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岁月】草原国家孩子的传奇(电视剧)
草原国家孩子的传奇(电视剧)
文/汤文来
第一部份:电视剧大纲
角色:
1. 席文娟:国家孩子之一,聪明勇敢,善良坚强。
2. 习永忠:席文娟在草原上的阿爸,正直善良,勤劳勇敢。
3. 娜仁额吉:习永忠的妻子,温柔慈爱,对席文娟视如己出。
4. 巴特尔:草原上的年轻勇士,勇敢热情,对席文娟有着特殊的感情。
5. 苏和:草原上的老猎人,经验丰富,为人正直。
6. 上海孤儿院院长:关心孩子们,为孩子们的未来担忧。
7. 草原干部:负责安排国家孩子的领养事宜。
第一幕:困境与希望
时间:1960年
地点:上海孤儿院
太阳刚刚升起,上海孤儿院的院子里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氛。孩子们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
席文娟站在角落里,望着窗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只知道现在的生活十分艰难。
孤儿院院长在办公室里焦急地踱步,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孤儿院的孩子们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他知道,必须想办法为孩子们找到一条生路。
就在这时,院长接到了上级的通知,国家决定将部分孤儿送到内蒙古大草原,由当地的牧民领养。院长心中一喜,他知道这是孩子们的希望。
第二幕:出发
时间:1960年
地点:上海火车站
席文娟和其他孤儿们一起,登上了开往内蒙古的火车。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期待。
火车缓缓开动,席文娟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城市,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但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在火车上,孩子们相互依偎着,分享着彼此的恐惧和希望。席文娟默默地祈祷着,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温暖的家。
第三幕:草原的欢迎
时间:1960年
地点:内蒙古大草原
火车终于抵达了内蒙古大草原。席文娟和其他孤儿们走下火车,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热情的草原人民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手捧着哈达,欢迎着这些国家孩子的到来。
草原干部们忙碌地安排着孩子们的领养事宜。席文娟紧张地等待着,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四幕:新的家庭
时间:1960年
地点:习永忠家
习永忠和娜仁额吉站在人群中,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一直渴望有一个孩子,当他们听说国家孩子的事情后,毫不犹豫地决定领养一个。
席文娟被带到了习永忠和娜仁额吉面前。娜仁额吉温柔地看着席文娟,眼中充满了慈爱。习永忠则微笑着,向席文娟伸出了手。
席文娟看着这对善良的夫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家。
第五幕:适应草原生活
时间:1960年-1961年
地点:习永忠家
席文娟开始努力适应草原的生活。她学习骑马、放牧,帮助娜仁额吉做家务。
娜仁额吉对席文娟视如己出,耐心地教导她草原的生活技能。习永忠也非常疼爱席文娟,经常给她讲草原上的故事。
在这个新的家庭里,席文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关爱。她开始渐渐地爱上了这片草原。
第六幕:矛盾与冲突
时间:1961年
地点:习永忠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席文娟和习永忠家的亲生儿子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习永忠的儿子觉得父母对席文娟过于偏爱,心中有些不满。
一天,席文娟和习永忠的儿子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吵。习永忠的儿子指责席文娟抢走了父母的爱,席文娟感到非常委屈。
娜仁额吉听到了争吵声,赶紧过来调解。她耐心地教导两个孩子要相互关爱,不要争吵。习永忠也严肃地批评了自己的儿子,让他要学会包容和关爱妹妹。
第七幕:成长与挑战
时间:1962年-1965年
地点:草原
席文娟在草原上逐渐成长起来。她学会了骑马、射箭,成为了一名勇敢的草原少女。
然而,草原上的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一次,草原上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牛羊走失,牧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席文娟看着习永忠和娜仁额吉焦急的神情,心中也十分担忧。她决定和巴特尔一起去寻找走失的牛羊。
在暴风雪中,席文娟和巴特尔艰难地前行。他们的脸被寒风吹得通红,手脚也冻得麻木了。但他们没有放弃,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草原的热爱,终于找到了走失的牛羊。
当他们带着牛羊回到家中时,习永忠和娜仁额吉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为席文娟的勇敢和坚强感到骄傲。
第八幕:感情的萌芽
时间:1965年
地点:草原
随着年龄的增长,席文娟和巴特尔之间的感情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巴特尔勇敢、热情,对席文娟关怀备至。席文娟也对巴特尔有着特殊的感情。
一天,巴特尔带着席文娟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边。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巴特尔鼓起勇气向席文娟表白了自己的感情。
席文娟的脸上泛起了红晕,她心中既欢喜又紧张。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巴特尔的感情,因为她还没有想好自己的未来。
第九幕:抉择
时间:1965年
地点:习永忠家
席文娟陷入了矛盾之中。她一方面对巴特尔有着感情,另一方面又不想离开习永忠和娜仁额吉。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习永忠和娜仁额吉看出了席文娟的心事。他们找席文娟谈心,告诉她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他们表示,无论她做出什么选择,他们都会支持她。
在习永忠和娜仁额吉的鼓励下,席文娟终于鼓起勇气,决定接受巴特尔的感情。她知道,自己在草原上找到了真正的爱情。
第十幕:小高潮——危机降临
时间:1966年
地点:草原
正当席文娟和巴特尔沉浸在幸福之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降临了。一群不法分子来到草原上,企图破坏草原的生态环境,掠夺草原上的资源。
席文娟和巴特尔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决定挺身而出,保卫草原。他们组织了草原上的年轻人,组成了一支保卫队。
在与不法分子的斗争中,席文娟和巴特尔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们带领保卫队与不法分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然而,不法分子人数众多,武器精良,保卫队渐渐陷入了困境。席文娟和巴特尔也受了伤,但他们没有退缩,依然坚持战斗。
第十一幕:转机
时间:1966年
地点:草原
就在保卫队陷入绝境的时候,苏和带着一群老猎人赶到了。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狩猎技巧,给不法分子以沉重的打击。
在苏和和老猎人们的帮助下,保卫队终于成功地击退了不法分子,保卫了草原。
席文娟和巴特尔看着被破坏的草原,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伤。他们决定带领草原上的人们一起重建家园,让草原恢复往日的美丽。
第十二幕:重建家园
时间:1966年-1968年
地点:草原
席文娟、巴特尔和草原上的人们一起努力,重建家园。他们修复被破坏的草原,种植新的牧草,保护野生动物。
在这个过程中,席文娟和巴特尔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他们一起经历了困难和挑战,更加珍惜彼此。
经过大家的努力,草原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绿草如茵。
第十三幕:思念与回归
时间:1968年
地点:习永忠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席文娟心中对南方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她想回去看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看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否还在。
习永忠和娜仁额吉理解席文娟的心情,他们支持她回去寻找自己的根。巴特尔虽然不舍,但也尊重席文娟的决定。
席文娟踏上了南下的旅程。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第十四幕:寻找
时间:1968年
地点:上海
席文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她凭借着模糊的记忆,四处打听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孤儿院的下落。
经过一番周折,她终于找到了当年的孤儿院。然而,孤儿院早已物是人非,院长也已经退休。她没有找到关于自己亲生父母的任何线索。
席文娟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惆怅。她在上海的街头徘徊,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就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一位曾经在孤儿院工作过的老阿姨。
老阿姨认出了席文娟,她告诉席文娟,她的亲生父母可能在当年的一场大火中去世了。席文娟听后,悲痛欲绝。但她也感到一丝欣慰,至少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第十五幕:抉择与回归
时间:1968年
地点:上海
席文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一方面,她对草原上的家人们充满了思念;另一方面,她又对自己的身世感到迷茫和痛苦。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席文娟决定回到草原。她知道,那里有她的亲人,有她的爱人,有她的家。
席文娟踏上了归程。一路上,她的心情格外激动。她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习永忠、娜仁额吉和巴特尔。
第十六幕:重逢
时间:1968年
地点:草原
当席文娟回到草原时,习永忠、娜仁额吉和巴特尔早已在村口等候。他们看到席文娟的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
席文娟飞奔过去,与他们紧紧相拥。那一刻,所有的思念和牵挂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席文娟决定,以后再也不离开草原。她要和家人们一起,守护这片美丽的草原,让爱在这里延续下去。
第十七幕:新的开始
时间:1969年-1975年
地点:草原
席文娟和巴特尔结婚了,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一起努力,为草原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习永忠和娜仁额吉看着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心中充满了欣慰。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草原上的人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席文娟和她的家人们也在这片草原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第十八幕:传承与希望
时间:1975年-1980年
地点:草原
随着时间的推移,席文娟和巴特尔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把草原的文化和传统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懂得感恩、勇敢和坚强。
草原上的生活依然充满了挑战,但席文娟和她的家人们始终充满信心。他们相信,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国家孩子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民族大团结的美丽篇章。
第二部份:草原国家孩子(电视剧)正文
草原国家孩子的传奇(电视剧)
文/汤文来
第一幕:困境与希望
时间:1960年
地点:上海孤儿院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浓厚的云层,洒在上海孤儿院那斑驳的墙壁上。院子里,一群孩子如同一群被寒霜打过的幼苗,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无助与恐惧。他们或蹲坐在墙角,眼神呆滞地望着地面;或三三两两依偎在一起,身体微微颤抖,仿佛这样便能抵御那如影随形的饥饿与不安。
席文娟,一个瘦弱却透着一股倔强的小女孩,独自站在角落里。她的头发有些凌乱,破旧的衣衫在风中轻轻晃动,却遮不住那纤细手臂上清晰可见的青筋。她眉头紧锁,双眸紧紧盯着窗外那狭窄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她咬着干裂的嘴唇,脑海里不断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曾经或许有过的温暖怀抱,还有那早已记不清面容的亲人。如今,只剩下这孤儿院中无尽的清冷与孤寂,她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被怎样的巨手随意拨弄,只清楚当下的生活如同深陷泥沼,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
孤儿院院长办公室内,院长正心急如焚地踱步。他身材消瘦,背微微佝偻,脸上写满了忧虑。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冲击,孤儿院的物资供应已濒临断绝。孩子们每日只能分到极少的食物,那清汤寡水的稀粥和硬邦邦的窝头,根本无法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院长望着桌上那一堆催要物资的信件,双手不停地揉搓着头发,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无奈。他深知,自己肩负着这些孩子的生死存亡,可如今,却感到如此的力不从心。
就在院长感到绝望之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屋内令人窒息的寂静。院长一个箭步冲过去,拿起电话,听筒那边传来上级严肃而又充满希望的声音:国家决定将部分孤儿送往内蒙古大草原,由当地的牧民领养。院长的眼睛瞬间瞪大,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随后又被担忧所取代。他知道,这无疑是孩子们活下去的一线生机,可草原的生活孩子们能适应吗?他们即将面对的又是怎样的未知?但此刻,已容不得他多想,这是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