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预言变法失败与蔡京弄权(随笔)
第十九象 壬午 离下艮上 贲
图谶:一幅画:画面是像王冠一样的亭子,座落在一块大石板上。
谶曰:众人嚣嚣,尽入其室,百万雄师,头上一石。
颂曰:朝用奇谋又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圣叹曰:此象主神宗误用安石,引用群邪,致启边衅,用兵西北,丧师百万。熙宁初,王韶上平戎三策,安石惊为奇谋,力荐于神宗,致肇此祸。
第十九象的标题是贲卦。贲,卦名,全称叫“山火贲”。贲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二卦。贲卦的原意是贝壳的光泽。比喻为修饰、装饰之意。贲卦的卦象是亨通的象征,代表有小利而据之以往是可以的。图谶王冠一样的亭子座落在石板上,隐喻王安石。谶辞“众人嚣嚣,尽入其室”,嚣嚣,喧哗。这两句是说西夏大军喧闹嚷嚷着攻入宋朝疆域。“百万雄师,头上一石”,石,双关,明指石头,暗指王安石。这两句的意思是,宋朝虽有百万雄师,但因头上有王安石压着,所以打不了胜仗。颂辞“朝用奇谋又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意思是王韶上平戎三策,王安石见后,觉得是奇谋,就推荐给神宗。结果一试便败,搞得西北地区的人民因西夏入侵而流离失所。“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前句是说王安石被罢相时虽然还年轻(56岁),但政治上已经没市场了。春光老,比喻失势。后句说王安石后悔没有隐居不出。殿墀,宫殿的台阶。
王安石,字介甫,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家、改革家。仁宗时,他就上过改革意见书,但未被采纳。神宗继位后,急于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破格提拔王安石为重臣,让他实行变法。王安石变法使北宋局面有所改善。他任用熟悉西边情况的王韶,支持王韶收复了镇洮军(临洮)、和河(临夏)、洮(临潭)、岷(岷县)、叠(卓尼)、宕(宕昌)等五州之地,取得了北宋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但是,后来军事上也出现较大失利。公元1076年,由于神宗对改革动摇,王安石被迫辞去宰相职务。这一象就是预言王安石变法给社会带来危害这段历史的。不过,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段历史的真实性与“预言”所描述的情况差别较大,读者需认真辨析。
第二十象 癸未 离下乾上 同人
图谶:一幅画:画面是一汪水,水中长出一大一小两株菜。
谶曰:朝无光,日月盲,莫与京,终旁皇。
颂曰:父子同心并同道,中天日月手中物。奇云翻过北海头,凤阙龙廷生怛恻。
圣叹曰: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生,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
第二十象的标题是同人卦。同人,卦名,全称叫“天火同人”。同人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排在第十三卦。同人,有会同,含同,集聚的意思。这一卦预言蔡京父子集聚狐群狗党,把持朝政,祸国殃民。图谶,水面上两棵菜,,用的是谐音双关法,菜与蔡谐音,明指蔬菜之菜,暗指姓氏之蔡,这里指蔡京父子。谶辞“朝无光,日月盲”,前句中的光,双关,明指光亮之光,暗指司马光。后句隐喻,用自然界的日月晦盲,隐喻政治上的黑暗。“莫与京,终旁皇”,旁皇,即彷徨,是徘徊不前,无所适从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把权交给蔡京,不然他会把国家搞得暗无天日。颂辞“父子同心并同道”,指蔡京父子臭味相投。“中天日月手中物”,指蔡京父子玩弄宋徽宗于股掌之中。“奇云翻过北海头”,奇云,即金兵;北海,即渤海。预言金兵南下,要经过渤海地区。“凤阙龙廷生怛恻”,凤阙龙廷,指北宋朝廷;怛恻,即忧虑。这句是说,金兵兵临城下,北宋群臣忧惧万分,最终被金兵所灭,宋徽宗和宋钦宗都被金兵掳去。
王安石变法,遭到司马光的反对,所以被贬。宋哲宗赵煦继位后,起用司马光,尽废新法。但徽宗继位后,又重用改革派,重新启用新法。但这时的新法已经变质了。例如方田均税法,本来是要把大地主隐瞒的土地测量出来摊派赋税,但量的结果是地主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而无地或地少的农民,他们的土地却越量越多,赋税反而加重到农民身上了。蔡京、蔡攸父子,为了迎合皇帝的心意,打着王安石变法改革的旗号,干着剥削压迫农民的勾当。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诱导徽宗巡游嬉戏,享受太平。结果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徽宗慌忙传位于儿子钦宗,自己逃往南方。谁知金人去后复来,一举攻克汴京,俘虏徽、钦二宗而去。这一象预言的是北宋末年蔡京父子乱政的历史,无不应验。
原创首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