松果吃得津津有味,听到喊声,吓得松果都差点掉了,抱紧松果的同时,还不忘歪着脑袋,瞅瞅自己蓬松的大尾巴。
   大家一窝蜂地围过去,只见小狗正满脸慌张,眼睛死死盯着地上的一条尾巴,那尾巴孤零零地躺在草丛里,上面有着像茅草一样细细的小根,还带着一道道神秘的黑色条纹。小兔子小心翼翼地用爪子捡起尾巴,大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然后决定一起去解开这个“尾巴谜团”,帮它找到主人。
   它们先碰上了毛毛虫,毛毛虫正慢悠悠地在一片叶子上“散步”呢。小兔子眨巴着大眼睛,举着尾巴,轻声问道:“毛毛虫大哥,这是你的尾巴不?”毛毛虫抬了抬脑袋,晃了晃自己细细的身子,笑着说:“哎呀,这可不是我的尾巴哟,你们再去问问别的小伙伴吧!”大家只好继续往前走,又找到了小猪。小猪正躺在泥坑里,惬意地打着滚,浑身沾满了泥巴,像个小泥球。小狗心急地冲过去,把尾巴递到小猪跟前,大声问:“小猪,快看看,这是你的尾巴不?”小猪从泥坑里探出脑袋,瞅了瞅尾巴,甩了甩自己细细的小尾巴,哼哼着说:“这个尾巴可不是我的呀,你们往那边找找呗。”
   就这么一路问下来,可把大家累坏了,问了好多好多动物,还是没找到尾巴的主人,一个个脑袋都耷拉下来,像霜打的茄子。大家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绞尽脑汁地猜呀猜,可就是没个头绪。
   正打算放弃的时候,鸭妈妈迈着优雅的步子路过,瞧见了这条尾巴,“嘎嘎嘎”地笑了起来,说道:“我知道这是谁的尾巴,是小壁虎的呀!”大家一听,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跟灯泡通电似的,连忙撒腿去找小壁虎。
   小壁虎正躲在墙角边,探出个小脑袋,看到大家举着尾巴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小声说:“这确实是我的尾巴。”看着大家好奇的眼神,小壁虎挺了挺小胸脯,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之前我碰上了个大坏蛋,它张牙舞爪地要抓我,我呀,没办法,只能断尾逃生啦。我身体里可有神奇的细胞呢,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匠,日日夜夜地忙活着,慢慢就给我再建出一条新尾巴啦。”小动物们听得眼睛一眨不眨,嘴巴张得老大,满脸都是惊叹。
   尾巴的事儿弄清楚了,小壁虎红着脸,认真地说:“我以后肯定会好好保护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再也不粗心啦!”小动物们围坐在一起,小兔子热心地说:“小壁虎,你再给我们讲讲你遇到的好玩的事儿呗。”小壁虎笑着点点头,又讲起了自己在墙壁上“飞檐走壁”、和蚊虫斗智斗勇的故事,大家听得哈哈大笑,还互相拍着肩膀,约定以后都要小心保护自己,要是谁不小心,大家就一起帮忙提醒。森林里又响起了欢快的笑声,像一首动听的歌,在树林间悠悠回荡呢。
   作者:安庆市人民路小学405班欧浩然
  

共 16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童话佳作亮点纷呈,极具魅力。开篇便以生动鲜活的场景描绘惊艳读者,小兔子跳绳似“彩色跳绳划弧线,脚丫安弹簧”,小猴子玩篮球如“魔法小精灵左突右冲”,捉迷藏的小动物像“机灵小幽灵”借树叶掩护,勾勒出热闹欢快的森林游乐图,尽显丰富想象力,奠定活泼基调。“尾巴丢失”突发后,动物反应细腻逼真,小兔子胆小警觉、小猴子机灵、松鼠憨态,皆通过精准描写尽显特性,让情节顿生紧张感。情节架构上,波折起伏有序,从欢乐到意外,寻主遇挫至柳暗花明,揭开谜底后再添温馨互动,牢牢牵住读者好奇心。科普环节也毫不逊色,借小壁虎之口将断尾再生原理通俗道出,以“勤劳小工匠”喻细胞,巧妙融入且契合逻辑,寓教于乐。结尾处更是点睛之笔,小动物围坐分享、约定互助,升华主题,将“找尾巴”升华为传递友谊与自我保护意识,让森林重归欢笑,满溢温情,余韵悠长。【编辑:一文独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03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文独秀        2024-12-01 21:31:57
  写得不错,请继续加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