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诗词古韵 >> 【东篱】春节赋(古韵)

编辑推荐 【东篱】春节赋(古韵)


作者:梅香透雪 举人,562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34发表时间:2025-01-19 06:34:37

岁聿云暮,新元肇启。春节者,华夏之盛节,炎黄之嘉辰也。其源渊远,其义深醇,蕴天地之瑞气,聚人心之欢情。
   春节之始,当溯于上古。殷商时期,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为新年之雏形。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春节之名渐定。岁月悠悠,朝代更迭,春节之俗代代相承,日臻繁盛。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盈门。扫尘除秽,净室迎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此乃除尘之寓意,亦为去旧迎新之仪式。老少咸集,齐动手,拭窗棂、扫庭院、清厨灶,弃却往昔之尘垢,以焕然一新之室闾,迎祥纳福。
   及于除夕,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年夜饭者,春节之重餐,其萃八方之珍馐,烹四海之美馔。或炖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或烹蒸鱼鲜,味美汁浓,寓意年年有余。阖家围坐,笑语欢声,杯盏交错,言欢情畅。长辈之慈爱,幼辈之恭顺,尽显于席间。年夜饭之丰盛,非独为口腹之欲,乃家族团圆、幸福美满之象征。
   年夜饭后,长辈赐幼者压岁钱,以镇邪驱祟,保佑平安。红纸包中,寄寓深情厚意。幼者受之,欣然而喜,其心甜润,仿若握住新年之吉运。炉火熊熊,暖意融融。一家人围坐于电视机前,守岁迎新。春晚之节目,雅俗共赏,歌舞升平,相声小品,妙趣横生。窗外,华灯璀璨,烟火缤纷。爆竹声中,旧岁辞去,新年降临。
   新岁初一,晨曦破晓,曙光洒于大地。男女老少,皆着新衣,新衣焕彩,寓意新年新象。先拜天地神明,感恩护佑之恩,祈愿风调雨顺,家国平安。继之拜谒祖先,追思祖德宗功,传承家族之脉。祭品罗列,香烛袅袅,恭敬之心,溢于言表。家族之中,晚辈拜见长辈,行叩拜之礼,言祝福之词。长幼有序,礼义昭彰。而邻里之间,亦互道吉祥,拱手相贺。“远亲不如近邻”,此时之和睦,为春节之温情添彩。
   春节之盛景,游必有街衢巷陌之繁华。市集之上,人头攒动,商贩云集。对联鲜红,福字璀璨。卖糖画者,以糖为墨,于案板之上,绘就龙凤瑞兽、花草虫鱼,栩栩如生,引得小儿驻足。卖灯笼者,花灯绚烂,有宫灯之典雅、走马灯之奇巧,挑于肩头,照于前路,满是喜庆。传统手工艺品,亦令人叹为观止。剪纸之艺,巧夺天工,红纸在艺人手中,折叠翻转,剪刀游走,遂成佳作,或为花卉,或为人物,精美绝伦。
   花市之中,繁花似锦。春日将至,人们购花迎春。桃花灼灼,寓意好运将至;水仙袅袅,清香满室,象征团圆美好;金桔累累,金黄璀璨,兆示吉祥如意。携花归家,室有芬芳,心亦愉悦。且夫春节之游乐,有舞龙舞狮者,龙腾狮跃,喜庆非常。龙者,华夏之图腾,舞龙之人,默契配合,巨龙在锣鼓声中,翻腾起舞,似要冲破云霄。狮者,瑞兽,舞狮者,身手矫健,狮子或跳跃,或翻滚,憨态可掬又威风凛凛,所到之处,观者如潮,欢呼声四起。
   春节亦为文化传承之佳时。贴春联之俗,流传已久。红纸黑字,对仗工整,寓意吉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此联以朴素之语,表达了人们对健康长寿、幸福美满之向往。“红梅吐艳新春到,瑞雪纷飞旧岁除”,则借景抒情,将新春之喜与旧岁之去描绘得淋漓尽致。写春联之人,或为书法大家,笔走龙蛇,墨香四溢;或为家中长辈,笔力虽不及名家,然其中之祝福诚意满满。儿童试笔,挥毫泼墨,写就童真童趣之联,传统文化之美,在此间得以传承。
   春节期间,民谣亦传唱于街头巷尾。诸如“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此民谣生动地描绘了春节前后的民俗活动,朗朗上口,令人回味。猜灯谜亦为春节之雅趣。灯谜悬挂于花灯之下,文人雅士与市井百姓皆可参与。灯谜者,谜面含蓄隐晦,谜底智趣巧思。“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发(猜一植物)”,谜底为葡萄。于此间,智慧与趣味交融,民俗文化得以弘扬。
   春节之意义,非独为家族团圆、娱乐休闲,更为民族精神之凝聚。当此之时,游子归乡,万里赴家之约。无论山川阻隔,无论路途遥远,归心似箭。此乃孝道之体现,家族亲情之维系。而春节期间,万人空巷,共庆佳节,此乃团结之象。同一文化传统之下,人们共享欢乐,同沐祥瑞。从乡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春节之习俗虽有小异,然其喜庆、团圆、祥和之氛围相同,此为中华民族共有之精神家园,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之源泉。
   且夫现代社会,春节之形式虽有所变化,然其内涵依旧深厚。科技发展,通讯便捷,视频通话,海外游子,与家人同贺新春;电商兴起,购物网络,便捷过节,方便购置年货。然无论如何变,春节团圆、欢乐、祥和、传承之本质不变。
   嗟乎!春节者,岁首之华章,民俗之盛宴。其凝聚家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愿春节之美,世代相传,永绽光彩;愿华夏儿女,于春节之喜庆中,汲取力量,奋进前行,共创家国兴盛之未来。
  

共 20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节的由来:殷商时期,祭祀演变而为新年之雏形。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春节由此而来。随朝代更迭,春节便代代传承下来。春节的习俗:全国各地不一样,花样繁多,内容丰富。从除夕、到年夜饭、到正月初一,再延至整个正月,用各种形式庆祝新春佳节,祈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春节的意义:迢迢万里,游子归乡,家人团聚,既是孝道之体现,也是家族亲情之维系。全国各地习俗不同,但喜庆、团圆、祥和之氛围相同,此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春节的影响:海外,有华人的地方,贴春联、放鞭炮、舞灯、品美食等同样展示春节之俗,同样展现华夏儿女的风情。春节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置办年货,通过电商网购,年货直接到家。游子无论天涯海角,可以视频对话,面对面地共祝新春佳节,应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佳话。形式不同,但团圆、欢乐、祥和的传统本质没变。春节,凝聚家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愿华夏儿女,新年新气象,共创美好的未来。文章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春节的由来、习俗、意义、影响和形式。告诉人们,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活动传统习俗,也是华夏儿女团结的精神力量,须代代传承下来。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好文。感谢賜稿东篱,推荐共赏。【东篱编辑:吴孟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1-19 06:43:07
  这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春节的由来、习俗、意义、影响和形式。告诉人们,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是华夏儿女团结的精神力量,须代代传承下来。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问好老师!祝老师腊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让我们携手迎接新年的到来!
2 楼        文友:梅香透雪        2025-01-19 08:11:59
  谢过编辑!辛苦啦,上香茶……
大学文化,公务员。在不同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多篇(首)。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9 10:07:03
  一元之始,文化积淀;四季开启,唯在春讯。这篇文赋,写出春节问候遗产的丰厚底蕴,文化精髓,内容全面,新春之际,读春节赋,加强节日的兴奋感吧。问候作者冬祺!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1-19 12:29:04
  古韵悠长,溯源春节,让春节的新衣新帽新气象跃然纸上,年夜饭的阖家欢乐,压岁钱的老人对小辈的期盼,花市的喜庆,举国同庆,现代文明下的春节更是注入了高科技的喜庆,同祝愿新年快乐!来年好运!好文拜读!
5 楼        文友:石兰        2025-01-20 10:56:45
  谢谢文友们来过!到此一游。顺颂大家春节快乐!
6 楼        文友:石兰        2025-01-20 11:38:06
  我替作者代言啦,诸位见笑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