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影视戏曲 >> 【金文】诗意人生(广播剧)

编辑推荐 【金文】诗意人生(广播剧)


作者:汤文来 布衣,13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8发表时间:2025-01-12 13:31:26
摘要:该剧展现诗人的生活与感悟。第一幕探讨诗兴,诗人甲与乙讨论创作灵感,强调情感的重要性。第二幕元旦有感,诗人在庭院中感慨时光流逝,倡导保持内心宁静。第三幕听雪赏景,诗人在雪地竹林中欣赏自然之美,强调对生命的尊重。第四幕友人归乡,友人丙归来,分享漂泊经历,反映生活艰辛。第五幕耆耄之态,诗人在茶馆中分享人生经验,鼓励年轻人追求诗意生活。通过诗意对话,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展现内心世界与人生哲理。

第一部分:《诗意人生》广播剧大纲
   角色:
  
   诗人甲
   诗人乙
   友人丙
  
   第一幕:诗兴探讨
   时长:0:00-2:00
   地点:书房
   背景音效:舒缓的古典音乐
   诗人甲(摇头晃脑):“这贾岛推敲诗句,骑驴吟诗,竟能捻断胡须不少根,真乃痴人也。”
   诗人乙(微笑着,手抚下巴):“兄台所言极是,应制之作向来难出佳作,倒是那悲欢离合之情,方能让灵感如泉涌。”
   诗人甲(拿起花中君子的原诗):“你看这原玉,‘诗兴未到不强吟,散步卧床无意寻’,倒也颇有意境。”
  
   第二幕:元旦有感
   时长:2:00-4:00
   地点:庭院
   背景音效:喜庆的节日音乐
   诗人甲(望着天空,感慨):“虚庚八九今天至,天地游人又一年呐。”
   诗人乙(站在一旁,微微点头):“是啊,这风雨云霞何必多问,明朝依旧笑开颜。”
  
   第三幕:听雪赏景
   时长:4:00-6:00
   地点:雪地竹林
   背景音效:簌簌的落雪声,竹林的风声
   诗人甲(沉醉地):“鹅毛飞舞满天空,落入竹林雅瑟鸣。”
   诗人乙(闭着眼睛,倾听):“观景之人如酒醉,来回听赏雪吟声。妙哉,妙哉!”
  
   第四幕:友人归乡
   时长:6:00-8:00
   地点:村口
   背景音效:寒风呼啸声
   友人丙(背着行囊,满脸沧桑):“君离家日柳杨葳,今返之时雨雪霏。”
   诗人甲(激动地上前迎接):“一别十几载,你这皱纹满面,鬓毛也衰咯。”
   友人丙(眼中含泪):“岁月不饶人呐。”
  
   第五幕:耆耄之态
   时长:8:00-10:00
   地点:茶馆
   背景音效:清幽的茶香和人们的低语声
   诗人甲(品了一口茶):“耆耄高年岂所求,胸怀坦荡乐无忧。”
   诗人乙(放下茶杯):“看轻名利重情义,热爱生活享自由。真乃人生至理。”
   诗人甲(指向远处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瞧那老者,歌颂善良浑似友,憎疾丑恶宛如仇。虽年事已高,却仍在学习,精神令人钦佩。”
  
   第二部分:正文
  
   第一幕:诗兴探讨
  
   【场景:诗人甲的书房,布置典雅,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籍经典,书案上笔墨纸砚摆放整齐,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画卷半掩在一旁。窗外是一片静谧的庭院,几株翠竹随风摇曳,阳光透过斑驳的竹叶洒在地上,宛如细碎的金箔。舒缓的古典音乐如潺潺流水般在空气中流淌,为这书房增添了几分清幽雅致的氛围。】
  
   诗人甲(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袍,头发随意地用一根丝带束起,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他手持一本诗集,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摇头晃脑地念叨着):“这贾岛推敲诗句,骑驴吟诗,竟能捻断胡须不少根,真乃痴人也。为一字一句,如此费心劳神,岂不是太过执着?”(说罢,停下脚步,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调侃,用手轻轻抚摸着手中的诗集)
  
   诗人乙(坐在一旁的雕花梨木椅上,身着深蓝色的锦袍,领口和袖口镶着精致的云纹滚边,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的玉佩。他微笑着,手抚下巴,静静地看着诗人甲,眼神中透着几分深邃和从容):“兄台所言极是,应制之作,多为迎合宫廷权贵,格律森严,内容空洞,向来难出佳作。倒是那悲欢离合之情,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切感受,方能让灵感如泉涌,情到深处诗自成啊。”(边说边微微抬起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诗人甲(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走到书案前,放下手中诗集,拿起桌上摆放着的花中君子的原诗,仔细端详着):“你看这原玉,‘诗兴未到不强吟,散步卧床无意寻’,倒也颇有意境。此作者想来也是个性情中人,不刻意为之,顺应心境写诗,这一点倒是难得。”(诗人甲的手指轻轻在诗稿上滑动,目光专注,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几分赞赏)
  
   【此时,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片刻的宁静。微风拂过,吹进屋内,带来一丝淡淡的竹香。】
  
   诗人乙(缓缓起身,踱步到窗边,双手背在身后,望着窗外的庭院景色,深深吸了一口气):“想我二人,虽不及古人那般痴迷,但对这诗词之道,也是爱得深沉。只可惜如今这世道,人心浮躁,能静心思索诗意之人越来越少咯。”(说罢,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和无奈)
  
   诗人甲(走到诗人乙身边,同样望向窗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是啊,世风日下,功利之徒满街皆是。但我们既然钟情于诗词,便应坚守内心的这一片净土,不为外界所动。”(双手握拳,语气坚定)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两人的思绪。】
  
   家仆(在门外恭敬地说道):“老爷,外面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说是有要事与您相商。”
  
   诗人甲(微微皱眉,有些不悦地说道):“就说我今日不见客,与友人在探讨诗词,让他改日再来吧。”
  
   家仆(犹豫了一下,说道):“老爷,这位客人说是从京城而来,事关老爷您的诗集出版之事。”
  
   诗人甲(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哦?那让他在客厅稍候吧。”(转过头对诗人乙说道)“乙兄,你看这世事就是如此,刚说到不为名利所动,这名利之事便找上门来。”
  
   诗人乙(微微一笑,拍了拍诗人甲的肩膀):“兄台莫要烦恼,且去听听他所言何事,这诗集出版,若是能将兄台的佳作传播于世,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只要不违背我们作诗的初心便是。”
  
   诗人甲(点了点头,整了整衣衫,说道):“乙兄所言甚是,那我去去就来,你在此稍候。”(说罢,便走出了书房)
  
   【书房内又恢复了平静,只有那舒缓的古典音乐依旧在轻轻流淌,诗人乙回到椅子上坐下,拿起桌上的诗集,陷入了沉思。这一幕的小高潮便在于诗人甲在对贾岛的“痴”表示质疑后,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名利的诱惑,而诗人乙的劝解则凸显了两人在坚守诗意与应对世俗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二幕:元旦有感
  
   【场景:庭院中,四周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随风轻轻晃动。地上铺满了红色的鞭炮碎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火气息。几株红梅在墙角绽放,暗香浮动。不远处的假山上覆盖着一层薄雪,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庭院中央摆放着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桌上放着一壶热茶和几碟精致的点心。喜庆的节日音乐欢快地奏响,孩童们的嬉闹声和鞭炮声不时从远处传来,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热闹氛围。】
  
   诗人甲(身着一身崭新的暗红色锦缎长袍,头戴黑色方巾,脚蹬黑色布鞋,精神抖擞地站在庭院中。他双手背在身后,抬头望着天空,眼神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新岁的期待):“虚庚八九今天至,天地游人又一年呐。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是一年元旦。”(微风吹过,衣袂飘飘,他的胡须也随之轻轻飘动,脸上的神情略显沧桑,但眼神依然明亮)
  
   诗人乙(从屋内走出,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棉袍,领口和袖口露出一圈白色的狐毛,手持一把折扇,扇面上绘着淡雅的墨竹。他步伐稳健,走到诗人甲身边,站在一旁,微微点头):“是啊,这风雨云霞何必多问,明朝依旧笑开颜。过往的烦恼忧愁,就随旧年而去吧,新的一年当有新的气象。”(说罢,轻轻展开折扇,扇了几下,嘴角上扬,露出一丝从容的微笑,眼神中透着豁达与洒脱)
  
   【此时,一只喜鹊从头顶飞过,叽叽喳喳地叫着,落在了院中的梅树上。】
  
   诗人甲(踱步到梅树下,抬头看着喜鹊,脸上露出一丝欣喜):“这喜鹊倒是应景,在这新年伊始,给我们带来了几分喜气。”(他伸出手,似乎想要触摸那喜鹊,但又怕惊扰了它,手停在半空中)
  
   诗人乙(也走上前,看着喜鹊和红梅,眼中满是欣赏):“兄台,你看这梅树,在寒冬中独自绽放,傲雪凌霜,正如我们在这纷扰世间,坚守着自己的诗意之心。”(他的声音平和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诗人甲(折下一枝梅花,放在鼻尖轻嗅,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梅花香气扑鼻,令人心旷神怡。想我这一年来,虽作诗不少,但总觉得还缺些什么。”(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诗人乙(看着诗人甲,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台莫要烦恼,诗词之道,本就在于内心的感悟。或许这新的一年,我们该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世间的百态,方能让诗作更上一层楼。”(眼神中充满鼓励和期待)
  
   【突然,一阵喧闹声从院外传来,似乎是有人在争吵。】
  
   诗人甲(微微皱眉,有些不悦地说道):“这大过年的,是何人在争吵?”
  
   诗人乙(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想必是些为了琐事而争执不休的人吧。这世间之人,大多为名利所累,却不知平淡生活中的美好。”
  
   【两人正说着,一个家仆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
  
   家仆(气喘吁吁地说道):“老爷,外面有两个人为了一点年货的价钱吵了起来,怎么劝都劝不住。”
  
   诗人甲(无奈地笑了笑):“你去拿些银子,把他们的年货都买下来,让他们莫要再吵了,大过年的,和和气气才好。”
  
   家仆(领命而去)
  
   诗人乙(看着诗人甲,笑着说):“兄台真是心善,这也算是我们为这新的一年做的一件善事吧。”
  
   诗人甲(坐回石凳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只愿这世间能多一些平和,少一些纷争。我们虽无力改变这天下大势,但求能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善良。”
  
   【这一幕的小高潮便在于诗人甲对过去一年作诗的迷茫以及院外的争吵事件,引发了两人对生活和诗意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他们在世俗纷扰中追求内心宁静与善良的矛盾与挣扎,也为后续剧情中两人在诗意道路上的继续探索奠定了基础。】
  
   第三幕:听雪赏景
  
   【场景:一片雪地竹林,洁白的雪如棉被般覆盖着大地,竹子被雪压弯了腰,却依然挺立。竹林间有一条蜿蜒的小径,雪地上留下了几行脚印。簌簌的落雪声与竹林的风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远处山峦起伏,皆被白雪装点,天地间一片银装素裹,宛如人间仙境。】
  
   诗人甲(身披一件黑色的狐裘披风,头戴一顶黑色的毡帽,脚蹬黑色皮靴,手持一根竹杖,步伐轻快地踏入这片雪地竹林。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他的肩头和发梢,他却浑然不觉,仰头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眼神中满是沉醉):“鹅毛飞舞满天空,落入竹林雅瑟鸣。这雪景宛如仙境,实乃大自然的恩赐。”(说罢,伸出手接住一片雪花,看着它在掌心融化,脸上露出惊叹的神情,胡须上也沾着星星点点的雪花)
  
   诗人乙(跟在诗人甲身后,身着一件白色的羊羔毛披风,领口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带,显得儒雅而清俊。他步伐沉稳,双手交叠在胸前,闭着眼睛,静静地倾听着雪落竹林的声音,片刻后轻声吟道):“观景之人如酒醉,来回听赏雪吟声。妙哉,妙哉!此景此情,让人忘却尘世纷扰,心中唯有这一片洁白与宁静。”(他的声音平和而舒缓,仿佛也融入了这雪景之中)
  
   【此时,一阵寒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抖落了枝头的积雪,簌簌地落下。】
  
   诗人甲(兴奋地快步走到一棵竹子前,用竹杖轻轻敲打竹子,积雪簌簌落下,洒在他的身上):“乙兄,你看这竹子,虽被雪压,却依然坚韧不屈,恰似文人之骨,宁折不弯。”(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
  
   诗人乙(微笑着点头,掸了掸肩头的积雪):“正是此理,我们作诗之人,当如这竹子一般,坚守内心的气节与操守,不被世俗所左右。哪怕风雪加身,亦不能动摇我们的诗意之心。”(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透露出对信念的执着)
  
   【两人沿着小径缓缓前行,雪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突然,诗人甲看到一只野兔从竹林中窜出,在雪地上留下一串脚印后消失不见。】
  
   诗人甲(指着野兔消失的方向,笑道):“这林中的生灵,也在这雪天里忙碌着,倒为这寂静的竹林增添了几分生机。”
  
   诗人乙(顺着诗人甲所指的方向望去,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柔):“万物皆有灵,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它们也在为生存而奔波。相比之下,我们能在此赏雪吟诗,何其幸也。”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竹林深处的一座小亭子里。亭中石桌上放着一个酒壶和两个酒杯,显然是有人事先准备好的。】
  
   诗人甲(惊讶地走上前,拿起酒壶,发现壶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知君等必来赏雪,特备薄酒,望能助诗兴。——无名友人”):“看来是有知音人啊,这雪中的一壶酒,倒是暖了身心。”(说罢,为诗人乙和自己各倒了一杯酒)

共 947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1、《诗意人生》广播剧以诗意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文人墨客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剧中通过五幕戏,生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间的交流、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2、该剧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诗人的对话和行为,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诗词的热爱与追求。诗人们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以诗会友,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3、同时,剧中也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诗人们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情义的重视,反映了古代文人的价值观。通过后生的请教,展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4、总之,《诗意人生》以诗意的方式,展现了文人墨客的生活与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5、适合人群:《诗意人生》适合喜欢传统文化、对诗词艺术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那些追求精神生活、渴望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人群。敬请阅读欣赏!【金文编辑:江西学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01-12 13:31:59
  感谢老师的赐稿,期待更多精品佳作!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2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01-12 13:36:04
  再次感谢老师创作,当代戏剧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其重要性,不仅限于艺术领域,还在教育、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戏剧作为文化娱乐形式,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戏剧也是一种社交活动,观众可以在剧场中与他人共同欣赏戏剧表演,分享感受和体验,增进交流和理解。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12 16:18:23
  精彩文笔,富有深意!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12 16:19:08
  感谢江西学士老师倾情编辑,精彩无限!
5 楼        文友:汤文来        2025-01-12 21:34:26
  江西学士,王社长,谢谢了!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