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大圣故里花果山(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奖】大圣故里花果山(散文)


作者:竹青 布衣,27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5发表时间:2024-12-11 16:13:03

彬州市城西五公里的水帘村,沿着原312国道路边的红砂岩石捱旁有个名叫花果山的景区。传说当年唐玄藏西天取经的时候曾途经这里,后人便依附“西游”故事,把这里称为孙悟空的故乡,并在此塑造了西游人物,传西游故事。
   进入景区内,院子里很清静,景区很小,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几乎没有看到一个游客。游客中心的管理人员见我们进来,提示我们买门票,门票不贵挺便宜的,每张10元,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收门票。因为景区在路边依石捱而建,怪石突兀嶙峋,山隙奇特陡峭,即使不要门票,这老年人也上不去。
   在景区院子里靠石捱旁有一架天梯,是最早的时候上花果山石堡的唯一通道,这架天梯不知道是什么木头做的,因为年久失修,已经腐朽了。
   我们顺着提示箭头从景区的另外一条道上沿着峭壁旁开凿的石台阶往上走,台阶上的石头不是很平坦,有点坑坑洼洼参差不齐,每一个台阶似乎都记载着这里曾经过往的历史,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每走一步都像是在与时光对话,抚摸着刻满时间痕迹斑驳的石块,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石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眼前这个花果山和吴承恩笔下的花果山大有区别,没有像门帘一样的瀑布,没有看到一只猴子,石壁上有好几个石窟,其中一个石窟里面供奉着西游人物师徒四人的塑像。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手拿着金箍噜棒的孙悟空,长嘴大耳朵呆萌可爱的猪八戒,身披袈裟面容清秀的唐僧和忠厚老实任劳任怨挑着担子的沙和尚,这些塑像唯妙唯肖,十分逼真,神情状态和电视剧里面饰演的一模一样。
   在石壁最上面的石窟大殿里供奉的是花果山的主神“斗战胜佛”齐天大圣孙悟空。当年悟空和师弟猪八戒、沙和尚护佑唐僧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功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在清朝的时候人们就在此洞为它塑了像,成为当地群众的主要崇拜和祭祀对象,主要原因是孙悟空能保佑农业的好收成。彬县地处渭北旱源,一般旱多雨少,每当天旱多雨的时候,当地的村民就跪拜在花果山下孙大圣的像前,祈求下雨,而且每次都是有求必应,所以当地群众特别信奉孙大圣,为了表示尊敬,当地群众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尊称为“大圣爷”。
   要想上到最上面的石窟大殿见到大圣爷,唯一一条途径就是要穿过一条狭窄的石缝,从一个又窄又陡的木阶梯爬上去,然后再从一个只能容纳一个人上去的四方口爬上去,才能到达上面的石窟大殿,看到上面的风景。阶梯很陡,有点犯难,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迈开步子,双手抓着两边的铁链子,两腿发抖的战战兢兢的总算爬了上去,上面虽然不是什么山清水秀绿树怀抱,鸟声啼啼,但是视野却很宽阔,眼前的水帘村中间的原312国道和对面远处泾河北面的河滩尽收眼底。
   走进石窟大殿,虽然是5月份,但是里面凉飕飕的,非常宽敞幽静,大约有两米多高,二十多个平方米,正中间供奉有一尊铁制的孙悟空塑像,真人般大小,大圣爷身穿战袍,火眼金睛,威风凛凛神气十足,面部表情森煞,可畏可敬,我也毕恭毕敬的对着大圣爷拜了三拜。
   史料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这里就有这些石窟群,号称“九曲十八洞”,是以前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在石壁上凿了这些洞用来屯粮食和躲避兵匪,花果山石窟山体中空、洞窟上下贯通。从外面看似乎是一个平面,走入其中,才发现里面洞洞相通,别有洞天,犹如迷宫,走进洞中,明暗变幻,给人一种幽深空灵的感觉。
   除过在这个大殿石窟里供奉的大圣爷,其他七八个洞里面还有陪侍的神仙,有把门的黑虎灵官,有千手观音、有药王、有五路星君、还有送子娘娘,据说这里的送子娘娘也挺灵验,生的孩子和孙大圣一样机智勇敢、聪明伶俐。
   在花果山上的石壁上凿有许多像灯头一样大小的石窝,大概有两千多个。带着好奇问了景区的管理人员,原来这些石窝叫“灯山石窝”是在每年举行灯山会时点灯用的。虽然我们县城离彬县也不远,但是我一直没有听说过这里每年还有灯会。
   管理人员说每年正月十五点灯山是这里的民俗文化。每年的元霄节前三天,当地群众都要在石窝里放上盛有清油的碗,加捻点燃露天石窟的上千盏清油灯,连明三天,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正月十五日晚,点灯仪式达到高潮,花果山上灯火通明,百里可见,点燃的两千多个油灯,依次构成寺院、雷峰塔、北斗七星、轿顶、牌楼等图案,有“灯山奇观,”之称,被誉为天上人间,非常的壮观。这灯山会有干年历史了,2014年11月11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据明代《邠州志》记载,灯山会在唐代贞观年间已经兴盛,明代在原有灯山基础上整修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明清当地民间形成孙悟空祭拜活动。灯山会自古具有稳定的灯山会组织,按照村民居住顺序轮流委托,村民群体参与,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直至解放以后。文革期间灯山会活动遭到中断,从1980年开始重新恢复。会期山下有秦腔戏班唱戏,群众在财神、药王、送子观音、大圣神位等处上香祭祀,贡献灯油及钱物,民间巫神唱歌跳舞助兴。
   这花果山上的灯山会是天下唯一一处在悬崖峭壁上用清油点灯的世界奇观,虽然今天来没有亲眼目睹灯山会的壮观与奇特,但是却让我对这里的佛教文化和灯山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其实关于大圣的花果山在江苏,河南,山西以及其它各地都宣布拥有花果山景区,较为出名的有宜阳、连云港、龙泉、井冈山、上丰、琅矿等花果山景区。彬县水帘村的花果山虽然不是景色秀美,飞瀑湍急,云雾缭绕,猴子成群,但是却很清静祥和,温暖自在,尤其大殿里供奉的大智大勇无所不能的大圣爷和那些慈眉善目神态各异千姿百态的神仙,让人心有明媚,情有阳光,同时也让人明白了当一个人放下了一切执念的时候,才能做到本心清静,真正有为。
  

共 23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彬州花果山,一座隐匿于城西五公里处的神秘之地。它依傍着红砂岩石捱,承载着西游传说的厚重底蕴。走进这片景区,宁静而清幽。虽游客稀少,但那低廉的门票价格,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关怀,令人心生温暖。沿着峭壁开凿的石台阶,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石窟中的西游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孙悟空的威风、猪八戒的呆萌、唐僧的清秀、沙和尚的忠厚,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奇幻的取经之旅。而对“斗战胜佛”孙悟空的崇拜与祭祀,反映了当地群众对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殷切期盼。更为独特的是,这里的石窟群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便已存在,洞洞相通,宛如迷宫,给人以幽深空灵之感。正月十五的点灯山民俗文化,更是花果山的一大亮点。上千盏清油灯在石窝里绽放光芒,构成奇妙图案,灯火通明,百里可见,其壮观之景令人叹为观止。虽未能亲睹这一奇观,但从记载中足以感受到它的魅力。从唐代贞观年间的兴盛,到明代的整修扩建,再到经历文革的中断与 1980 年的恢复,灯山会的传承饱含着当地群众的坚守与执着。它不仅是一场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凝聚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展现了佛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交融共生,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珍视。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2-11 16:13:19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竹青        2024-12-12 11:13:45
  感谢老师辛勤编发,辛苦您了!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2-11 16:13:57
  彬州花果山依红砂岩石捱,有西游传说。景区清静,门票优惠。石窟中西游人物塑像逼真,对孙悟空崇拜反映群众期盼。南北朝的石窟群洞洞相通。点灯山民俗历史久,虽未亲见,但其壮观魅力足显。传承饱含坚守,文化交融,值得珍视。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竹青        2024-12-12 13:03:07
  彬州花果山欢迎您随时来,祝您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12 09:44:20
  彬州水帘村花果山,恰似遗世独立的文化宝藏。西游元素鲜活呈现,石堡台阶镌刻历史,石窟神像庄严肃穆。灯山会非遗传承千年,壮观非凡。它虽无喧嚣盛景,却以宁静祥和见长,在此可悟本心之净,实乃不容错过的独特去处,强力推荐!
回复3 楼        文友:竹青        2024-12-12 13:04:58
  欢迎老师光临指导,感谢鼓励和支持祝你好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