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岁月】熔岩上的古村(散文)

精品 【浪花·岁月】熔岩上的古村(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84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06发表时间:2024-12-27 21:55:55
摘要:漫步三卿村,每一块熔岩,每一方火山石,都是一个穿越时光的晶体,折射出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类发展的历程。

【浪花·岁月】熔岩上的古村(散文) 如果不是好奇,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来到这样一个古村落——三卿村。“三卿”显然源自古代“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能在“九卿”囊括的九个岗位上任职,可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我纳闷,一个小小的村落能出几个高官?真有三位“九卿”级别的官僚?
   出租车从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出发,穿过秀英区石山镇,一路向北,一路下坡,好像顺着火山岩浆奔流的轨迹,流到山坡脚下,三卿村便落在了底部。地质学家考证琼北火山喷发于新生代第三纪,最后一次喷发是第四纪全新世。这样说太拗口了,用浅白的语言来描绘,那就是在距今约一万三千年前,火山爆发,摧枯拉朽,那场景就像前南斯拉夫电影中的台词:“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炽热的岩浆流到三卿村这块洼地时,停住了疯狂的脚步,冷却凝固成宽阔的熔岩台地,堆积起大大小小的玄武岩。爆发后的火山陷入沉睡,沉淀下的火山灰成为肥沃的土壤,青山葱茏,万物生长,坚硬的熔岩上开始承接人类的足迹,火山下的古村落渐成规模。三卿村就是这样从远古走来,建村历史可追溯到八百多年前的大宋王朝。
   整个村庄的“底座”就是一个天然的火山熔岩流台地,呈现出一派硬朗的火山风貌。刚到村口,视线便被一座“碉楼”吸引住。眼前矗立的是一座四方形石楼,差不多有四层楼高,外墙简单的水泥批档大部分已经脱落,露出灰黑色的火山石块,石楼居中处刻写三个大字“安华楼”。整座石楼是用火山石一层层干垒而成,顶层四面设有哨岗、枪眼、小拱门,四个角雕刻成葫芦形。石楼建于一九三〇年,主要目的防御匪患,在后来抵抗日军侵略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墙体上的弹孔痕迹清晰可见。百年风雨洗礼,石楼通体黑黢黢的,楼基斑驳着绿苔,像一个脸上写满沧桑的巨人一样伫立村口,守候一座古村落的安宁,坚如磐石。
   似乎要与“安华楼”相互映衬,“豪贤门”也是沧桑感十足地立在“安华楼”右侧。这座石门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是三卿村的内门。整座门成外方内圆,造型精美,工艺精湛。一块块大石块垒起方正的石墙,搭起一个典雅的拱形大门,不出意料,全部石材都是用的火山石。拱形门上镌刻“豪贤门”三个字,中间的贤字初看以为是繁体“賢”字,细看却是“忠臣貝”三字组合的创新字,颇有忠臣贤人、精忠报国的意味,凸显海南岛上一个普通村落的文化气质和家国情怀。
   走过拱形石门,就是走进古村落里。村口一棵又高又大的榕树,荫蔽起一大片阴凉。几个村民坐在火山石垒起的石墙上纳凉,他们的年龄都有七八十岁,苍老的面容呈现在古老的村落前。榕树后边的石头屋和一方水池,毫无例外都是用火山石垒起,黑黢黢的,斑驳着一片片绿苔,老旧的感觉扑面而来。幸好石门附近的空地上停着一辆崭新的小汽车,给人带来一丝现代化的印象。
   我沿着火山石铺就的小路,走在古老的石屋下。石屋造型并不繁复,斧凿成方方正正的火山石,一块接着一块的堆垒,靠近地面的石块泛着一片片灰白的色的印痕,看上去像一朵朵雏菊。屋顶用木头撑起人字形的房梁,房梁之上铺设青瓦,没有翘檐飞角,只在院门或是正门的上方以雕刻的火山石作为装饰。石屋简单实用,经过岁月浸染尽显古拙苍然,与院子里的绿树和石墙上的绿草相拥杂陈。
   大多数石屋无人居住,只有几户人家的屋檐下,坐着无所事事的老人,闲看几只鸡在院子外的空地上觅食。大树下石墙圈起一块空地,错落着石凳、石桌,角落里有石头垒起的鸡窝,都是就地取材的火山石,看是去都是一样的古拙苍然。令我好奇的是每家每户院落里,都有一个用火山石打造的水缸。原来三卿村建在熔岩流台上,坚硬的熔岩使得挖井取水变得异常困难。好在这里雨水丰沛,村民们便用水缸接雨水使用,因而水缸身价大涨,变得高贵起来。“不嫁金、不嫁银,数数门前水缸就成亲”,村子里流传的顺口溜表明,水缸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用具,也是一种财富的象征,难怪家家都放着大大小小的水缸。
   转过一段小路,眼前却是一片破败。一些石屋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坍塌了,残垣断壁,荒草满园,看着令人惋惜。与之相反的是一些石屋显然得到了修缮,石墙依旧斑驳,但石屋顶着新瓦,古旧中透着欣欣向荣。小院木门,门上挂着牌匾,有的改造成画室,有的改造成民宿,巷子深处居然还有一家咖啡店,看来在旅游旺季来这里寻古探幽的人还不少。
   村子不大,但巷陌错综,因为没有向导,只能走马观花,网上说的火山石砌成的敬字塔和古拜亭,我都未能寻找到。见时候不早了,我便准备打道回府,拐到另一条小巷里,朝村口走去。走着、走着,我发现脚下的小路乌黑铮亮,起初以为是火山石铺的路,走得人多了以后变得光亮起来。仔细观察,原来这条巷子的路面就是凝固的熔岩,村民们在建屋筑宅的时候,利用坚硬的熔岩作为路面。熔岩从巷子的高处流向低处,路面高低不平有着明显的流动痕迹,有的摊成一个荷叶般的圆,有的狭长如一柄巨剑,还有的竟然像小河一样流到人家门前,熔岩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孔洞,那是岩浆流动时产生的气泡。
   三卿村的先民们非常善于利用丰富的火山资源,通过各种巧夺天工的技艺,把火烧火燎过的东西演变家园的组成部分,呈现一派独特“火山风格”的村容村貌,与火山共生,与自然融合。三卿村里,触目所及的建筑、生活、劳动用具,都用火山石为材料制成。在村庄建设中,遵循“道法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完美地呈现了先人居住的理念和智慧,也体现了古人敬畏大自然的情怀。漫步三卿村,每一块熔岩,每一方火山石,都是一个穿越时光的晶体,折射出大自然的造化和人类发展的历程。
   我蹲下身子,抚摸那光滑的熔岩流状的路面,仿佛看到炽热的岩浆缓缓而来。风雨砥砺,先人磨砺,使得小路泛着乌黑的光亮,凸凹不平中似乎写满三卿村千百年来的生命密码,刻录着三卿村从何而来、去向何方的轨迹。三卿村的火山遗迹,或是说火山遗迹上的三卿村,成为区别于其他古村落的独特地理单元,如果能从空中俯瞰,这里一定是一个极有火山韵味的微缩景观,散发着与火山息息相关的独特文化魅力。
   回到村口大榕树下,纳凉的人们已经散去,只有一位老大姐还守在几串香蕉旁边。这时,太阳已经偏西,不会再有游客来了。我买下她的香蕉,剥开一个吃起来,香甜软糯。我问大姐,这个村为啥叫三卿村?真的有人官至“九卿”吗?她说不知道“九卿”是多大官,不过村子里出了不少举人、贡生、监生、武生等,文武双全人才济济。她指着不远处的“安华楼”说,出资建设这个碉楼的王政端早年在上海读书时加入了精武体育会。
   “精武体育会,你知道吗?”老大姐反问我。
   我一愣神的工夫,她接着用浓重地方口音说道:“霍元甲,霍元甲!”
   现在我已经明白了,三卿村并非有人官至“九卿”之列,而是古村先民们的一个愿景,蕴意吉祥,心怀美好。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我的疑问揭开了,但对三卿村古韵盎然的情结,对人与火山之间的依恋,对火山农耕文化的敬仰,却深藏心间,挥之不去。
  

共 27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怀着对火山熔岩“三卿村”的好奇,走进古村落,这是在距今约一万三千年前,发生的火山喷发形成的台地上建造的村落。火山喷发堆积起大大小小的玄武岩,成了村落的建筑材料,熔岩流淌成了村落台基,沉淀下的火山灰成为肥沃的土壤,这里便具备了火山村落的特征。地面是黑色的,房屋是黑色的,生活的材料,建筑用料全部是黑色的,这是一座黑色的古村落,非常有特色。作者漫步在古村落里,感悟着一万年前的地动山摇,火山喷发,摧枯拉朽的地质运动;也体察到了八百多年前先民们建造村落时的古风古貌,悠悠历史。一进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碉楼“安华楼”,建于清朝末年,是乡贤出资建造的。在访谈中作者终于打探到“三卿村”名字的由来,原来古村落人才辈出,乡贤云集,村子里出了不少举人、贡生、监生、武生等,真是文脉悠悠,人杰地灵。作者走在古村落的大街小巷里,看到石屋造型并不繁复,都是火山岩石垒砌而成,老旧的感觉扑面而来,古村落是黑黢黢的,给人斑驳沧桑之感。游览结束,古城落的整体气质给了作者深刻印象:这里崇尚自然,质朴而古旧,文化传统浓郁。对三卿村古韵盎然的情结,对农耕文化的敬仰,却再也挥之不去了。作者游览一座古村落, 不但移步换景为我们描述了古村落的样貌特色,还深挖村落的文化基因和悠久农耕文明的传承,解读了古村落的历史沿革,今朝现状,用历史的唯物的观点探索古村落的发展变迁,给读者传递深度的认知。作者文句隽永,层次递进自然,介绍娓娓道来,在闲庭信步中把古村落的全貌呈现眼前,感受到作者叙事的清新独特,简洁生动。感谢老师来稿为浪花助力,祝文琪顺安!【浪花编辑:美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9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美蓉        2024-12-27 22:00:33
  拜读学习老师美文,一篇游记佳作呈现给大家,让我们饱览老师清新独特的文笔,感谢来稿,祝写作快乐!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28 10:34:48
  谢谢老师点赞。这文原先打算与其他几个古村落一起写,但觉得不顺就甩出来了,一直没动笔,现在重新捡起来,古村不大,挺有趣味的一个火山村。
2 楼        文友:望雪        2024-12-28 09:26:52
  三卿村的人文历史和特殊地貌,经过老师赏游妙记,辅以深情,使这个充满底蕴与古风的村落,更加美好令人向往。作品充满内涵,文笔娴熟精湛,契合岁月主题,传承文史悠远。欣赏佳作,感谢赐稿支持征文,遥祝冬安,万事如意。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回复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28 10:37:05
  感谢望雪社长跟帖,留墨点评。去年在海南旅游时寻访的古村,挺好玩的,写出来留作纪念,也与文友分享旅途见闻。祝好。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28 10:32:54
  感谢美蓉老师精心编按,理解到位,品读精准,使小文大为增色。辛苦了,敬茶,顺致老师新年快乐!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2-31 18:05:02
  在游记里感受古村落前世今生。对三卿村古韵盎然的情结,对人与火山之间的依恋,对火山农耕文化的敬仰,却深藏心间,挥之不去,乃点睛之笔。
回复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31 20:43:34
  谢谢老师到访,留墨点评,感谢鼓励与支持。顺致新年快乐!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14 07:08:03
  周五向老师问好!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熔岩上的古村》优秀作品,被老师精美的文笔吸引,那质朴无华中蕴藏的幸福快乐让人沉迷其中,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
回复5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2-14 10:21:50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使小文生辉。一个很小的村子,旅行社肯定是不会领去的,好在我是自由行,也喜欢去村子里转悠,因而形成点滴感悟,写出来与文友分享。祝老师春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