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大汾“三圣宫”
大汾“三圣宫”座落在大汾镇大汾村,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三圣宫”的一圣是关帝圣君,全称是“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他也被尊称为“荡魔天尊”和“伏魔大帝”,并被认为是道教护法四帅之一。在民间,关圣帝君还被称为“武财神”,象征着招财进宝。二圣是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帝君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祇。“天下学子尽属文昌,善恶有报皆是阴骘”,文昌帝君能保佑人考运亨通,官秩高迁,智慧聪明,文思敏捷。三圣是孚佑帝君,即吕洞宾,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被称为“八仙”之一。他在民间信仰中以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而著称,深受百姓敬仰。吕洞宾在世时云游四方,广施恩惠,被后世尊为“妙通真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和“吕纯阳”。除此之外,还供奉着药王等其他神。
“三圣宫”的前身是大汾圩镇的“三神庙”。2007年因扩建大汾中学,“三神庙”被拆毁。2008年5月,为更好地管理大汾片7个乡镇的会员,遂川县道教协会在此镇成立协会联络处。应广大信众要求,决定重建“三神庙”。于是在全体会员努力下“三神庙”异地重建,建成后改名“三圣宫”,至今香火旺盛。
“三圣宫”的前身“三神庙”也曾有过光荣的革命历史。大汾镇是井冈山斗争时期重要红色区域,“三神庙”也曾作为革命的重要会场,欢迎过原国民党毕占云率领的投诚部队。那是1928年10月27日,正是大汾赶集的日子,大汾区苏维埃政府接到陈毅将在大汾召开“欢迎大会”的密报,负责大会的筹备和保卫工作。会场设在“三神庙”中厅。会场上方正中贴着用红纸写的“欢迎大会”四个大字,两侧贴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喜今朝投共救国道路光明远大”,下联是“看将来赤胆忠心前程灿烂辉煌”。在神圣的殿堂上毕占云部弃暗投明。
1949年后,“三神庙”成为了大汾镇历届镇政府的办公地。1960年,大汾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圩镇店房倒塌,死伤惨重,唯独避于“三神庙”的三百余群众安然无恙,此事更增添了乡民对“三神庙”的崇爱之情。
走进庄严肃穆的“三圣宫”并排的三个殿堂,殿堂的左右两面墙上挂满了信众敬献的锦旗,有求药方送的“药到病除”,有求儿子献的“有求必应,求子得子”等等。我也曾亲自验证过“三圣宫”的灵验。那是儿子高考那年,老婆担心儿子考不上大学,就虔诚的求“三圣宫”众菩萨保佑儿子考上大学。果真儿子在自身努力及菩萨的保佑下考到了江西省内的一个一本大学。家里的一些想成功的大事和自己的个人成长也在自己努力及神仙保佑下获得成功。每年的正月初一,大家都早早来到“三圣宫”上香许愿,求财得财,求官得官……,心诚则灵,心想事成。
“三圣宫”自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四进”活动以来,已成为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和法治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