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坚守,该有多么的重要(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坚守,该有多么的重要(散文)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3发表时间:2024-12-05 15:23:37


   2012年8月,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于贵州省贵阳市丽豪酒店举行的中国国土资源作协四届六次主席团会议的同时,举行了第二届中国国土资源作协宝石文学奖新人奖(2008-2011)颁奖典礼,颁奖活动由中国国土资源作协主办,贵州省地矿局、贵州省作协协办,共有20名作者获奖,另有10名作者获提名奖。颁奖会上,获奖作者发表了获奖感言。之后举行了国土资源文化座谈会,获奖作者与贵州省作家就国土资源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国土部办公厅、贵州省作协、贵州省国土厅、贵州省地矿局的领导到会祝贺。获此次宝石新人奖的中国国土资源作家有安勇、邹蓉、赵福海、刘光富、陈武、提云积、王玮、汪洋、刘卫、魏连春、郭淑珍、刘能英等,都是国土资源系统具有创作实力的作家。
   在这次会议之前,作协秘书处安排我对获宝石文学奖新人奖的四川籍女作家邹蓉的小说《王老者》进行点评。
   邹蓉是一位70后的年轻女作者,已经写过不少小说作品,并于2011年11月,由黄河出版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21万字的长篇小说《飘来飘去11月》,应该说她是个很用功很有特点的作家,遗憾的是她的作品我一直没有怎么关注。这次要我进行点评的短篇小说《王老者》,是发表在2011年8月出版的第五卷《大地文学》上。接到了徐峙副秘书长的电话后,我立刻找到了这一期大地文学,认真阅读了邹蓉的这篇作品,并先后两次与远在四川的邹蓉通了电话,与她进行了一些交谈,了解到她原籍在四川雅安,后来因工作需要迁至成都。写小说《王老者》,是她对家乡雅安那片土地的一种深情的怀恋。而且她还在电话里告诉我说,她时不时与家人和孩子一起,开车回到雅安,或到成都郊区,去体验乡村生活,寻找童年生活的记忆。这几次电话沟通和交流,包括邹蓉小说中的那些关于农村生活的具体回忆和描述,勾起了我的乡情。我的家乡在东北的松嫩大平原上,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有我青少年美好的生活记忆,大概乡情浓重的人,都有一种化不开的恋乡情结,我在离开故乡5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回故乡50多次,故乡始终在我的眼前,故乡始终在我的心中。
   由于我们都有着对故乡对农村生活深刻的体验,并且都是对乡情顽强坚守的人,我的评论一下子就找到了主题思想和支撑点。于是,我在两天内便完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题为《顽强的坚守---邹蓉短篇小说<王老者>读后》的文学评论。评论文章中我从一个老者对故土的顽强坚守、游子对乡情的顽强坚守和作家对创作个性的顽强坚守等三个方面,对这篇小说以及作者的创作个性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同时也提出两点具体建议。我的这篇评论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也得到了作者邹蓉的认可。这篇评论文章后来收入我2013年出版的散文集《沃野新歌》中了。
   那次会议后不到一个月,邹蓉被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推荐参加了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中青年高级研讨班学习。在学习期间,她把自己出版的长篇小说《飘来飘去11月》寄给了我。我读着她的这部长篇,觉得我先前的评论写对了,邹蓉的确是一个非常善于写小情节的作家,一般人看来根本没有什么可写的情节,在她笔下总是有话可说且说个没完,不仅不让人觉厌烦,而且还让人觉得生动细腻动人心弦。其实,这才是小说高手的能耐。
   那次会议还安排了采风活动,即去贵州北部的遵义,参观了遵义会议的会址,同时到贵州地质院与领导和职工座谈,到遵义106地质队采访。那次采风,我没有写什么东西,只是写了一副楹联,是赞扬贵州地质调查院的。这个院的干部职工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开展地质调查,出生入死,事绩生动感人。贵州地质调查院,有180多名员工,从2000年至2012年的13年中,他们调动全院一半以上的技术力量,由院长和书记带队,登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开展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项目,期间,他们在“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鼓舞下,战胜强烈的高原反应,战胜无路可走的艰险,战胜高原的风雪严寒,战胜那些断壁悬崖,战胜无数次雪盲迷路等一系列生死考验,完成了一批重大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家在青藏高原的那些地方没有测绘图的空白。当我们从多媒体中看到测绘现场,技术员黄勇等迷路几天时间,在生命垂危时刻被找回来时,大家对地质工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况且正在介绍情况的那个人就是死里逃生的黄勇,感动得有些人泪流满面。曾经在青藏高原参加十几年地质调查工作的中国国土资源作协原主席、年近70的常江老人家更是激动无比老泪纵横。
   在当场的感人气氛里,我当即琢磨出一副对联,内容是:
   昔日勘测贵州,地调成果始获佳绩;
   今朝进军青藏,高原项目再创辉煌。
   我虽然也写过一些对联,但是算不得成手,也不大懂得对联的特点和规律,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而已。
  

共 19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修成国先生的散文《坚守,该有多么的重要》,除了作者本人也是坚守者之外,在文中介绍了两批坚守者。一个是获宝石文学奖新人奖的四川籍女作家邹蓉,一个是遵义106地质队。他们的感人事迹去原文中查找。坚守信念,努力创作,是一个合格的作家的精神写照。致敬坚守者!【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4-12-05 15:29:22
  单纯的文化创作者还好点,地质勘探才更还是苦累,尤其在青藏高原上,体力、意志力、高原反应,都是一种考验。坚守在这样的岗位上,才是一种勇敢与智慧的化身。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