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春天】海棠依旧,岁月沉香(散文)
倘若要问,在这缤纷的世间,何物堪当春天的最佳代言,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非那一树树灼灼绽放的海棠莫属。那枝头的淡红花朵,娇艳妩媚、娴静典雅,密密叠叠地绽放在灿烂的阳光下,恰似拢着一层轻纱的梦。春风悠悠拂过,花枝轻轻摇曳,那清新脱俗的神韵,那风姿绰约的仪态,宛如凌波而来的仙子,不知征服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
苏东坡曾在静谧的春夜,秉烛泼墨,留下传颂千古的佳句:“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而婉约的少女李清照,在宿醉初醒的清晨,慵懒地起身,心头却仍惦念着昨夜风雨中飘摇的海棠。她素手拈笔,一蹴而就,写下了传世名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而我对海棠的偏爱,缘于儿时在外婆家度过的那段时光。
我外公的祖上是大户人家,遗留下来一个院落,布局极为方正,北边有五间正房,东西两边各有三间厢房,均是青砖黛瓦,古朴典雅。一条砖砌的甬道,宛如灵动的丝带,蜿蜒于院落之中,一头系着气派的大门,一头连着庄重的正堂,串起了整座院子的精气神。外公喜欢花花草草,对海棠情有独钟,在甬道的两边,靠近厢房的地方,各种了三株海棠。海棠花盛开的时节,如同被点燃的粉色火焰,让整个院子充满了盎然生机。海棠花虽无馥郁香气,但凭借着绝美容颜,便能引得蜂蝶纷至沓来,嘤嘤嗡嗡地在花间穿梭忙碌,奏响春日最欢快的乐章。
外公是读书人,酷爱书法,造诣颇深。在舅舅家的客厅里,至今还挂着他书写的“海棠依旧”四个大字,龙飞凤舞、苍劲有力,体现了他对海棠花的钟爱之情。外婆也是大家闺秀,相貌出众,天资聪颖,性情温婉。她待字闺中之时,跟教书先生念过几年书,喜欢古典诗词。外婆和外公的结合,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们志趣相投,性情相合,恩爱有加,外公特地为外婆改名为“海棠”。海棠花盛开的春天,他们整日坐在花下吟诗答对,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婚后不久,他们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为这座院子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原以为能就此岁月静好,安然度日,怎料当时的中国,正值军阀混战、匪患猖獗之际,两个舅舅外出玩耍时,不幸遭遇绑票。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家中顿时乱作一团,为了救回孩子,外公外婆忍痛变卖田产,终于凑齐了赎金,当两个孩子被送回来时,已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回家没几天就相继离世了。遭此横祸,外公外婆整日沉浸在哀伤之中,无心观赏那些花花草草,任由海棠在风中独自飘零。
接下来的几年,外婆连续生下三个女儿,可儿子却始终没有降临。每年春天,海棠花依旧遵循着时节的召唤,热热闹闹地在枝头绽放。夫妻俩终日坐在海棠树下,愁眉不展、长吁短叹,再也没有了赏花的闲情逸致。在那个思想保守的年代,没有儿子继承香火,外公的心底渐渐被绝望的阴霾笼罩,进而开始自暴自弃,沉溺于喝酒、耍钱。外婆多次苦口婆心地规劝,都徒劳无功,只能终日以泪洗面,眼睁睁看着这个家一步步走向衰败的边缘。
直到解放前夕,外公因肆意挥霍,把祖上留下的丰厚家产都败光了,到最后,只剩下这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院落。眼瞅着一家人即将流落街头,连他最喜爱的海棠也要被迫易主。外公仿佛失了魂一般,在海棠树下久久地徘徊着,他抬眼望望那一树树如期绽放的海棠花,依旧鲜艳美丽,再瞧瞧身边曾经青春貌美的妻子,如今却已面容憔悴、形销骨立。家中的佣人早已遣散,她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奶奶,如今不得不亲自挽起衣袖,操持起了繁重的家务,原本细腻柔滑的双手,已布满了裂口和茧子。此情此景,让外公的心中燃起了深深的悔恨,他终于幡然醒悟,含泪对外婆说:“海棠,这些年苦了你了,我发誓,今后再也不赌了。”外婆亦是泪流满面,哽噎着说:“不赌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夫妻俩在海棠树下相拥而泣。一阵微风拂过树梢,海棠花瓣飘飘洒洒落在他们的身上,为这对饱经沧桑的夫妻送上一丝暖心的慰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为外公败光了家产,他们家在解放后才被划为贫农,并分到了田地,此时外婆以四十岁的高龄生下了一个儿子,真可谓三喜临门,外公喜出望外,特地为儿子取名为“解放”。这个家庭再度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幸福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在舅舅十岁时,外公病逝,外婆带着孩子们艰难度日,与新生的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
时光荏苒,孩子们渐渐长大,像羽翼渐丰的鸟儿离巢而去,几个女儿先后嫁人,舅舅在镇上谋得了一份工作。我母亲怕外婆寂寞,便把我送去与她作伴。诺大的院子里,常常就只有我和外婆两个人,还有一条同样寂寞的大黄狗。
院子里的那几株海棠,在外婆地精心照料下,长得越来越粗壮。春天来了,满树的海棠花如锦似霞,阳光透过花枝洒下细碎的光影,微风拂过,花瓣如雪,纷纷飘落,如梦如幻。外婆忙完家务,坐在花下,把我抱在腿上,给我讲述那些或甜蜜、或苦涩的过往,教我吟诵唐诗宋词。外婆吟诵起诗歌来,声音抑扬顿挫,饱含深情,那时我年纪尚小,虽不能全然领会这些诗歌的深邃含义,却被她周身散发的热忱深深地感染,也跟着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吟诵起来。
左邻右舍常被这满院的海棠吸引,纷纷前来观赏。大人们围坐在树下谈笑风生,分享着生活的琐琐碎碎;我和隔壁的小五在院子里嬉笑奔跑,玩得不亦乐乎。大黄狗则蔫头耷脑地趴在地上打盹,见了生人也懒得叫一声,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它实在太老了,还是我外公在世时收养的,如今外公都已去世十几年了,大黄狗也步入了生命的暮年。
到了秋天,海棠树上垂垂连珠,成熟的海棠果,宛如一颗颗红宝石般熠熠生辉,煞是喜人。我和外婆挎着小篮,穿梭在树下,采摘着海棠果,隔壁小五瞧见了,也跑来帮忙。小五比我大一岁,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透着股机灵劲。遇到高处够不到的果子,小五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蹲下身来,让我扶着树,踩在他的肩膀上,他缓缓站起来,我晃晃悠悠地站在他肩上,伸手去摘高处的果子,可终究因重心不稳,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皮,鲜血渗了出来,疼得我哇哇大哭,小五见我流血了,顿时慌了神,吓得一溜烟跑没影了。外婆闻声赶来,心疼地抱起我,去屋里包扎伤口。那以后,小五好几天都没敢到我家来。
外婆把海棠果清洗干净,制成美味的蜜饯。她先拿出两瓶,摆在外公的遗像前,让他优先品尝,然后挨家挨户地给街坊邻居们送去。到小五家的时候,只见他怯生生地躲在他母亲身后,低垂着头,不敢看我们。外婆走过去,慈爱地抚摸着小五的头说:“小五,我知道你不是故意摔伤妹妹的,去跟妹妹一起玩吧。”我也赶忙跑过去,拉起小五的手说:“小五,跟我们一起去送蜜饯吧。”小五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们手拉着手,蹦蹦跳跳地跟在外婆身后,继续给各家各户送蜜饯去了。剩下的蜜饯,外婆领着我拿到三里外的集市上售卖,换了钱后,总是先给我买几根香喷喷的油条,让我解解馋,然后再买些油盐酱醋回来。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我该上学的年纪,母亲把我接回家去,送进了村里的小学,也是在那一年,家里的大黄狗死了,偌大的院子里,一下子只剩下外婆孤单的身影。舅舅放心不下,多次提出要接她到镇上去住,都被她拒绝了。她割舍不下这座承载了太多回忆的老宅子,更离不开那几株陪伴她多年的海棠,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留存着外公的影子,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幸福的时光,也熬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
我离开以后,不知道在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外婆独自一人是怎样度过的,是否会对着怒放的海棠花追忆往昔、暗自垂泪;是否还会在海棠果收获的季节制作蜜饯、馈送亲朋。我只有在假期里才有闲暇去看她。每次见面,外婆总会亲切地拉着我的手,一同坐在海棠树下,不住地问这问那,天南海北地闲聊,好像要把积攒了很久的话,一股脑都说出来似的。她整日独守着这个空荡荡的院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心里头想必憋闷极了。
许多年以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再次回到了那座令我魂牵梦绕的院落。周围的邻居都已建起了二层小楼,这座院子夹在中间,显得格格不入。推开古老的大门,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衰败的景象。由于年久失修,东西厢房均已坍塌,只剩下四梁八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五间正房也岌岌可危。院子里杂草层生,连甬道的砖缝里也钻出了嫩绿的草芽。而那六株海棠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稠密的花朵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在灿烂的阳光下绚丽夺目、光彩照人。只可惜往日的赏花人已经不在,外婆早已作古,小五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被一场车祸夺去了年轻的生命,而我,也已远走他乡,去了遥远的北方。物是人非,唯有海棠依旧,如今,只有这几株海棠,还在执着地守望着这座古老的院落,也守望着那些永不褪色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