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岁月】《江雪》写尽了柳宗元的人生境遇(散文)

精品 【浪花·岁月】《江雪》写尽了柳宗元的人生境遇(散文)


作者:美蓉 秀才,237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98发表时间:2024-12-22 22:11:37
摘要:柳宗元的一生是贬谪的一生,一生充满了传奇,少年有才,青年得志,中年失意,壮年去世。他的一生是决傲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也是苦难的一生。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参与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旨在抑制宦官势力、控制藩镇。然而,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了十年的流放生活。‌
   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的生活环境极为恶劣,他被管制、软禁。随同他来到贬地的五十七岁的母亲、妻子、妹妹等亲人相继离世,使他感到孤独无依,一时间迷茫无助,痛苦无奈。在这种困境中,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江雪》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初读这首绝句,给人的感受是那旷世的寂静和极度的寒冷,那种寂静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静。没有一丝一毫人烟动物的踪迹,是被世间抛弃,被繁华流放的世外绝境。只有强大的内心,才能承受得住这样的静寂荒凉落寞吧。没有烟火气息,没有人声嘈杂,没有社会繁华,没有人际交往,是内心的寂寥、孤独和无助;冷也是那样的奇清无比,简直是冰山雪域。作者生活的永州在湖南,即使冬天也不可能这样冷寂,可是作者笔下却是一江寒雪倾倒,大江冰冻,千山白雪覆盖,苍苍茫茫,再无山形植物,只剩了白,单调而寒冷。天地山峦江面成为一色,朦胧模糊,隐约不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感受不到山欢水笑,山色异景,深深印证着作者的心境:广袤无涯,没有波澜,没有奇遇,沉静内敛,风云无寄,静如死水。
   柳中元被贬永州的十年间,生活状况十分糟糕。被贬生活有多苦,只有亲历者才清楚,他不是来做官的,他是被监管的戴罪之人,一家几口吃喝都成了问题。接下来的漫长日月,野菜野果都成了盘中餐,柳宗元的健康状况堪忧,他脾脏肿大,双脚行走不便‌。第二年也许可以开荒种地,但第一年的日子着实难熬,住宿也成了问题,柳宗元也够倒霉,一家几口借住在寺庙里,竟然几次失火,最后把行李也烧得片布不剩。只能在外边搭建简易窝棚,蚊虫叮咬,蛇蝎出没,到了雨季,整天雨水淋淋,饭菜都无法煮熟,他和堂弟宗直、表弟卢遵几个大男人,被折磨得皮包骨头,不到三个月就变了人形。老母亲和妹妹妻子,本来体弱,竟然跟着自己当起了野人,吃野菜、喝菜汤、就野果,有时能钓几条鱼,本来可以打猎,吃点儿野味。可是什么工具也没有,又都是秀才出身,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半项技能。只是偶尔得到友人的一些资助,但是很少,因为朝廷严令禁止,一般的人只想远离会给自己带来霉运的人。地方长官受朝廷指使,监视刁难,极尽能事。冬天来临后,天气越来越冷,还下了大雪,他们没有房屋避寒,少有衣服裹身,肚中饥饿,身上衣单,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打击还一个接着一个地到来,妻子怀孕,分娩时难产,母女命归西天;老母亲很快病倒,不久撒手人寰;两个妹妹也相继去世。柳宗元的悲哀达到了极限,他的内心痛苦到彻夜难眠,看不到丝毫希望和光明,苦闷黑暗,还有什么是他的精神依托?还有什么救命稻草可以让他依傍一下?
   古代掌握生杀大权的帝王,他们狠毒起来,简直人神共愤。如果身边再有一群小人挑唆,那这些敢于进言,敢于改革沉疴的大臣们,就成了帝王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让你立刻消失,永远不再回到朝廷。那些手段毒辣残酷的惩罚制裁,是弱不禁风的知识分子们难以承受的。女眷们,她们不像今天的女人,天地间劳作,风雨中生活,皮糙肉厚,吃苦耐劳,她们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能经受住这样的栉风沐雨,霜雪冰冻的蹂躏?
   历史中我们只看到对文官的贬黜,怎么没有对武将的流放惩罚?大概不敢放虎归山吧,往往都是斩立决。武将被流放,他会有很多生存办法,他们身强力壮,打猎建房,开荒种地,都不成问题。读历史知道清朝的帝王更狠毒,他们贬谪文臣,就流放到北方寒冷的宁古塔,除了饥饿,零下40度的冬天,你能熬过去几个?而且并不是让你自生自灭,自食其力,还有繁重的苦役,总之就是让你去送死,还不如在菜市口杀头痛快。清朝的文官们提到宁古塔,那是非常恐怖的地方,犯了错的文官大臣携家眷几百口,几十口,也有被判了重刑的犯人,他们都带着脚镣,拷着枷锁,从北京出发,步行一千多公里,一半的人就死在了路上,满清一朝就有150万人死于宁古塔,汉族的文化种子差一点儿被灭绝。到了那里除了饿死,冻死,剩下就是累死,折磨而死,这样便称了帝王的心,快了他们的意,蛇蝎帝王家呀。
   被贬黜到南方的文官大臣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除了身体上的折磨外,还有精神上的苦闷,政治上的无望,前途是没有了,整个黑暗无边。“永贞革新”派,八人被皇帝判了无期,宪宗帝曾经下令,天下任何大赦都不涉及这八人,永不赦免。除非皇帝老儿死了,换了他的子孙,也许会宽宥些。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大好年华都埋没在荒凉闭塞,凄情寂寞之地,还有东山再起之时?还有锐意改革的意志?满怀抱负,实干进取的精神,都被朝廷社稷抛弃,不能参与天下万民生计,蛟龙被困,无所事事,耗尽生命,一无所成。
   对于热爱学习,热爱文学的柳宗元来说,没有书看,没有文人的交流,没有文章的互赠唱和,甚至没有朋友,没有愉悦的心情,没有宽松的环境,没有进取的氛围,只剩生存的本能,只剩勉强度日的饥寒哀苦。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柳宗元是单传,现在的处境连老婆都娶不上,估计要绝后,皇帝是故意对他们两千五百年的柳氏家族,给予断绝香火的摧毁。柳宗元便整日在山水中游荡,在荒无人烟,奇山险水中探险寻胜。这里是远离人间的荒蛮之地,是还未开发的原始森林,那潋滟凄冷的水,那高耸巍峨的山,那潺潺奔泄的清泉,那灿烂绽放的野花,那深谷的幽暗,那林木的茂密,每一处都是奇迹绝境,都是惊艳都是稀罕都是仙界,都是人迹罕至之地,都会乐而忘返,都是人生奇遇。这些给了他无尽的精神寄托,带给他新的生命气象,在此才会寄存绽放他的理想和精神之花。
   在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把大量的时间寄托在写作中,这期间他写了《永州八记》、《游黄溪记》,还有大量的诗词,一生留下诗文作品达600余篇,此时写作的《江雪》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永州八记》是对山水风光的描写,是山水雄文,俯视千载的佳品,成为柳宗元山水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八记》将作者身世之感与山水风光融合在一起,借以抒发心中的郁愤。中学课本中选了他的《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为游记的集大成者,成为后世学子必读的范本,给我们带来了美学的最高享受,和寄情山水的无限快意和激情。他的文学成就,对后世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都有巨大的影响,他被推为“游记之祖”。
   公元807冬季某日,永州大雪,柳宗元与堂弟宗直出去赏雪。走到江边,一条在江心垂钓的渔船吸引了柳宗元。他见那个渔翁不怕寒冷,居然在风雪中专注垂钓,以两岸白雪作衬托,对身外人事不闻不问,简直如僧禅定、如诗如画。这首诗前两句极尽描摹,突出了环境的险恶和作者心境的孤寂,痛苦,是对大自然入情入境的刻画,那天地茫茫,洁白如新,那凛冽寒雪,那冷寂世间,那天地静默,无声无息。奇寂、奇冷、奇净、奇绝,印衬着他心情的绝境,让人心滞血凝,压抑疯狂,写尽了他的哀伤,悲痛和凄楚。后两句却突然反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在这样凄清寒冷的环境中,蓑笠翁却倔强地垂钓在寒江里,对身外一切都无感应,简直是置身事外的仙人,他孤高清绝,他无视无感无应,专注致一,那是对命运的抗争,对世间的叛逆,对人间一切苦难的无畏,他要生存,他要奋斗,他要抗拒,无论任何打击摧残都不能消磨他的意志。他不会低头,也绝不屈服,绝不任由命运摆布,他要活成坚强的巨人,活成顽石,活成孤傲的神话。
   元和十年一月,柳宗元接到了一纸进京的诏书,悲喜交集,他结束了被贬的生涯。然而,进京不到一个月,被刘禹锡牵连,两人在朝中再次受到攻击,柳宗元第二次被贬到柳州做刺史,所谓“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这次被贬更远更荒僻,此次只剩下他人生的最后4年,也是其政绩最突出的4年,“宗元在柳,多惠政。及卒,百姓追慕,至祠祭享,血食至今。”故后世也称其为“柳柳州”。四年后,病死任上,享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的一生是贬谪的一生,一生充满了传奇,少年有才,青年得志,中年失意,壮年去世。他的一生是决傲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也是痛苦的一生。柳宗元是古代千千万万忠直之臣的缩影,在重重打击下他没有沉沦,中国士大夫“宠辱不惊”“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是知识分子的高山仰止,他是民族风骨的浪涌潮头,值得后世仕人百官敬仰追随。(原创首发)

共 35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美蓉老师的文章,像在倾听一节生动的语文课,柳宗元的人物形象徐徐而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品读一篇佳作,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柳宗元,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与坎坷仕途的政治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在文学领域,被贬永州期间,柳宗元把大量的时间寄托在写作中,这期间他写了《永州八记》、《游黄溪记》,还有大量的诗词,他的诗歌兼具豪放与细腻,代表作《江雪》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意境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散文方面,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主张文辞简洁明了,内容真实可信,《永州八记》等作品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美蓉老师还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柳中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了十年的流放生活,生活状况十分糟糕,皇帝是故意对他们两千五百年的柳氏家族,给予断绝香火的摧毁,他们狠毒起来,简直人神共愤。从侧面反映了美蓉老师对封建统治者及其身边小人的痛恨,满满的正义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世界很喧嚣,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我随美蓉老师的笔触,步入古人的世界。好文推荐共赏。感谢赐稿浪花,期待更多精彩!【浪花诗语编辑·一季阑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3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2-22 22:14:55
  读老师文章,感受柳先生的蹉跎人生,问候美蓉姐姐,遥祝一切安好。
2 楼        文友:美蓉        2024-12-22 22:36:46
  谢谢阑珊老师的精美编案,老师工作起来快速有效,长篇编案就这么痛快淋漓地完成了。老师对柳宗元的了解和推崇,对他作品的认识和赞美,全面而有深度,总结精辟,语言畅达,一气呵成,精彩佩服。欣赏老师的才情和能力,浪花有你荣幸之至。祝写作快乐!冬安顺意!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3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4-12-23 22:52:41
  祝贺美蓉老师文章获得精品。
4 楼        文友:美蓉        2024-12-23 23:08:41
  谢谢大人老师,祝老师冬日快乐!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5 楼        文友:和沁宜        2024-12-26 15:34:30
  每次读到《江雪》这首诗,都会浮现那一幅画面,却不知道写作背景是如此的凄凉。读了这篇文章,如同上了一堂解析课,更能懂这首诗了。
6 楼        文友:美蓉        2024-12-26 15:45:54
  谢谢和沁宜老师留言点评,是的,我们读诗往往就读字面儿的意思,如果多了解一些相关背景,就觉得诗的意味加深了,内容也更生动有趣,看来我们有必要拓展了解,领悟会不一样的。祝老师冬安!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