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夕映五眼桥(散文)

精品 【晓荷】夕映五眼桥(散文) ——行走九江山水间


作者:舟自横 秀才,112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发表时间:2025-01-19 16:03:03
摘要:鄱阳湖五眼桥丰水期大部分时间沉在鄱阳湖水底世界。冬季枯水期五眼桥现身鄱阳湖底。一座明代五百多年前石拱桥,一年大部分时间浸泡在湖水中,只是冬天鄱阳湖退水后露出庐山真面目。历经漫长时光湖水侵蚀,依然岿然不动安如山,堪称前人造桥一绝。一座古老石拱桥,在鄱阳湖水底经受了五百多年汹涌的洪流冲击波,依然固若金汤,这本身就是建桥者一个奇迹!

【晓荷】夕映五眼桥(散文) 冬日的阳光温暖如春,全球气温变暖,冬天不再是雪花飞舞冰天雪地。听闻湖口县双钟镇夕阳下五眼古桥风景独好,凑巧酷爱摄影的朋友也想拍摄夕阳下的五眼桥,相约结伴而行。自驾驱车湖口县双钟镇,当地人称之为五孔桥,我们问路五眼桥,阴差阳错,颇费一番周折,走了不少冤枉路,峰回路转,才寻到沙丘中的五眼古桥。
   当车进入鄱阳湖退水裸露出水底区域,一路颠簸,沙尘如烟,空旷湖床已经沙漠化,目光所及之处,似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景观。湖畔草木萧条,浩淼湖水变成一片荒漠冷寂之地。
   从车窗极目远眺,袒露出湖底中的五眼桥,静卧在一望无际荒芜的湖底,呈南北走向,一条如玉带似的湖底河流蜿蜒蛇行穿桥而过,河道九曲三回肠,古桥四周空旷荒僻,河水在阳光朗照下熠熠生辉。
   五眼桥地处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400米处,泊车五眼桥附近沙壤地,我快步走近五眼桥,整个桥身由石灰石和青石以及花岗石块券砌而成,五个单孔相连在一起,桥长近百米,桥高五米。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最高时湖泊约170公里长,最宽处为74公里。形状像一个大葫芦,倒挂在长江南岸。枯水季节,水落滩出,各种形状的湖泊星罗棋布,草地湿地碧绿一片。鄱阳湖五眼桥丰水期大部分时间沉在鄱阳湖水底世界。冬季枯水期五眼桥现身鄱阳湖底。一座明代五百多年前石拱桥,一年大部分时间浸泡在湖水中,只是冬天鄱阳湖退水后露出庐山真面目。历经漫长时光湖水侵蚀,依然岿然不动安如山,堪称前人造桥一绝。一座古老石拱桥,在鄱阳湖水底经受了五百多年汹涌的洪流冲击波,依然固若金汤,这本身就是建桥者一个奇迹!
   五眼桥墩和路面由不规则厚实的青石垒成,分五孔,桥身石缝未见水泥等粘合物,中间圆孔犹如清澈透明眼珠镶嵌在眼眶之中。从桥两侧透过圆孔的眼珠,一条弯弯曲曲河流穿眼而过,碧波涟漪水面上金光闪烁,拱桥与河流浑然一体,红线穿珠,宛如五颗明珠镶嵌在河水上。五眼古桥整个桥型属于古代拱桥,形状如眼眉,五孔如眼珠,远观状如浓眉大眼,宛如长虹卧波,翘首以待。据传九江湖口五眼桥修建于明代,具体建桥时间,是谁建造的,地方志记载不甚清楚,属于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构造。
   人类依水而居,遇水架桥,方便出行,桥梁成为百姓生活便捷的通道。徘徊在这古老石拱桥上浮想联翩……
   中国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一经出现发展迅猛,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堪称造桥型体完美艺术臻品。石拱桥的主要构造特点是其拱形结构,利用了石材之间的相互压力来维持桥梁的稳定性。在石拱桥的结构中,石材通过重力和相互压力紧密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体系。桥梁的荷载通过石拱桥的拱顶和支点传递到地面,从而达到分散荷载显示巨大承载力。石拱桥分布全国各地,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施工技术巧妙绝伦,中国最早石拱桥地处河南洛阳附近旅人桥。属于最早的单拱石拱桥,建成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后被洪水冲毁不见了踪影。
   思绪漫溯一千四百多年前,一个叫李春能工巧匠,在河北赵县建了一座石拱构造的赵州桥,后来诗人形象地描述道“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这座桥穿越了漫长岁月无数次洪水冲击和地震摧残安然无恙,依旧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一个名不见传石匠把中国石拱桥技术推向一个高潮,这种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桥型,布局和跨度构成这样的优美的造型,天衣无缝,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创。李春又组织能工巧匠,在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雕刻许多精美的古典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隋唐时代雕刻艺术画廊。
   中国拱桥建造历史悠久,是一座座珍贵的艺术宝库,较之在欧洲十四世纪才出现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且早已被洪水毁坏无存,中国赵州桥比赛雷桥早了七百多年的历史。李春造的赵州桥是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唯一尚存的时间最长的一座,这是中国人民引以骄傲和自豪。赵州桥至今完好无损通汽车,是中国桥梁史上的奇迹。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古老石拱桥,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这一民族传统审美情趣。
   中国最宏伟精美的石拱桥莫过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卢沟桥,此桥因跨卢沟河而得名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3米,是一座十一孔不等跨连续圆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历时三年(1192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代的修葺,如今桥的形制、桥基、桥身的构件和桥上石雕部分仍为金代原物。花岗岩砌成桥体,坚固耐用,桥面两侧设有石栏杆,栏杆上雕刻着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的石狮。那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记》称赞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石拱桥”。
   中国人不会忘记,这坚固的石拱桥曾经成为抗日的桥头堡。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中国传统的石拱桥,是一份珍贵文化的遗产,显示着中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星移斗换,岁月静好,人在浩宇天地之间如此渺小!脑海里浮现出五百年前沉浮湖底的五眼桥,思绪飘荡百年世事沧桑。尽管曾经建造的工匠消失得毫无痕迹,他们用双手打造一座精美坚固的五眼桥,铸就一道见证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五眼桥呈南北走向,太阳正好从五眼桥两侧日出日落,一条五百年前河流古道穿桥而过,水向东流,九曲三回肠,五线谱似地形成一道曲美的线条,远处显山露水,隐约可见庐山和鞋山的轮廓。漫过五眼桥,青石板铺就的桥面破损严重,两头坑坑洼洼,从不同角度捕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镜头,仿佛穿越五百年一个轮回漫长岁月。
   在桥上摄取了一组远处景深影像资料便离开五眼桥,缘河道百多米,从东边等待夕阳西下拍摄日落古桥全景大片。想象日出日落,从东西方向观赏五眼桥,东升的太阳喷薄而出,漫天朝霞染红了桥孔水面。夕阳西下,落日熔金,落霞映照下五眼桥如火如荼。
   一直守候西沉的太阳与五眼桥成水平面,落日染红了河流水面,透过桥孔眼眸,好似两轮太阳交辉相映,烈火般燃烧起来,绚丽晚霞折射在河水上,河面金光璀璨,残阳如血,逆光中五眼桥极有穿透力,光芒四射勾勒出五眼桥的轮廓,宛如悬挂在河畔一轮下弦月,倒映在波光粼粼水中,又好比少女明眸大眼,眉目传情,含情脉脉,静卧在夕阳下的五眼桥低吟浅唱……
   全球变暖,水平面呈上升趋势。四五百前,鄱阳湖这块湖底凸显在陆地,只不过是一条弯曲向东的河流。随着海平面上升,鄱阳湖水位全年大部时间淹没了五眼桥。从自然环境来说,气候变暖弊大于利,一方面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人类不断侵蚀自然环境,冰川融化,雪山积雪高度上升,泥石流以及水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另一方面由于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大量减少,人类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压缩。
   太阳沉沦地平线收回最后一抹夕阳,灰蒙蒙的天色落下帷幕。驱车离开了五眼桥,荒无人烟湖底沙滩中的古桥消失了在眼帘。眼前总浮现那残缺不平的桥面,亟待需要有关部门修缮维护,为人类留下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任重道远。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这才是最美一道靓丽风景线。
  

共 28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作者探寻湖口县双钟镇的五眼古桥为起点,描绘了五眼桥在枯水期现身的独特景观,鄱阳湖的广阔多变也得以展现,凸显了五眼桥在水中浸泡却依然坚固的奇迹。文中回溯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如洛阳旅人桥、赵州桥和卢沟桥等,强调中国石拱桥出现早、形式美、结构坚、施工巧,是传统桥梁的杰出典范,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让读者领略到其珍贵价值与历史意义。文章不仅提及石拱桥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还着重描述了五眼桥的方位走向和周边迷人景色。作者在不同时段拍摄五眼桥,呈现出其日出日落时的绝美风姿。同时,深入探讨了全球变暖对五眼桥及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导致五眼桥被淹没、自然灾害增多、陆地面积缩减等。文章结尾呼吁修缮保护五眼桥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并倡导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态和文化传承的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2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1-19 16:03:22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1-21 11:27:41
  遥祝编按!辛苦了。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1-19 16:04:05
  这篇文章从探寻五眼古桥写起,展现其枯水期景观及坚固特质。回溯中国石拱桥历史,彰显高超技艺。描述五眼桥方位景色,探讨全球变暖影响,呼吁保护文化遗产及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体现对其的关注与思考。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1-21 11:29:42
  只有有用心品赏才写出优秀编者按,遥祝新年快乐!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22 07:06:18
  这篇文章真的很棒!作者从冬日暖阳下探寻五眼古桥写起,一路的波折寻桥经历,为文章增添趣味。对五眼桥的位置、构造、历史等介绍详细,让读者充分了解其魅力。文中巧妙穿插中国石拱桥的发展脉络,从旅人桥到赵州桥、卢沟桥,展现了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与卓越成就。对五眼桥在夕阳下的美景描写更是精彩绝伦,如诗如画。结尾从桥延伸到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引发深刻思考,呼吁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立意深远,引人深思。
回复3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1-22 09:24:57
  谢谢品赏写出精彩的剖析短评,佳作共赏,相得益彰。遥祝新年快乐!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29:3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