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雪中趣(古韵五首)
一
踏莎行赏雪
玉絮纷扬,琼花漫舞。乾坤一色迷津渡。疏林尽作玉珊瑚,平畴皆化银毡宇。
策杖郊原,披蓑夜圃。闲情岂肯流光负。且将胜景付吟笺,幽怀如缕情难诉。
二
踏莎行大雪
素裹楼台,冰封津渡。长天漠漠迷仙路。寒林悄寂鸟声稀,清溪雪岸人踪阻。
楼暖茶浓,笺铺酒煮。诗朋围坐宣毫举。幽情逸韵对琼英,吟魂直上鹏霄处。
三
点绛唇雪中忆童年
玉絮纷扬,琼花簌簌撩思缕。旧痕难抚,童趣心头翥。
呵手冰团,笑逐寒林处。惊回顾,岁华偷度,人老斜阳暮。
四
点绛唇雪中童趣
玉蝶纷飘,回思漫过儿时路。旧篱农圃,曾是欢游处。
小手通红,捧起琼花数。棉鞋护,印成梅谱,难尽童年趣。
五
朝中措水仙花
清姿玉立水之浔。轻步漫沉吟。欲解灵均愁意,幽怀托寄瑶琴。
湘魂梦绕,洛川情远,难觅同心。剩有冰轮素影,伴君夜夜花阴。
【编者按】雪韵情长,诗意流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词,这五首词宛如一幅精美的冬日画卷,在文字间勾勒出雪的纯净、情的深沉与时光的流转,既有自然景致的细腻描摹,又有内心幽情的委婉诉说,更有往昔童趣的温馨回忆,令人沉醉其中,回味悠长。《踏莎行》两首赏雪词,笔触精妙。“玉絮纷扬,琼花漫舞”“素裹楼台,冰封津渡”,用词华丽而精准,将雪之轻盈、天地之苍茫尽展眼前。作者观景视角多变,从郊原到夜圃,从楼台到津渡,远近结合,层次分明。雪中策杖、披蓑之举,尽显文人雅趣;楼中煮酒、吟诗之景,更添生活意趣。情与景相互交融,在雪的世界里寄托闲情逸致,意境悠远。《点绛唇》忆童年之作,情感真挚淳朴。“玉絮纷扬,琼花簌簌撩思缕”,借景起兴,勾起童年回忆。“呵手冰团,笑逐寒林处”,生动描绘出儿时雪中嬉戏的欢乐画面,细节处见童趣。而“岁华偷度,人老斜阳暮”一句,则笔锋一转,在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中,流露出岁月流逝的淡淡惆怅,触动人心深处的柔软角落。《朝中措·水仙花》托物言志,别具一格。以水仙之清姿玉立,喻君子之高洁品性。“欲解灵均愁意,幽怀托寄瑶琴”,将水仙与屈原的高洁情怀相连,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湘魂、洛川的典故运用中,水仙的形象愈发脱俗,展现出一种遗世独立的精神气质,也流露出作者内心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与向往。总体而言,这五首词韵律优美,用词考究,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叙事,都能以细腻笔触触动读者心灵,于雪色、花影、童趣、幽怀中展现出诗词的独特魅力,堪称佳作,值得反复品味,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