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穿越时空的遇见(散文)
南京,一城风雅,千年繁华,一直是儿子的心心念念,是我的诗意远方。八月的扉页,女儿做好出游的攻略后,我们一家人便奔赴南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遇见。
【烟火人间夫子庙】
每个去南京游玩的人,大抵都会去繁华的夫子庙,神秘的秦淮河打卡。我们也不例外,到达南京的当晚,就去往烟火气息浓郁的夫子庙游玩。
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的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是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徜徉在熙熙攘攘的夫子庙小吃街,品尝过南京的特色小吃后,随着喧嚣的人群,我们涌进夜色阑珊的古秦淮河畔。
夜幕中的秦淮河畔灯火辉煌,如梦如幻,让人仿佛穿越千年。繁华喧闹的传统古街市,诉说着“六朝金粉”的热闹与传奇,霓虹灯下的秦淮河流淌着古都的柔情与繁华,映照出岁月的沧桑与美丽。
在夫子庙,这个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这个弥漫着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建筑群,触摸着历史的脉搏,我仿佛看到历代文人墨客苦读的身影,仿佛听到历代官员高谈阔论的潇洒。
热闹非凡的秦淮河和各种传统小吃,与庄严肃穆的孔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间烟火气”。这种属于金陵的烟火气不仅代表了夫子庙的繁华和活力,也象征着一种平凡生活中的温馨和慰藉。
弥漫在周身的暑意,在创意冰激凌的加持下,在茉莉手坏的浸润下,慢慢消退。此时此刻,最抚凡人心的是烟火气息浓郁的秦淮河。
夜泊秦淮,尽赏十里灯影;烟笼寒水,幽听一河桨声 。漫步在秦淮河畔,在灯光映照的古老街巷,在灯火通明的游船画舫,在商铺热闹的叫卖声里,在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中,我醉赏着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的美景。
【佛教圣地牛首山】
如果说,夫子庙让我看到了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那么,牛首山的佛顶宫,则让我看到了荡涤灵魂的佛家圣地。
一走近耗资40亿的佛顶宫,我就被它那宏伟的气势所震撼。顺着山顶电梯的推送,爬山时炎炎烈日下带来的挥汗如雨,顿时烟消云散。静立在这梵音袅袅的圣地,我感受到了自己尘心的宁静。
佛顶宫是一座静静守护着信仰的圣地,它的壮丽让人敬畏,犹如一朵巨型的莲花,巍峨耸立在牛首山顶,为牛首烟岚戴了一顶来自天空的皇冠。
这雄伟壮观的巨型莲花,在蓝天白云之下360度无死角,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仰望,它都那么明亮迷人。宫前的清池,倒映着宫与塔,成了游客的最佳拍摄地和靓丽的风景线。与这顶皇冠合影,是我对佛法的虔诚。
踏入地宫佛教王国的一刹那,我的内心无比震撼,在佛面前,感觉到自己微如尘埃。地宫里暗藏的巨型佛像到处散发着金光 ,大佛安详地卧躺在莲花宝座上,伴随着灯光颜色的变换,呈现给游人美轮美奂的画面。我双手合十,朝拜大佛,低声地诉说着自己的心愿。
整个牛首山风景区,最为神秘的恐怕就要数佛顶宫了。佛顶宫是一个深坑建筑,原址是一处日本人采矿形成的直径200米的废弃矿坑,整个建筑覆盖了九层,上三层下六层,通过扶梯一层一层下来,才能到达位于地下五层供奉骨舍利的穹顶。
听从景区工作人员的安排,穿好鞋套后,我们跟随前面的游客,乘坐错综复杂的手扶电梯,在璀璨的光芒中开始下行。扶梯一层层往地下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在时空中穿越。昏暗静谧的环境中,向上向下都仿佛望不到尽头,这情这景,颇像进入了电影里奇幻场景的神秘之境。
经过长长的电梯到达最底层,才是佛顶宫。一进入佛顶宫内部,我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金碧辉煌的椭圆形巨大穹顶,让我和身边的不少游客,不约而同地发出一片惊呼声。
穹顶周围由一圈圈的走廊组成,最外层的走廊里供奉着数千个佛像,通过走廊镂空的莲形窗户就可以一睹穹顶的金碧辉煌。在整个穹顶的最中央,是一座异常华丽的舍利塔,塔的四面设有小门,游客在特定的开放日,才可以瞻仰其中供奉的舍利。
穹顶由各式各样华丽的莲花、水滴、祥云等吉祥图样组成,穹顶四周设有数百尊各种佛像。这些佛像,用一双双慧眼,俯视着人间。屏住呼吸,我凝视着眼前的一尊尊佛像,一种今夕是何夕的恍惚感席卷而来。
从佛顶宫出来,天色已经暗淡 。看着,远处山脚下属于南京的人间繁华;听着,耳畔不绝的蛙叫蝉鸣,我远离喧嚣的尘心,才一点点变得活络起来。
【王的礼物是瞻园】
瞻园是我们这次南京之行的最后一站。虽然具有 “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盛名,却十分低调。瞻园位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地带,是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却静如处子般的存在。红尘所有的喧嚣都被巍峨的大门隔断,耳畔只听见风声和鸟的欢唱。
江南古典园林风格多追求一种居于尘世而又出尘之感,所以古人在设计大门的时候,既不愿让园外的尘世流入园内,又不愿让园内的清幽流入凡尘,然门是必须要有的,所以入门处多设于隐蔽处,瞻园亦是这样。
瞻园的安静,让人恍若隔世。瞻园的身世,亦非同凡响,它最早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御赐之园。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本欲赏给中山王徐达一座前朝王府,褒奖其定鼎有功。徐达功高不矜,拒不敢受。哪知朱元璋决意重赏,专门调集能工巧匠,新建了一座园林赐给徐达,这瞻园,就被当作“王的礼物” ,成为当时南京城最为显赫的私家园林。
瞻园总体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西部则以假山园林为主。连廊在园林中起了相当不小的作用,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顺廊而走,就能到达园中所有的景点。
漏窗是连廊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你随意地站在一个漏窗前远望,便会发现你眼前的景观中,有若隐若现的另一个景观。一步一景的精美绝伦,让人顿觉奇趣横生。
在最负盛名的瞻园十八景中,奇石是一大特色。北部的“石矶戏水”,因有两层低而平的石矶贴近水面而得名。假山旁的池水内,两只黑天鹅自由嬉戏,数条硕大的锦鲤,在水里享受着属于它们的惬意。
眼前,由太湖石堆叠泉瀑飞泻的假山;园内,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室内,雅致卓绝的精美陈设,身旁,穿古装经过的飘逸女子,都给我一种穿越到古代的错觉。
瞻园极富传奇色彩的存在,当属那座暗藏玄机的巨大虎字碑。据说,碑上的虎字乃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是虎,形也似虎,犹如一只猛虎在咆哮。这“虎”字里还藏有四个字:富甲天下,人称“天下第一虎”。站在这个虎虎生威的大字面前,我虔诚地为我们家的“两只老虎” 许下了恳请神灵庇佑的心愿。
这瞻园的名字,如同这“虎” 字一样富有传奇色彩。历史记载, 乾隆皇帝曾两次驻跸于此,他对园中景致喜爱有加,叹为天工,有感于欧阳修“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句,御笔一挥,赐园名为“瞻园”。
1853年,太平天国夺取南京后,瞻园再度成为“王的礼物”。天王洪秀全,效法朱元璋赏赐群臣的做法,将瞻园赐给最为倚重的东王杨秀清,作为王的礼物, 瞻园就成为了东王府。
喜欢瞻园如诗如画美景的不仅仅有帝王,还有明清两代的文人墨客,博物馆内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画卷,都在讲述着瞻园不同反响的前世今生。
一座古瞻园,半部金陵史。风云远去,胜景犹在。时光将这座历经六百多年沧桑的江南名园,定格为古城南京一幅隽永的历史画卷,也定格为我生命中穿越时空的遇见。
金陵,是历史与现代的交织;南京,是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漫步在南京的梧桐大道,我们遇见的,不仅仅是南京最抚凡人心的烟火人间,更是金陵这个昔日帝王州的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