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预言三杨执政与英宗复辟(随笔)
第二十九象 壬辰 巽下震上 恒
图谶:一幅画:画面是并列三棵树。
谶曰:枝发厥荣,为国之栋,皋皋熙熙,康乐利众。
颂曰:一枝向北一枝东,又有南枝种亦同。宇内同歌贤母德,真有三代之遗风。
圣叹曰:此象主宣宗时张太后用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能使天下又安,希风三代,此一治也。时人称士奇为西杨,溥为南杨,荣为东杨。
第二十九象的标题是恒卦。恒,卦名,全称为“雷风恒”。恒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排在第三十二卦。恒卦是恒久、长远的意思。巽,代表长女,震,代表长男。女在男下,男尊女卑,代表夫妻常道,所以命名曰“恒”。这里预示三杨时代,虽无大功伟业,但坚持常道,教化民风,可比历史上的尧舜禹三代。图谶中的三棵树,应是三棵杨树,指代杨士奇、杨浦、杨荣三人。谶辞“枝发厥荣,为国之栋”意思是三杨枝繁叶茂,必将成为国家栋粱。“皋皋熙熙,康乐利众”,皋,水边高地;熙,光明兴盛。形容三杨治理天下山水分明,光明正大,人心舒畅,民众得利。颂辞“一枝向北一枝东,又有南枝种亦同”,一枝,即一棵杨树。这里用的是双关,明指杨树,实指姓杨的人。向北的“北”字有误,向“西”就对了。西杨杨士奇,东杨杨浦,南杨杨荣。“种亦同”,即南枝也是杨树。“宇内同歌贤母德”,贤母,指张太后。英宗初立时年幼,张太后临朝,重用三杨,天下大治。圣叹说是宣宗时期,显然有误。“真有三代之遗风”,三代,指尧舜禹三代,这三代是有名的德治年代。意思是在张太后执政时期具有三代遗风。
宣宗帝驾崩后,英宗立,时年九岁,由其母张太后临朝听政,任命三杨为辅佐大臣兼大学士,治理天下。三人在主幼国疑时刻,联袂执政,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第二十九象就是预言这段历史的,全都应验了。
第三十象 癸巳 巽下坤上 升
图谶:一幅画:画面是一块石头,旁边站着一只老虎。
谶曰:半圭半林,合则生变,石亦有灵,生荣死贱。
颂曰: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圣叹曰:此象主张太后崩,权归王振,致有乜先之患。其后上皇复辟,石亨自诩有功,卒以恣横伏诛,此一乱也。
第三十象的标题是升卦。升,卦名,全称为“地风升”。升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排在第四十六卦。升卦是上升的意思。“巽”和“坤”都有顺的含义,所以上升时很顺利,更通达。这一卦预言英宗复辟,重升宝座。图谶中的石头,这里用的是借代,用石头指代石亨;虎,用的是隐喻,虎为山中之王,这里隐喻王振。谶辞“半圭半林,合则生变”,这里用的是拆字法。圭半是土,林半是木,合起来是地名土木堡。这里预言土木堡之变。“石亦有灵,生荣死贱”,石,即石亨。他在英宗从瓦剌放回后,发动政变,为英宗复位,立下大功;但其自侍功高,目中无人,被英宗诛杀。所以说他“生荣死贱”。颂辞“缺一不成也占先”,这里用的是拆字法,“也”缺一是个“乜”字,即乜先。“六龙亲御到胡边”,指英宗亲自出征到蒙古瓦剌部。“天心复见人心顺”,这里用的是双关,一指英宗复辟顺应人心,一指“天顺”年号。英宗第一次继位时年号为正统。“相克相生马不前”,指土木堡事变,英宗被俘。木克土,土与木是相克关系;相克相生,是合成词偏用,重在相克。
英宗继位,年仅九岁,有太后临朝,三杨辅政,天下太平。太后和三杨相继谢世,大权落于宦官王振之手,他整天诱导英宗巡幸游玩,不问政事。蒙古瓦剌部首领乜先率兵内犯,王振让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遇到瓦剌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乜先率众直捣北京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于谦等大臣果断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为帝,史称景帝。乜先见无利可图,就放了英宗。景帝称英宗为太上皇。景泰八年,景帝病重,石亨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拥立英宗复辟,景帝犹愤而死。石亨居功自傲,被英宗处死。第三十象预言的就是这段历史的。无不应验。
原创首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