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烟火】辣椒炒肥肠(散文)
奶奶爱吃肥肠,因此父亲经常会给她买肥肠回来。奶奶吃肥肠有各种讲究,第一的讲究就是不会和辣椒一起炒,她喜欢肥肠但不喜辣,肥肠买回来她喜欢切了放盘里拍点蒜末放点酱油吃,也喜欢炖白菜时放几片肥肠。那时家里无论做啥菜,她都不许菜里放辣椒。
“你们奶奶不吃的东西,我们不能犯规。”这是母亲经常说的话,也是家里做菜严守的规矩。
可是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女人,一切都改变了。不喜辣的奶奶因此也开始吃辣,而且喜欢上辣椒炒肥肠。
我十二岁六月份的一天,父亲下班回来买了一些肥肠还拎着一袋子辣椒,他身后跟着一个穿了白衣长裙的漂亮女人。女人抱着一盆开满花的清香茉莉,她说这盆花她是送给我母亲的。母亲名字叫茉莉,故对茉莉花情有独钟。
父亲把肥肠和辣椒递给母亲说道:“辣椒炒肥肠。”说完他又补充一句:“记得多放辣!”
随后他和我们一家介绍了身后的这个女人,女人叫方惠,是他的同事,刚来承德上班没地方住暂时住在家里。那天奶奶正犯牙疼病,听父亲让母亲辣椒炒肥肠。当时就一把抢过肥肠,扔到地上随即踩上几脚对父亲骂道:“你个不孝子!知道我从不吃辣还让你媳妇辣椒炒肥肠!我让你吃,我让你吃!”
奶奶一顿火后,又把那个叫方惠的女人赶了出去。
那天父亲怎么给奶奶解释,奶奶也不听甚至连晚饭都没有吃。其实那天母亲也生气,毕竟父亲领回来的是一个不明身份的漂亮女人呀!
更为可气的是那天父亲完全变了模样,奶奶把女人赶出去,父亲也追了出去,那一宿,父亲也没回家。哥偷偷对我说:“父亲学坏了,知道找小三了,还公然领回家里来了。”
那一宿奶奶根本就没睡,封建的她哪能准许父亲胡作非为呀?母亲更是哭得稀里哗啦,第二天一早,母亲的眼睛肿成了核桃。母亲刚要去工厂上班,奶奶就叫住了她。奶奶说:“大华是我儿子,我必须管教他!”
然后她拉着母亲一起坐了车去了市里父亲单位,吃晚饭的时候,奶奶和母亲回来了,身后跟着父亲和那个女人。那天我们的晚饭破天荒吃的是白米饭,菜是辣椒炒肥肠,溜豆腐。不吃辣的奶奶吃着辣椒炒肥肠,即使辣的直流眼泪也一个劲地说好吃,还一个劲热情地给那个女人夹菜。
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女人家是厦门的,她是父亲的同学。由于家里父母和男人出了车祸去世了,只剩下她,经过父亲的介绍她就来承德工作了。她和父亲只是同学关系,那晚父亲追出去,帮她在市里找了一个酒店。而父亲在单位暂时对付了一宿。奶奶是个善良心软的人,听了方姨的家事也觉得她怪可怜的,也就同意了父亲领她来家里住,并表示一定要好好待她。
方姨爱吃肥肠她尤其爱吃辣,即使早晨喝粥也爱粥里放几块肥肠加点碎辣椒。方姨的男人是个厨子,在大学食堂有个摊位,他的摊位主打辣椒炒肥肠。方姨喜辣爱吃辣椒炒肥肠。所以每餐必去他摊位吃饭,久而久之两个人就熟悉了。方姨学习优秀,临毕业时父亲有一门功课不是太好,还是在方姨的帮助下考过的。因此父亲为了感谢她就准备请她搓一顿,方姨就说:“你如果请我吃饭,那咱们就去吃辣椒炒肥肠吧。”
那天,那个厨子还在父亲的帮助下,成功表白方姨成功。方姨大学毕业后,男人还和他一起回了厦门。回厦门后,男人继续干厨子,方姨和她父母也都到后厨帮忙。男人非常孝顺方惠的父母,挣钱了,会经常领她父母出外旅游。一次,他领着岳父岳母去旅游回来的路上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去世了……
方姨来我家后,奶奶为了迎合她的口味也和方姨一起吃起了辣。那时候我家生活也不是那么富裕,以前父亲买肥肠回来也是一个月买那么一两次,但方姨来我家后,奶奶会时常拿出自己小金库的钱让父亲买回肥肠来。方姨有时也会和奶奶说:“不要给我经常破费,家里做啥随意就好。”奶奶却说:“我爱吃肥肠,你即使不来,我儿子也会经常给我买肥肠呀!”
方姨其实也懂得奶奶对她的好,所以也会经常买回肥肠来。她每次买回肥肠都会买很多,会亲自下厨,炒上满满一大盘,让我们一家人都上桌一起吃。她炒的辣椒炒肥肠,颜色漂亮,看着就有食欲,而且吃起来也是肥而不腻,鲜香浓郁。她说:“一家人就应该有一家人的样呀,在一起吃饭吃着才香呀!”
慢慢的我们一家人都喜欢上辣椒炒肥肠。肥肠和辣椒想想就是绝配,两个配在一起炒肥肠肥腻,加上辣椒就无形中解了肥肠的腻。那年方姨在我家的日子,我们家吃得最多的就是辣椒炒肥肠。
那时候大娘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小饭馆,生意一度不好。她吃过几次辣椒炒肥肠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路,于是她就想加辣椒炒肥肠这道菜,但资金实在有限。家里也确实帮不上她什么忙。她愁呀!为此,方姨就把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一些钱拿了出来,资助大娘。她说她要加入一股,谁让她爱吃辣椒炒肥肠呢!方姨还特意去她店铺指导如何炒好这个菜,肥肠既能保持滑嫩辣椒又能保持翠绿。另外方姨还教了大娘几道南方菜的做法,当然了她做菜的本事也是她过世的男人教她的。在方姨的指导下,饭馆的吃客暴增,辣椒炒肥肠这道菜也成了热销菜。不仅如此,就连在很远地方施工的工程队也会来大娘饭店定这道菜。因为他们南方人居多,都喜辣。一时间大娘的小吃店火了,闻讯而来的吃货很多。大娘挣了钱,第一时间把方姨当初资助她门店的钱还给了她。最后大娘还扩大了门面,招了两个后厨帮忙,另外还扩大了经营。大娘有钱了,还和大爷去了城里买了新楼,还把奶奶和爷爷接到了他们家里。她说也让奶奶和爷爷过一下城里人生活。她要为他们养老送终。而奶奶住不惯楼房,她说:“楼有啥好呀!吃饭炒菜的都用煤气,哪有炉火炒菜香呀,辣椒炒肥肠用炉火炒才有味道呀!”
没住多久,奶奶就跑回我家。她说她只喜欢过炉火炒肥肠的日子……
我们自从一家来承德,奶奶一直和我们过日子。虽然我家日子过于清贫,但奶奶也一直没去城里和大娘住。后来方姨又结婚了,男人还和她一起回了厦门,两人一起开起了饭店。
奶奶七十三岁去世,她闻讯后,专门和男人飞回我家祭奠奶奶。那天,她专门炒了辣椒肥肠摆放在奶奶的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