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家】七律·颂林公忠平王组诗(古韵八首)
摘要:走进那片被岁月雕刻的画卷——福建周宁县杉洋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座名为林公忠平王祖殿的建筑,如同一颗明珠镶嵌于群山之中,仿佛告诉每一位来访者:“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林公名祖亘,林公从小饱读文史诗书,精通药方制剂。治病救人,因普救众生而被乡众尊为神医因而远近闻名。林公的一生,是顽强奋斗的一生,是爱民护民的一生,是功德卓越的一生。明正德八年(1513年),杉洋村村民集资兴建林公忠平王祖殿。500多年来,林公忠平王祖殿香火日盛,延续至今已遍及闽东全境,并远播至南平、温州、福州、台湾及新加坡等地。
一
人生多舛未言哀,幼失双亲苦命孩。
起步平凡循大道,善传德义守良才。
师承名士威名就,卓著功成史册裁。
奋斗留痕惊世路,精神永耀后人来。
二
天下英雄数万千,书生智勇护桑田。
虎狼肆虐民生苦,祖亘驱邪战火燃。
猎兽除灾惊浩宇,保家卫境谱宏篇。
英风浩气长传颂,正义之光永照川。
三(新韵)
倭贼扰境祸苍生,林氏齐心举义旌。
血雨腥风何所惧,刀光剑影勇前行。
忠平旗号军威壮,护佑神灵战鼓鸣。
赫赫功勋铭史册,英魂不朽永留名。
四
草履行途岁月迢,刀耕绿野皱难消。
凤凰妈祖男神像,临水花娘天地飘。
山里歌声情梦处,林公威德入云遥。
元宵火把询前路,正义长留世代昭。
五
正月杉洋初五日,春风和煦沐林公。
阳光霞帔赐高格,文旅盛装聚景中。
万户接神锣鼓响,烛光摇曳彩旗红。
人声鼎沸乐章奏,大爱无边躯疫功。
六
林公殿外柏枯存,屹立无凋一树根。
刮屑留皮治旧病,曝身待助守残魂。
新枝翠影添知己,老干苍颜诉世痕。
岁月悠悠灵秀在,红尘仙骨照乾坤。
七
善因生善果,勇毅荡邪魔。
忠义千秋颂,威灵万众歌。
非遗承美誉,护佑暖心窝。
大殿威严立,仁风永世和。
八 浣溪沙
海峡风狂浪涌惊,林公发力护苍生。助威海晏施琅清。
后裔比干宗族聚,琴心剑胆汉畲情。詹侯陈裔共芳名。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这组诗词,犹如一部气势恢宏的英雄史诗,生动勾勒出林公的传奇一生与不朽功绩,字里行间满是崇敬,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与精神价值。开篇从林公坎坷身世写起,“人生多舛未言哀,幼失双亲苦命孩”,寥寥数语,便立起一个坚毅不拔的人物形象,即便起点艰难,却怀揣赤诚,踏上逐光大道,彰显平凡中的伟大。成长路上,师承贤能、功成名就,奋斗历程惊心动魄,为后人铺就励志之路。当中几首直面动荡时局,外敌入侵、民生疾苦,林公率众人奋起反抗。“倭贼扰境祸苍生,林氏齐心举义旌”,无畏生死、冲锋在前,以血肉之躯捍卫家园,赫赫战功铸进史册,尽显英雄本色与民族气节,这般事迹在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民俗风情也是诗中亮点,正月迎神、林公殿盛景,“正月杉洋初五日,春风和煦沐林公”,锣鼓喧天、烛光摇曳,凸显民间对林公的虔诚敬仰;还有治病传说、非遗传承,让林公形象更接地气,融入百姓生活日常。总体来说,整篇文章用词讲究、韵律考究,是诗词的艺术魅力所在;背后蕴含的忠义、勇毅精神,更是直击灵魂。它不仅是文学佳作,更是传承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时刻提醒后人铭记先辈功绩,汲取奋进力量,怀揣正义与善良,无畏前路崎岖,砥砺前行,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70004】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4-12-05 07:53:31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期待更多精彩,祝愉悦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婉影 2024-12-05 09:47:32
感谢王先生倾情编辑,精湛文笔,感佩才情,辛苦了,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婉影 2024-12-05 09:48:41
谢谢社长光临点评鼓励!遥祝冬安!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