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次西溪且留下探梅(古韵)
腊月二十三日次西溪且留下探梅
(七律·平水韵·六麻)
梅看西溪且留下,寒枝疏蕾映烟霞。
朱唇轻掩俗心醉,泠水微澜蛇影斜。
古寺钟鸣三善道,广田福润五常家。
寻香未悔时节早,梦绕清流几树花。
注:注:
1、西溪且留下:双关,一指赏梅地点地名(杭州西溪留下街道),二指让人留连;用典,一千多年前(靖康二年),南宋皇帝赵构逃到杭州时,就被这“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美景迷住了,曾想在这里建皇城;后来他找到了凤凰山,于是说了一句“西溪且留下”。西溪就这样“留下”了一千多年,西溪的地名改为“留下”。
2、颈联:
古寺,指广福寺,位于余杭区五常片区;
三善道,佛教语。谓六道轮回中与善业相应的三个趋生之所。即上品善业趋生的天道,中品善业趋生的人道,下品善业趋生的修罗道;
五常,双关语,一指地名(余杭区五常街),二指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
3、几[jī],接近,靠近。
2025.1.22稿于杭州西溪且留下
【编者按】我们来看看这组诗,此诗意境优美,韵味悠长,堪称佳作。
开篇“梅看西溪且留下,寒枝疏蕾映烟霞”,巧妙点题,描绘出西溪梅景的迷人,寒枝疏蕾与烟霞相互映衬,如一幅淡雅的画卷徐徐展开。“朱唇轻掩俗心醉,泠水微澜蛇影斜”,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梅花的娇美和溪水的灵动,令人心醉神迷。
颈联“古寺钟鸣三善道,广田福润五常家”,不仅展现了古寺的庄严与神秘,传递出佛教的深邃哲理,还蕴含着对五常之地的美好祝福,将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完美融合。
尾联“寻香未悔时节早,梦绕清流几树花”,表达出诗人对梅花的执着追寻,不惧时节之早,且那梦中萦绕的清流与梅花,更显诗人的深情。
整首诗用词典雅,格律严谨,平水韵六麻运用自如。诗人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西溪的美景、历史文化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真挚情怀。读来余音袅袅,令人陶醉,实乃上乘之作,值得反复品味。
感谢赐稿诗韵,好作品推荐大家共享!【编辑:兰阁小诗】
1 楼 文友:兰阁小诗 2025-01-26 07:39:03
此诗意境高远,足见诗友才情!祝诗友新春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2025-01-26 07:51:30
感恩鼓励!遥握!祝愉悦吉顺!
回复2 楼 文友: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2025-01-26 07:53:19
感恩鼓励,遥祝吉顺愉悦!
3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1-26 08:23:09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新年里愉悦笔丰!!!
回复3 楼 文友: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2025-01-26 08:45:04
感谢鼓励!????
4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01-26 08:23:57
诗友投稿的作品数量过少,建议律诗不低于五首!我是诗韵中华社团社长,希望加友方便交流。加友QQ843947015,加qq群979819608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回复4 楼 文友: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2025-01-26 08:44:08
好的????,祝新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