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丁香·希望】挂在墙壁上的家风(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希望】挂在墙壁上的家风(微型小说)


作者:金刚指 秀才,140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0发表时间:2025-01-19 11:14:06

1
   《诫子书》(三国·诸葛亮)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中虽然没有明确提示这是与家风有关的戒律,但如果翻译过来:“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细细品读,其实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家风家训。“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宋·司马光‌)中这样说,司马光不仅这样做,并以此教育子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家训》明·朱用纯)。这些古诗词虽然时代不同、作者各异,但都蕴含了深厚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族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了关于家风、家教的重要信息,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和传承良好家风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腊月,寒风凛冽,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切割着游子们的心。身处繁华喧嚣的城市,总是被街角处闪烁的霓虹而孕染,有点飘飘然,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出生地,那个地方叫做家乡。每每想到这儿,就会不由自主地望向远方,目光所及之处便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每至年关,那份对故乡的思念,就像疯长的藤,在心底肆意蔓延,紧紧的缠绕着,以至于呼吸都拜谒先陵新绿栽,问谁荐血杜鹃开会产生困难。此刻的心总会毫无理由的抽搐几下,难以抑制。或许,这就是忘本的我应该得到的惩罚。
   2
   昨天又是一个伤心的日子,家族中的一位不满六十岁的姑奶奶因突发心肌梗塞送及医院抢救无效而逝世。其儿女都在外地打工,我接到的电话是邻居打来的。按照辈分,我必须叫她姑奶奶,实则我们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如果说有,那肯定在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那个时代曾经是一家,不然就沾不上家族这个名分了。
   我们是因为遭遇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在政府的支持下搬迁到异地新建的新农村而成为了邻居。或许曾经是家族的缘故,如今更是左手牵右手的新型邻居情。虽说我已经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了,但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总会受到邻居们热情的厚待和问候。那是一种自然的、温馨的、阳光一样灿烂的相处,我也总会在过年的期间去拜访他们,算是还以礼节。“来而不往非礼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熟悉的诗句,就像秋天的阳光醇厚柔润,在田野间流淌,渲染出一片金黄,随风飘散的落叶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为这宁静的秋色增添了一丝动人的韵味。这种动人的韵味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河流那样激荡,左手孕染着黄河,右手抚摸着长江。以春天独有的韵脚唤醒沉睡的大地,赋予世界以新的色彩与活力。
   3
   家乡从春花华到秋实,从嫩绿到金黄,无不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从山的青翠到水的澄澈,从云的洁白到风的清凉,故乡的原野永远的演绎着最美的篇章。家乡那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绿色绒毯般的山野,整齐如画的麦浪,还有湛蓝湛蓝的天空,这个充满神奇魅力的地方,无时无刻都令人身心气爽,令人回味无穷。
   家乡那片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土地,山川依旧,乡愁绵绵,每一缕风都携带着童年的记忆。每当远离家乡,心中涌起无尽思绪时,我总会回忆儿时的月光,更是怀念过了除夕的那个年味。儿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过年就有新衣服穿,过年就有肉和炖那白菜里捞起来的长长的粉条,过年就会跟着父母去拜年,过年就会传承老祖先的遗训。
   每次拜年,不论走到谁家,一进门,厅堂的正中总是摆放着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摆着香炉,香炉里有徐徐上升的袅袅香烛燃烧的青烟,这是家家户户对老祖尊的祭拜。八仙桌的两边放着椅子,椅子上坐着家中最年长的人。我们小孩去拜年,进门后就得跪在八仙桌前磕三个头:“爷爷,新年好!”
   “奶奶,新年好!”
   “伯伯,新年好!”
   ……
   在至亲家,磕头问好后就会得到新年的祝福:给钱。虽然那时给的钱只有二分、五分,最多一毛。但我们不敢拿,必须在推让中得到父母的认可才可以收入腰包。有时父母不允许,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钱又回到主人的衣兜,甚是馋人的。稍微大一点,就可以独立去拜年了,那是最最开心的事情。因为那是在自己幼小的年龄里可以得到别人认可的机会:“这娃真懂事。”“这娃真乖。”这时去拜年,我们必须遵守父母制定的约法三章:谁家的钱不能收,不能在谁家吃饭,不能在谁家贪玩。如果违背了约法三章,父母会毫不留情的取消你拜年的资格,只能在屋里看家护院。原因很简单: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想想,玉米粒大的字,父母认识不了一纸杯,但他们所懂得的道理竟然可以与大海媲美,与高山比肩。
   我想,我至少得感恩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是他最早提出了家风家训,其《慕贤篇》中提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这段名言告诫人们要谨慎选择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
   自从有了家风家训,我们就有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自从有了家风家训,我们就有了尊老爱幼的习惯;自从有了家风家训,我们才有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传统文化种一步步的长大,在教鞭的鞭策下尊规蹈距,终究成为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在我接到邻居电话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联系一起长大的现居住在城里的人,开着车回到久别的家乡。虽然到处呈现着一片凄凉,枯黄的野草铺满山岗,昏暗的天空时不时飘来几片雪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我们依然以主人的身份各司其责,在下午两点多尸体运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下午,人们陆陆续续的来了许多,在平时谁家遇到大事小事都是主事人提前安排,做好各项准备,备食物、租桌椅灶具、打墓等,一切有序进行。今天主人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就绪了。
   下午,没有事情可做,我有点无聊,就在几户人家的门前走来走去,忽然发现家家户户的墙壁上挂着一块五十公分长四十公分宽的精致的匾额,最上面写着:“户主:某某某。”中间一行写着:“家风”,下面分两行:“尊师重教、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爱国爱家。”看到着,我忽然想起龚大烈的《清明拜谒龚氏先祖共工》中的一句话:“拜谒先陵新绿栽,问谁荐血杜鹃开。”以共勉。
   (原创首发)

共 26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来到甘肃天水已经六年了。深深感觉到甘肃这片土地上,乡亲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无论是农村乡里的民房,还是城市的商品房,家家户户必挂字画。由此可见此地的人们对教育,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这是也是家风的一种。作者老师所写的家风,令我最为震撼的是“家家户户的墙壁上挂着一块五十公分长四十公分宽的精致的匾额,最上面写着:“户主:某某某。”中间一行写着:“家风”,下面分两行:“尊师重教、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爱国爱家。””,有这样的文化传承,这片土地会孕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老师写他家乡的家风:乡亲们谁家有事,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门在外的人都要放下手中的事回家帮忙,这就是邻里互助互爱的家风;写他家里的家风:小时候父母安排去亲戚家拜年,“谁家的钱不能收,不能在谁家吃饭,不能在谁家贪玩”这都是规矩,是良好的家风。而且制定和遵守良好的家风,与认了多少字的关系不是很密切,作者的父母,“玉米粒大的字,父母认识不了一纸杯,但他们所懂得的道理竟然可以与大海媲美,与高山比肩。”有这样的父母,是子女之幸。 好家风必定会培养出好孩子。 希望我们以好的家风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而且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好文,推荐阅读! 【丁香编辑·小罗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01-19 11:18:15
  家家户户的墙壁上挂着一块五十公分长四十公分宽的精致的匾额,最上面写着:“户主:某某某。”中间一行写着:“家风”,下面分两行:“尊师重教、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爱国爱家。”
   在如今的社会,在这样的年代,能看到家家户户墙壁上写的家风,真的太让人敬慕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19 13:23:29
  感谢小罗社长精彩编按。但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还是有些许的愧疚,那则是对某种深层的东西挖掘不够。家风应该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怎么能挂在墙上呢?这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2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01-19 11:18:34
  好家风必定会培养出好孩子。 希望我们以好的家风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而且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好文,推荐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19 13:24:46
  谨以此文,能够和各位对家风这一传承以共勉。
3 楼        文友:娇娇        2025-01-19 11:26:2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欣赏学习了!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19 13:25:41
  感谢娇娇社长的鼓励。祝笔丰。
4 楼        文友:娇娇        2025-01-19 11:28:24
  小罗社长编审好精彩,我的文章总希望能拥有小罗社长的编语!可闰土社长总是抢在先,嘻嘻!
娇娇
5 楼        文友:闰土        2025-01-19 12:56:09
  文章优美,写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写出了真情实感,好家风富几代,培育一代代德才兼备的人才,回归社会。
回复5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19 13:27:36
  社长对丁香的执着,就是一种好家风的传承。家风不仅仅存在于一个家庭,也应该在一个团队花开四季。
6 楼        文友:闰土        2025-01-19 12:58:08
  小罗编辑文章,认真负责,编按也写的好,真真吃透了文章,写出了真情实感。
7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01-19 14:01:51
  金刚指:感谢小罗社长精彩编按。但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还是有些许的愧疚,那则是对某种深层的东西挖掘不够。家风应该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怎么能挂在墙上呢?这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回复:家风确实是刻在骨子里面的东西,但是如果连写出来挂在墙上都不愿意做,又怎么能刻在骨子里呢?挂在墙上才能勉励后辈。同时也约束自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7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20 17:24:26
  这就是一种深层的思考。
8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01-19 14:03:05
  娇娇:小罗社长编审好精彩,我的文章总希望能拥有小罗社长的编语!可闰土社长总是抢在先,嘻嘻!
  
   回复:没有关系,以后的机会多得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9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1-20 16:41:34
  好家风传承是强国富民建设的基石。
回复9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20 17:25:32
  好家风就是好国风的基础。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