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诗词古韵 >> 【心灵】晴川阁记(古韵)

编辑推荐 【心灵】晴川阁记(古韵)


作者:刘德正 布衣,158.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6发表时间:2025-01-08 09:55:27
摘要:嗟乎!晴川阁之美,非独在其建筑之精巧,更在其文化之深厚,历史之悠久。登斯阁也,可观长江之壮阔,可感楚文化之博大,可悟人生之哲理。晴川阁,实为楚地之瑰宝,不可不游也。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汉阳知府范之箴为颂大禹治水之功德而倡议兴建。斯阁临江而立,北望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互为衬托,蔚为壮观,有“三楚胜镜”之称。
   阁之名,源自唐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之诗句,意取其晴明江川、树木葱茏之景。登临斯阁,可远眺长江之壮阔,感受大江东去之悠远沧桑。阁内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之高超工艺与独特风格。
   晴川阁非徒游览之胜地,亦文化交流之所也。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吟诗作对,挥毫泼墨,留下无数佳作。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最初建于公元762年,距今已有千余年之历史。据说晴川阁最初为纪念唐朝开国功臣杨嗣复而建,后成为文化之重要场所,吸引诸多文人雅士前来留下诗文。
   晴川阁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其建筑之美、文化之厚、历史之久,使之成为楚地之瑰宝。历代屡经兴废,清顺治九年监察御史聂玠、汉阳知府王泰交主持重修晴川阁,各路状元、进士、诗家挥毫泼墨,欣然赋诗,庆贺晴川阁重建落成。
   嗟乎!晴川阁之美,非独在其建筑之精巧,更在其文化之深厚,历史之悠久。登斯阁也,可观长江之壮阔,可感楚文化之博大,可悟人生之哲理。晴川阁,实为楚地之瑰宝,不可不游也。
   今吾辈登临,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晴川阁见证了楚地之兴衰,亦如吾辈之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愿吾辈能承古之智慧,开今之新局,以豪情壮志,书写未来之辉煌。晴川阁之未来,亦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永续长流。遂记之以文,寄语未来,愿吾辈之憧憬,如晴川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注释:晴川阁,雅称晴川楼,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之东麓,禹功矶之上,北依汉水,东临长江,与武昌的黄鹤楼隔江相望,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汉之滨。它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座临江而建的著名古迹,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由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缮禹稷行宫时精心增建而成。晴川阁之名,源自唐代诗人崔颢的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其建筑风格完美诠释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雄浑气魄与独特匠心。整个楼阁分为上下两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17.5米,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式黑筒瓦屋面,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晴川阁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素有“楚国晴川第一楼”之美誉,是荆楚大地乃至华夏名楼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共 9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用文言文创作的作品,介绍了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之东麓的晴川阁的过去和现在。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现黄鹤楼齐名,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无数佳作。作者用简练的笔触,对这些进行了一一介绍,读着这篇作品,仿佛也置身于其中,对晴川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谢作者带来的佳作,点赞,并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8 09:56:02
  拜读大作,点赞推荐。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刘德正        2025-01-08 15:54:11
  老师辛苦了,敬礼。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8 09:56:18
  恭祝新年快乐,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2 楼        文友:刘德正        2025-01-08 15:54:33
  谢谢老师,祝福冬安。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8 09:56:38
  天气寒冷,多多保重!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刘德正        2025-01-08 15:54:52
  老师保重。
4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1-08 12:59:4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4 楼        文友:刘德正        2025-01-08 15:55:25
  感谢王先生一如既往地的关注和鼓励,顺颂冬祺。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3 14:05:26
  德正老师的《晴川阁记(古韵)》是一篇词藻精美、用词精准、手法精妙的古韵体裁文章。老师依旧沿用一贯娴熟练达的写作手法对故乡神韵的赞美,让蕴藏其间的自然之美、建筑之筑、心灵之美非常绝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心灵通透、灵动和震憾,有一种览游晴川阁的欲念和冲动。谢谢老师美文分享,期盼老师精彩继续在心灵之约相见!蛇年新安,幸福永远!
回复5 楼        文友:刘德正        2025-02-05 05:53:28
  感谢临赏,问候新春。
6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2-04 07:29:26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6 楼        文友:刘德正        2025-02-17 21:58:01
  感谢临赏,敬茶一杯。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