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雪】抉择(情感小说)
1979年的盛夏,那是多年来未见的盛署季火红的太阳,就象一盆熊熊燃烧的大火盆,把火红的烈焰,全部倾倒向人间。绿色的桩稼,默默地低下了头,荒野里的小草,也无精打采的弯下了腰。村子里护院的大黑狗躲在大树的荫凉下,吐出来了舌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一个低矮的茅草屋里,赤着双膊、年近30的汉子刘晓东,曾是66届高三毕业生,差一点迈进大学门槛的优秀学子,由于那场轰轰烈烈的大运动,变成了为人不齿的黑五类子女。他的父母均是高级知识分子,就因为历史上的一些问题,都被下放到了五七干校。刘晓东做为知识青年,来到了这个远离城市的深山老林边的一个小村子里,由于自身特殊的身份招工、考学均无望,他终于狠下心来,与一个农村姑娘孙晶姝,共同组成了家庭,並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看着一贫如洗的家庭和年轻瘦弱的妻子,一种愧疚突然袭上了心头,堂堂的五尺汉子,沒有为自己的妻女带来幸福,反倒让她们整日受着贫苦生活的熬煎。他决心从今天开始振作起来,为自己的妻女的幸福努力奋斗一番。他在生产队里担任仓库保员,要想改变现状,还是因前天接到的来自京城的一位老师的信想到的。“晶姝,你收拾一下,带几个口袋,咱们去山里一趟,"“干什么去呀?"妻子奇怪的看着自己的丈夫,不知道他今天要玩什么花样。“你不用管,只管跟着我走就行。”于是夫妻二人,每个人都拿了一把镰刀,又拿了几个布口袋,向山上走去。
一会儿的功夫,崎岖的山路就让二人汗透了衣衫,前边的树林愈来愈密,山路也愈来愈难走,妻子孙晶姝突然意识到,这似乎是向令人闻名丧胆的老鹰嘴方向走去,她的眼神中顿时浮现出一絲惊恐万状的颜色。刘晓东笑着点点头,“怎么,害怕了,"孙晶姝死死地拉着刘晓东的胳膊,“晓东,老鹰嘴绝对是不能去,那个地方闹鬼。"老鹰嘴是雷火山最吓人的地方,必须要穿过一个狹窄的山洞,才能到达那个地方。曾经传出过各种各样的可怕的故事。比如人要穿过山洞时,会被鬼上身,渾身无法动弹,甚至会一命呜呼,即使侥幸逃出,也会大病一场。有时候还能听见砍杀的声音,特别是到了晚上,砍杀声震天,就在破四旧的时候,进去的人也无一人逃出。刘晓东态度坚决,执意前往,孙晶姝都要急哭了,拉着刘晓东的胳膊,说什么也不让进去。刘晓东只得耐心的向她讲解起来。所谓的鬼上身,就是山洞里积聚了太多的瘴气,雷火山下面有煤矿,老鹰嘴山洞里也有煤炭,伴随着煤炭的瘴气叫瓦斯,人一旦吸进瘴气,就中了毒自然动弹不得,运气好及时通风就能活过来,运气不好就被瓦斯熏死了。什么鬼上身,那纯是胡说八道。”“那砍杀声是怎么回事?"刘晓东又耐心的解答:“那是因为老鹰嘴的煤炭,伴随着一些磁石,当年这里发生过战争,还是在雷雨天,战争的声音通过雷电,被刻进了磁石里,等到再打雷下雨的时候,这里的磁石就象录音带一样,把当年的声音,又给放了出来。”“那山洞里有瘴气,你也进不去呀,”刘晓东笑道:“我为什么选择了今天,就是因为昨天刚下了一场雨,再加上今天是东南风,山风顺着山洞吹进去,积聚的瓦散了,所以今天进老鹰嘴,最合适了。”刘晓东已经等三天了,总算是等到了东南风,自然不能错过这个好时候,出门的时候就准备大干一场。
进了山洞里,孙晶姝仔细地闻了闻,“晓东,真好象沒有啥味,”山洞约摸着有几十米长,内部有许多小的分支,这些地方,风灌不进去,所以即使是东南风天,也不能进去,不然就熏死在里边了。走过山洞,眼前的景象随之豁然开朗起来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湖泊,老鹰嘴内部如同一个葫芦肚子,相当的开阔,因为山洞里的瓦斯的存在,普通的动物都进不去,周边的山壁又陡峭难行,反倒成了鳥类的天堂。各种水鳥在这里聚集,享受着大自然给它们造就的栖息天堂。一眼望去,湖泊中彩羽游动,野鸭,鸳鸯,鸬鹚,黑水鸡,草丛里叫声清脆的野鸡,太美了,要是能抓几只就开荤了。刘晓东下意识的擦了擦嘴角的口水,随即将带来的口袋展开,领着孙晶姝,顺着湖边的水草开始摸索,用手臂手肘推开芦苇丛。
(二)
身前不远处一群野鸭子呼啦一声飞来,显然被二人的动作给惊到了。刘晓东突然脚下加快速度,带着孙晶姝穿过芦苇丛,很快就看到一片稀疏的芦苇丛,而里边有大量的野鸭坐窝的痕迹。孙晶姝眼前一亮,终于知道了刘晓东找的是什么东西了,原来是这一片的野鸭蛋。椭圆形的野鸭蛋,白里透着青色,看着就让人心里喜欢。一颗颗的野鸭蛋,被二人装进口袋里,不一会儿的功夫,袋子就被装的滿满的,大片的芦苇荡里,野鸭、水鳥简直成灾了,随便趟开一片,就有大量的野鸭栖息,这个老鹰嘴真是一片桃花源一样的地方!收拾好袋子,二人准备回家了,刚往岸边走了几步,孙晶姝突然惊叫起来,“蛇——”孙晶姝声音里带着一徐惧怕,一只手下意识的拽着刘晓东的手臂。
“在哪呢?"刘晓东也吓了一跳,赶紧向四周扫视,最后跟着孙晶姝的手指看去,“哎呀,傻老婆,那哪是蛇呀,这是老鳖呀,”刘晓东眼中精光大放,只见一只至少有五,六斤的大老鳖,趴在岸边。大半身体趴在水里,只露出一个头,所以孙晶姝才看错了。“拿来袋子吧,”刘晓东自己轻手轻脚走过去,一把将大老鳖按住,“老婆,咱们运气真不错,”刘晓东哈哈大笑起来,这么大的老鳖可不容易抓到,这个大老鳖,被刘晓东按住后盖后,立即发动反击,扭动着脖子想咬人,可惜刘晓东抓大老鳖的动作十分讲究,正是大老鳖攻击的死角,任它怎么扭动,都够不着刘晓东。“谢谢老天爷,给我们这么好的礼物。”刘晓东哈哈大笑起来,随后把老鳖装进袋子里。二个嘻笑颜开的走出老鹰嘴,二人回到家里,把三个袋子装在手推车上,就往城里走去。从家里往公社去,需要走20多里地,二人结伴而行,就不觉得累,到了公社已经是三点钟了,刘晓东不想在市场上浪费时间,他直接就奔味香楼去。二人拉着推车,站在门口,很快就引起了味香楼里的注意。“你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堵住了我们饭店的门口?"刘晓东一幅憨憨的模样,“大哥,我们这里有一些食品,想要卖给你们……”
“什么好东西,我看看。”
“是正宗的野鸭蛋,你看吧,”刘晓东赶紧揭开手推车上的稻草,露出上面带着青色的野鸭蛋,然后道:“这是正宗的野鸭蛋,”“谁能证明是野鸭蛋?”
“那还不好为,你拿来一个家里的鸭蛋。一对比不就看清楚了吗,”后厨马上拿来了两只碗和一个鸭蛋。两只鸭蛋一对比,颜色立刻分的很清楚,而且野鸭蛋明显比家养的鸭子的蛋重的多。刘晓东笑着说:“野鸭每天吃的都是野生的小魚小虾,营养充足,下的蛋品质肯定会更好,说着刘晓东拿过来一只碗,将一只野鸭蛋打开,蛋清,蛋黄都流入碗中,那个蛋黄都接近红色了,之后又将那只后厨拿来的鸭蛋打开,鸭蛋的蛋黄呈现淡黄色,二者一对比,真是天壤之别。看到这里,飯店的经理突然问道:“你的鸭蛋是从哪里来的?”“老鹰嘴,”刘晓东也不隐瞒,如实回答,那个经理一怔,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刘晓东。附近的人谁不知道,老鹰嘴有多么危险,这些年不是没有人尝试进去,但出事的人太多了,慢慢的就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禁地,“你怎么敢去那种地方,太危险了。”
刘晓东笑道:“沒办法,家里太穷了,总得想法子挣钱,大哥,这野鸭蛋你们要不要?这可是咱们这里独一份的好东西。”那个经理被刘晓东说的心动了,便问道:“那你这个鸭蛋什么价?"刘晓东想了一下,然后说:"供销社里的鸡蛋一元四角捌分一斤,我这个是野鸭蛋,五毛一个怎么样?"经理瞪大了眼睛,“一个五毛,你这个是金蛋哪!”刘晓东立即说道:“我这不是金蛋,可是拿命換来的,整个地区你根本就买不到我这样的鸭蛋,物以稀为贵。”那个经理忍俊不禁,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五毛一个,我都要了。”刘晓东一听,马上开始卸货,除了碎掉的,还剩下112个。“大哥还有112个,总共56元钱。”刘晓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着那个经理说。“行,马上就给你拿钱,”那个经理说,同时目光扫到车上的那个鼓鼓的袋子说:“那里边还有什么?"“那个呀,“刘晓东还沒来得及说,就见经理快跑过去,把袋子打开,刘晓东赶紧说:“别打开……”,说时迟那时快,经理已经把袋打开,还伸头往里面看呢。
“唉呀!”只听见一声惨叫,布口袋里面的大老鳖被惊,一口咬住了那个经理。经理虽然闪得快,但是耳朵还是被大老鳖死死地咬住了。“呵呵呵,救命啊,蛇,我被蛇咬住了,”刘晓东一脸无奈,赶过来的几个服务员急忙上去要拽,刘晓东急忙说道,“这不是蛇,是大老鳖,生拽的话,他的耳朵就保不住了。”经理被大老鱉咬住耳朵,叫的那叫一个惨,旁边的人下意识去拽,被刘晓东喝止住,“别拽,老鳖这东西咬住就不松口,你们要是不想要他留下这只耳朵,那就拽。”听刘晓东这么一说,原来准备上手的几个人都懞住了,一时间都不敢动弹了。只能听着那个经理在惨叫,一个人大声喊道:“快拿刀来,把鳖头砍下来,”“砍了也沒用,这玩意死了照样咬住不松口,听我的,端盆水来,要深一点。”刘晓东说道,围观的人面面相觑。很快一大盆水就被端来了,刘晓东对唉呦叫个不停的经理说:“别叫了,等下别乱动,”说罢将大老鱉的身体,放入水盆里,然后压着经理的脑袋往下。经理是欲哭无泪,就在所有的人都默默看着的时候,大老鱉忽然一松口,放开了经理的耳朵,将它的脑袋缩了回去。“哎呀,我的妈呀,”经理捂着自己的耳朵,哭丧着脸喊道。过了好半天,经理才恢复过来,看着这只大鱉说道:“这个大鱉我也要了,平时不多见,尤其是这么大的一只。”刘晓东突然说道:“实话实说,啥价格我也不知道,干脆送你了。“刘晓东憨笑着说,那个经理一怔,随即说道:“你还挺大气的呀,不给钱可不行,”“那你看着给吧,”那个经理一算,野鸭蛋就60多元钱,再加上老鳖,“我就给你凑一百元钱吧,”刘晓东很意外,一个老鳖30多元钱,这个价格确实不低,就是拿去水产公司,也就是十元钱吧,“好的,那就按10O元钱算,”随即让人拿来了一百元钱,递给了刘晓东。刘晓东收好了钱,同妻子一同离开了饭店的。孙晶姝高兴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内心里充满了欢乐,这个男人自己沒有找错,能够为家里想法赚钱,真是好样的。
“完事了,我们可以回家了,”“还不行,家里已经沒有多少粮食了,我们必须去供销社一趟。”二人转头又奔供销社去了。在供销社里,刘晓东毫不犹豫的用高价买了30斤大米,另外又买了五斤猪肉,准备借此机会改善一下全家的伙食。全家人己经近一年时间没有闻过猪肉的香味了。“这回该回家了吧?"妻子在身边高兴的说道,“还不行,还有件大事沒有办。前几天刘晓东收到了来自北京的工业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高永生的来信,谈到我国已经打开了大门,各种科技信息及先进的器械,全部拥向了我们国内,虽然信息很多,但却缺乏翻译人才,高永生在信中劝刘晓东,一定要去大型的新华书店,联系一下。“我还想去县里找点活干,多赚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好的,你多注意点,我就先回家了。”“我要去三天,找到了活儿就回家。”
“行,你安心的去吧。"孙晶姝推着车向家里走去。
(三丿
刘晓东乘公交车到了县城,很快就找到了新华书店,他的心情突然间莫名的好了起来。书店里除了一个中年人,再沒有其他人,看到刘晓东进店来,那个中年人随即问道:“同志,你是要买书吗?”“不是,我是想要接一些翻译的活儿,不知道可以吗?”刘晓东所想的赚钱的方法,就是做翻译,当时的中国,不管是科学技朮,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为了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就不得不大量的翻译外文资料和书籍。但国内的翻译人才异常的缺乏,一边是有限的翻译人才,另一边是大量的待翻译的作品。供需关系严重不平衡,这就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无法及时翻译外文资料,从而导致科研受阻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翻译人实在是太缺乏了,国家不得不把一部分不是很重要的刊物,下发到各省市,让他们寻找合适的人员,进行有偿的翻译。听到刘晓东的话,中年人眼睛一亮,急忙问道:"我是书店负责人王青仁,你懂外语吗?”“嗯,我懂一点儿,”“请问,你懂那一国语言?”"英语,”“英语,好呵,咱们国家现在最缺的就是懂英语的人才。不过你想接翻译英语的活儿,我还得检查一下你的水平。”“好的,”随后王青仁从一旁的抽屉里,拿出两张写滿英文的纸,递到了刘晓东的面前,“你看看这篇文章,你需要多长时间能翻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