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浪花·岁月】人生长恨水长东(赏析)

精品 【浪花·岁月】人生长恨水长东(赏析) ——读李煜《相见欢》


作者:吴需荣 举人,3522.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4发表时间:2024-12-24 23:34:38
摘要:我们从李后主的愁苦中感受到自己的悲伤,感受到人生的无奈,感受到愁苦的价值,感受到天地的共情。这就是伟大词人的价值。

李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光芒足以光耀千秋万世的顶级词人。他是南唐后主,文才过人,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俱佳,只是治国有限。偏偏身处乱世,大争之世,兵戎相见理所当然,北宋雄主赵匡胤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之姿态,兵伐南唐一举灭国。从君王变为臣虏,心爱的美妃成了任人宰割的玩物,自己都不知道哪天就会被割去脑袋,如此身世落差之大,产生的悲凉忧伤,任谁也接受不了。
   文章憎命达,顶级作家的顶级作品,都是用作家的血泪铸就。李煜感慨身世的作品,就这样洗净了传统词作的胭脂气,代之以浓重的家国情怀之感伤和世事无常的无奈,从而成就了一代词宗。如果他只是个太平君王,可能他终身的成就也就是花间词人的佼佼者,而命运落差之大,国破家亡之苦,却让他得以盛名千秋而不朽,历史就这样以另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反馈了他。
   不知李煜如果穿越到千年以后,看到他的显赫名声,心里有何感想;更不知如果他可以选择,是选择名垂千古,还是选择人间富贵?
   看看后主的这首《相见欢》。全文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词牌相见欢,却写了极悲苦之情,是个讽刺,也是巧合。词牌名和词的内容是没有联系的,除了自创词牌,或者作者有意为之。
   第一句,满林的红花都谢了,说明春天已经不在了,太匆匆。人世间的美好都是转瞬即逝,唯有漫长的愁苦让人无尽的煎熬。记得有人解释相对论时讲了个故事,说一个人如果和一个美女花前月下,一小时转瞬就到,而如果是炎炎夏日蹲在火炉边,那一小时会格外漫长,这就是相对论。一个人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而痛苦的时光总是漫长,这就是人生的感受。所以春光明媚的时间总是很短,很快就是花谢人散,不如意的事情来临。在这样的人生感悟下,中国古代文人看起来总是多愁善感,即便生活平淡普通,也总会觉得有一丝淡淡的惆怅。第一句的词眼:匆匆。
   第二句,朝来寒雨晚来风,是互文,就是说早晚都有风雨。当一场风雨到来,娇弱的鲜花又如何能够忍受,又有哪一枝能够幸免,覆巢之下无完卵,世事就是这样令人无奈。人生总是多艰,李煜没有做错什么,金戈铁马的风雨来了,他也只能如春花一般凋谢,零落成泥,成了任人宰割的亡国之君。第二句的词眼:无奈。
   上阙写实景,就是风雨落花,但有了匆匆和无奈,景色也有了感情,有了无可奈何的破败毁灭之感,从而引出下阙的感触。
   第三句,红花上的雨点,正如美人脸上带着胭脂的眼泪,而自己曾经真实的面对美人的眼泪,无奈大醉。这是回忆,应该就发生在国破前夕,李煜听着城外宋兵的呐喊,最后一次让美人为自己歌舞,可美人含泪的倩影,自己只能希望大醉,希望这国破家亡的一切只是梦幻。这个场景,如同霸王别姬时的无奈和悲伤。所以,现在看到实实在在的红花雨珠,想到当年的美人泪垂,这些日子那样让人难忘。几时重,实际上就是说不再重现,不会再有。美人如玉,多情感伤,美酒易醉,优思难忘,相顾无言,唯泪千行,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再有,因为国已破,人纵使还未亡也已是任人宰割的行尸走肉,那还能够重新唤起春天的繁盛,唤起旧日的欢乐!
   最后一句是经典名句,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人生长恨,你恨,江水就不流了吗?不会的。同样,风雨来了,林花谢了,我也恨,可恨也无用,风雨落花依旧。美人美酒不再,我也恨,同样无用。说到底,国破家亡,我更恨,可更是没用。世间不如意事太多,都不管我恨不恨,就这样降落在我身上,我又能奈何?作者的无奈、悲哀就这样跃然纸上,给了读者极大的共鸣。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每个人读到这句,都会不自禁的想到自己不如意的往事,感慨生活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词戛然而止,但最后一句给人的思考却并没有停止。人生长恨,江水还是长东,这句话从极端无奈中反而给了人们以禅意,以思索,从而能正确面对长恨,面对江水的长东。这才是这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否后主本意,已经不重要了。
   花开花谢,春去冬来,雨打花落,这些本都是自然景象,没有任何意义。天下大势,分分合合,也是历史的必然。可是,当自己成为了亡国之君,他不会再看到故国复立,繁华再来,就像一株被风雨打落的春花,没有了生命。明年花会再开,但那些繁华和这株已经凋谢的春花再没有关系。生命之短暂脆弱,那是无可奈何之事。李煜的感人,是因为他从国破家亡的悲苦中,感受到了自己是天下大势的弃子,感受到了生活中世事无常的必然,从而将个人感受上升到了历史的思考、人生哲理的思辨。我在忍受的种种痛苦,是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既然是必然,那就干脆承受痛苦。个人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今天在时间长河中的短暂,极致的痛苦之下,反而会走向豁达。当然,后主没有走到这个境界,或者他更愿意倾诉自己的痛苦不幸,自己的无奈可惜,以此作为对命运的控诉。
   凡景语皆情语。在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看来,一切风雨、落花、栏杆、明月,都是饱含深情的倾诉对象。这种充盈天地的真情,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引起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共鸣——我们从李后主的愁苦中感受到自己的悲伤,感受到人生的无奈,感受到愁苦的价值,感受到天地的共情。这就是伟大词人的价值!
   最后,一曲《相见欢》,致敬李后主:春花杏语江南,度流年,只是繁华易散泪难干。胭脂淡,罗裙散,夜阑珊。唯有金樽苦酒枕孤眠。
   (原创首发)
  

共 21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段赏析深刻地探讨了李煜的人生境遇及其词作《相见欢》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一位亡国之君在国破家亡后的悲凉与无奈,以及他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煜个人命运的悲剧色彩,还能体会到他在文学上所达到的高度,即如何将个人的悲痛转化为跨越时空的艺术表达,触动后世无数读者的心弦。文章以“林花谢了春红”开篇,巧妙地引出了李煜身世的巨大转折,用自然景象的变迁隐喻人生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短暂,进而深入剖析了每一句词背后的情感与哲思。特别是对“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的解读,不仅揭示了词人面对即将到来的国破家亡时的复杂心境,也反映了他对过往美好岁月的留恋与不舍。最后以“人生长恨水长东”作结,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普遍人生困境的高度概括,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与深思。此外,赏析还提到了李煜作为一位顶级词人,其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时代限制,成为千古绝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升华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展现了文学的力量在于它能连接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灵,激发共鸣。这不仅是对李煜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也是对所有伟大艺术家的共同赞誉——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经历,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增添了宝贵的财富。美文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赐稿,期待更多佳作丰盈浪花。【浪花诗语编辑·贝拉迪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6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12-24 23:41:55
  这段赏析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煜的词作和他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读老师的文章总是让人受益匪浅!祝老师写作愉快,事事如愿!敬茶问冬安!
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