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寻梦黄粱古镇(散文)

精品 【流年】寻梦黄粱古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7730.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3发表时间:2024-12-19 16:08:40

在回到母亲的江南故乡之前,我曾在太行山下的古城邯郸生活多年。那片土地上,淳朴的民风、神秘的习俗,以及无数的人文典故和神话故事,如同一幅幅古老的画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学步桥、回车巷、丛台、赵王城、京娘湖、娲皇宫,每一处景点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辉煌历史,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在邯郸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一个梦,一个叫做黄粱梦的小镇。曾经,这里有一条牛车缓缓驶过的大道,还有一座绿皮火车停靠的小车站。每当火车播音员那温柔的声音响起:“旅客同志们,前方到站是黄粱梦站。”我的思绪便会飘向远方,浮想联翩。
   邯郸,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没有江南水乡的柔情,也没有徐志摩在剑桥写下的那首寻梦诗般的浪漫。这里有的,是厚重的黄土、绵延的群山、波光粼粼的滏阳河和漳河、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以及猎猎大风和熊熊燃烧的磁州窑火。
   多年之后,当我再次漫步在邯郸的街头,感受着这座古城的独特韵味。古老的城墙、斑驳的石板路,仿佛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年代。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邯郸人曾有过无数辉煌的梦想。女娲娘娘的补天造人梦、赵简子的钧天梦、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梦、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谐梦、王莽和王朗的帝王梦……然而,自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国、灭掉赵国之后,作为赵国都城的邯郸人的梦想渐渐破灭。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他们梦中的最大奢望,不过是脚下的黄土能多产一抔黄粱,多煮一碗薄粥,以果腹度日。当生存都成问题时,便眼巴巴地盼着黄粱梦中的吕洞宾显灵。
   历史的风云变幻,让邯郸的辉煌在电闪雷击、马踏兵燹中化为齑粉尘埃,被残垣断壁、碎砖破瓦深深埋葬。黄河与漳水的咆哮肆虐,将曾经的幽梦残骸揉进大青泥,推入磁州古窑焚烧、淬火。能工巧匠们用这些材料制成青砖灰瓦和青瓷枕头,仿佛要将那逝去的梦凝固其中。
   于是,在千年川流不息的邯郸道旁,那座蜚声天下的黄粱梦古观拔地而起。一个化名卢生的读书人,枕着青瓷枕头,一睡千年,至今未醒。从此,邯郸人的梦,便凝固在这片幽深的灰色建筑群中。香案上的缕缕青烟和声声钟鸣,似在诉说着那无处可依的浪漫情怀与缥缈梦幻。
   我怀着难以名状的心情,走进黄粱梦镇。这个位于邯郸市正北10公里处的小镇,始建于晚唐,现在大约有73600多口人。小镇因唐代仙道吕翁授枕于落榜举子卢生的“黄粱美梦”而得名。卢生梦中度一生,醒来黄粱米饭还未熟。
   走进小镇,仿佛进入了一个古老的世界。古老的建筑、狭窄的街道,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这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淳朴的民风,他们热情好客,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新的景观与古老的建筑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小镇一年有三个庙会,正月初十、四月十一和六月二十五,十月十三还有个物资交流会。正月初十的“拾子儿会”,是春节风俗的延续。人们希望家里能捞到更多财富,再添几个子孙。我想象着那时的热闹场景,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四月十一的“遇神仙会”,来自神仙传说。据说卢生在这里遇到吕翁,梦醒成仙而去。每年的“遇神仙会”都在吕仙祠举行。我来到了古时通往庙会集中地的十五里御路。如今,这里虽然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但依然能想象出当年的热闹景象。据说古时候,街的两侧搭有小商棚,会上搭设茶棚二十余处,人人都可无偿喝茶水。搭茶棚的人希望能像很久以前那样,在茶棚遇到一位像吕洞宾似的神仙。人们也怀着同样的期盼做着善事,比如免费磨刀、卖眼药给信徒、向要饭的施舍。因为人们都说,四月十一会上遇到的神仙,都是扮成要饭的模样。
   旧时,四月十一会上,有差不多六十个相面、算卦和批八字者集中在吕仙祠内的各个僻静地点。算者坐在马扎上,摊前围一圈人静听。如今,依然有人在打卦算命,我看着这些人,心中不禁感慨,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依然对命运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黄粱梦镇的几个庙会,都有唱戏的,也有扇鼓队和秧歌队的表演。那欢快的节奏、绚丽的服装,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忘却了生活的烦恼,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六月二十五是玉皇醮会,在吕仙祠内举行,由庙中道士主持,为避瘟疫和虫灾。广济宫的主殿为无生老母殿,第二殿为伏羲女娲殿,第三殿为文王百子殿。整个建筑是明清式,据说此庙修建于宋代,重修于明清,解放初至1986年被当作小学校。自1988年开始,无生老母庙“已恢复了原貌”。
   我走进无生老母庙,感受着这里的神秘氛围。据说,无生老母曾被认为是“农业发展之先祖”。农耕文明信奉的是多子多福。旧时,在老母庙为儿女求保佑和求子的妇女,都要烧香箔许愿。如果灾消愿诺,就还愿,多烧些香箔,让人人知其欢喜。“不好者,也绝不说是老母不灵。自己该想法儿,该忍受忍受,绝不宣扬。”求子成了以后,人们到庙里还愿,带去面蒸或纸剪的小孩,放在文王百子殿里。求子的人会从殿内拿走一个孩子图像,头也不回地回去放在家中保护好。求子的另一方式是拴孩子,面蒸或纸剪的小孩不带回家,只把红绳或红布条拴在孩子的脖子上。
   吕仙祠于1554年重修与扩建,此后也修缮过几次,1986年至1992年间又获重修。村里的老人回忆,旧时曾有一位道士和他的两个弟子住在吕仙祠,但他们解放初就被送回老家,据说现在都已故去。吕仙祠过去共有庙地360庙,由道士管理,他们把这些地分租给本村群众。地租收入主要供庙内花费,同时还在春冬两季各救济村里的饥民一次。
   “扶乩”是吕仙祠内道士问卜预测解疑的一种形式。道士用一个罗圈和方桌上铺着一层细沙或小米来占卜。扶乩人手拿罗圈,在木框里转动,罗圈边上的木棒就会在细沙或小米上划出痕迹。划完用木刮子把细沙或小米刮平,以备再划。扶乩仪式要求十分严格。凡参加扶乩的人都要提前忌口,不吃荤和葱、韭、芥、蒜。
   扶乩在吕祖神像前进行,这时吕神殿内要收拾得素雅、静默,一般闲人不许入内。吕祖神像前的供桌上要摆放清水、水果、馒头,香炉内要焚香,烛台上要燃红烛。凡参与扶乩的人先在吕祖像前三叩,之后,只求乩者跪着,默默祈求吕祖,心里言明所求事宜,并许愿,然后再叩首,表示求完。扶乩手双目紧闭,求吕祖附身。如果求来了,就一副吕仙般神态,洋洋洒洒。手中罗圈在木框内自由转动。罗圈转到一定程度,停下,记乩语者到木框前辨认,并记下乩语。如果写的合仙意,扶乩手用罗圈在木框内划“O”;如果不合划“X”。扶乩手停住不划才算结束,这时扶乩手慢慢睁开双目,再次三叩首谢过吕祖。求乩者如果看不懂乩语,就由道士按字面解释,或者重扶乩让吕祖解释。在这里求得的乩语,全部由韵文写就,都是为治病、降雨、发财或子孙而求。
   如今这一切或许只是一种程式的表演,不再具有求神拜仙的意义。我看着这神秘的扶乩仪式,心中充满了好奇。在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些古老的习俗依然存在,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吕仙祠内卢生为睡相,称为睡公。来拜卢生治病的人都要反复摸睡公身上的某一部位。“如果摸者头疼,就先摸摸睡公头,再摸摸自的头”。
   邯郸人的寻梦之旅,虽没有诗人的浪漫优雅,却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黄粱梦,这个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地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也留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梦或许不再华丽,但那份对生活的执着与坚守,却如那古观的青砖灰瓦一般,历经风雨,永不磨灭。
   “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邯郸人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正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邯郸人的梦想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代邯郸人怀揣着中国梦,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努力让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经济发展方面,邯郸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文化建设方面,邯郸大力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如今的邯郸,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未来。那宽阔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展现出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公园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市民们在这里休闲娱乐,享受着生活的美好。黄粱梦镇也不例外,在保留着古老韵味的同时,增添了许多新的景观。新修建的文化广场上,矗立着精美的雕塑,讲述着黄粱美梦的故事;古观周围的绿化带,郁郁葱葱,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离开黄粱梦镇,我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相信,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黄粱梦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份美好回忆。
  

共 36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邯郸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一个梦,让作者难以忘怀,那就是黄粱梦小镇。始建于晚唐的黄粱梦小镇,源于一个叫卢生的读书人,小镇又因唐代仙道吕翁授枕于卢生的“黄粱美梦”而得名。在黄粱梦古观里,落榜举子卢生枕着青瓷枕头,一睡就是千年,在黄粱美梦中,一直没有醒来。每年,黄粱梦镇有三个庙会,正月初十的“拾子儿会”、四月十一的“遇神仙会”、六月二十五的“玉皇醮会”。在庙会上,吕仙祠里声声钟鸣和缕缕青烟,寄托了人们的希望与梦想。希望减少灾荒,希望五谷丰登,希望儿孙满堂,有梦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中国古老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作者博学多才,美文历史知识性强,语句优美,描写细腻,读罢让人受益。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0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12-19 16:20:02
  品读二哥美文,受益匪浅,每次都能有所收获。感谢二哥是分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4-12-20 16:39:33
  读前辈的文章就是一种享受,即是对历史的再现,也是对人文地理的重温。
   “梦想是石,敲击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之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经典句子,记在本本上去。
   感谢老师分享美文。祝愿老师 万事顺遂,常安常乐。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