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好韵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好韵】探寻乡村腊月的情感与底蕴(赏析)

编辑推荐 【好韵】探寻乡村腊月的情感与底蕴(赏析) ——读杜福全老师《腊月的山村》有感


作者:春光似海 布衣,17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7发表时间:2025-01-21 20:49:44
摘要:杜福全老师的《腊月的山村》是一首散文诗。

杜福全笔下的《腊月的山村》,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长卷,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腊月时节山村独特的景致、深厚的传统以及质朴动人的情感,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乡村世界,引发对乡村生活、亲情羁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深深思索。
   文章开篇,腊月的阳光为山村镀上一层别样的光辉,“从腊月的阳光里走出来的山村,在岁月的边缘站立成冬日别样的风情”,这一画面充满了静谧与安详,仿佛山村从漫长的时光隧道中踱步而出,带着历经岁月沉淀的从容。时间化作无形的风,“从村庄的衣袖里飘然而过”,如此灵动的表述赋予时间以轻盈的姿态,让人感受到岁月在乡村的悄然流淌。
   而“季节的高处,晶莹洁白的雪花装饰了山村的头顶”,雪花的降临宛如一场神圣的仪式,为山村带来了纯净与安宁。它不仅封存了山民们四季辛勤劳作的汗水和农事,更像是为过去一年画上了一个洁白无瑕的句点,预示着新的开始。这腊月的景致,是自然与时光的完美交织,既有冬日的宁静之美,又暗藏着对未来春天的期待。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远离乡村的游子,心中也珍藏着这样一幅幅故乡不同时节的画面。就像我,每当回忆起故乡冬日清晨的袅袅炊烟,以及屋顶上那层薄薄的霜,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与眷恋。这便是乡村景致给予人们的情感烙印,无论身在何处,都难以忘怀。
   腊月里,山民们对传统风俗的坚守令人动容。“腊月虔诚的山民把古朴的风俗紧裹在厚厚的衣襟内”,这份虔诚如同冬日里的炉火,温暖而炽热。他们将祖先视为尊者,以庄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感恩与敬意。擦拭供桌、准备丰盛祭礼,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先辈的追思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传统风俗逐渐式微。然而,在这个山村里,人们依然秉持着古老的传统,通过祭祀祖先祈求五谷丰登、子孙平安。这不仅是对先辈的缅怀,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风俗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精神,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后人在传承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要珍视那些凝聚着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
   文中对亲情和爱情的描写真挚而细腻,让人感同身受。母亲在坝子边掰着指头默算儿女归期的场景,是无数游子心中最柔软的角落。“一声声无可奈何的叹息诠释了‘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古诗意韵”,这句引用恰到好处地将母亲对儿女的牵挂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一声声叹息,饱含着思念的苦涩,也饱含着对儿女归来的热切期盼。
   而持家妇女对久别丈夫的守望同样令人动容。她们将被盖和床单洗得一尘不染,晾晒在坝子边,“望穿秋水,望断南飞雁”,只为等待丈夫归来,用温暖的怀抱驱散冬日的寒冷。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坚守,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们看到,在乡村这片质朴的土地上,爱情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浪漫,更是相濡以沫的陪伴与坚守。
   这种亲情与爱情的守望,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每到春节前夕,无数游子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回到家人身边。那份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是支撑他们前行的强大动力。它让我们明白,亲情和爱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走得多远,家永远是心灵的归宿。
   在腊月的氛围中,山村的孩子们和少女们为这片土地注入了青春的活力。孩童们时断时续的炮竹声,奏响了除夕的前奏,那清脆的声响如同春天的鸟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山村少女们花枝招展的身影,更是为单调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一串串爽朗的笑声洒满山村的田边地角,种植着春天的梦想和爱情”,她们的笑声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们不仅怀揣着个人的梦想,也承载着山村未来的希望。
   在当今社会,乡村振兴战略正大力推进,像文中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便是乡村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的青春与梦想,将为乡村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古老的乡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杜福全的《腊月的山村》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力量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了乡村腊月里的美好与坚守,感受到了亲情、爱情的温暖,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当珍视乡村所承载的这些宝贵价值,让乡村的温情与底蕴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流淌。它也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永远铭记乡村给予我们的滋养与力量。

共 17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散文诗的读后感,也是作品赏析。散文诗有着散文和诗歌的双重特点,既有散文描写细腻、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又有诗歌篇幅短小、文字精简、内涵丰盈、意象深隧等特点。虽然我们并未读过作品赏析所介绍的散文诗,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有条不紊地概括了散文诗的立意、开篇布局和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读罢全篇读后感或作品赏析,一篇未曾显山露水的散文诗已在悄无声息间映入眼帘。该读后感颇有烘云托月之说,读后印象颇为深刻。问好作者,写作快乐!【编辑:我吉祥如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我吉祥如意        2025-01-21 20:50:53
  门候作者,欢迎投稿!
2 楼        文友:我吉祥如意        2025-01-21 20:51:26
  很有特点的读后感。
3 楼        文友:我吉祥如意        2025-01-21 20:51:49
  期待你的精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