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盲妇窥天地(古韵)
南村一盲妇,自高堂西去,遂禺于三间茅舍终岁不得出。春去秋来、经寒往暑,乃不知年几何矣。然不论迅雷烈风、淫雨霏霏;抑或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妇终日乾乾、怡然自乐。
倏忽一日,逢一商者借宿于此。妇扫榻相迎,以鸡豚佳肴待之,居数日,商者感激尤甚!欲辞别,念妇人身世堪怜,且独居于一隅之地,遂赠妇十金以谢之,嘱妇至闹市置一广厦居也。
妇急辞曰:“山肴野蔌,何足以重金为谢?况此屋乃予祖辈根基,以何故迁居?”
商人笑而答:“贵舍虽窗明几净,然屋宇狭小,且与世隔绝,人居其间,犹如笼中一囚鸟,不识天地之大邪!”
闻此言,妇怒形于色,忿忿道:“蔽舍虽小,然余久居于此,惟觉其内天宽地阔,畅然无束也!君何故谓之小也?”
“愿闻一叙。”商者大骇。
妇人拄杖,缓步于庭院,笑意灿然:“此园春绽百花、夏啼蝉虫、秋飘落叶、冬降霜雪……吾甚乐哉!”
当是时,商者环顾四野,恰是十里桃花方嫣然,溪涧流水正潺湲,百里村舍炊烟绕、万里碧空白云飘,乃一方人间净地也!
“还望吴姨海涵!晚生方知己见浅薄,周游四处,虚长年岁,竟忘却各人心中自有一方天地、各悟其妙耳!旁者安能以己度人?”商者恍然醒悟,作揖请辞。
“天地方圆存本心,心中有景世界宽!一路珍重……”妇立于柳旁,亦挥绢作别。
悠悠浮云聚还散,行行野鹤风声远,妇荷耰锄理荒秽,浑然不觉斜阳已度青山外……
【编者按】一则古色古香的叙事散文,描写了一乡村盲妇蜗居于山野,虽是穷乡僻壤,却怡然自得的生活画面。此种生活状态是多少大都市人梦想中的田园生活。作品通过妇人与一个商人的对话。表达了盲妇虽然看不见,却心中有天地。商人虽然富裕却目光短浅的道理。作品行文流畅,文字朴实,富有哲理。通过对话的方式,让人感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所谓人生并非高楼广厦,锦衣玉食,多金的拥有。而是一种内心的满足。这也正是知足常乐最真实的写照。也诠释了幸福的真正含义。通过作品也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有天地,安于淡泊,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令人钦佩!同时也可见作者的古韵功底。不失为一篇佳作,感谢赐稿诗韵中华,期待更多精彩!作品推荐大家共享!【编辑:枫叶飘零】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1-24 20:02:38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新年里愉悦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驿站 2025-01-24 20:44:26
感谢社长美评,祝您佳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