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诗词古韵 >> 【风恋】七绝·路在脚下(古韵外十首)

编辑推荐 【风恋】七绝·路在脚下(古韵外十首)


作者:刘春庆 进士,684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3发表时间:2025-01-26 16:02:11
摘要:为新年之献唱,给同仁之祝福。

七绝·路在脚下
  
   莫问沧桑遇不同,须髯似雪傲冬风。
   灵山有梦寻无路,恰引穷酸拄杖中。
  
   七绝·春草
  
   岁华百态落塘汀,赋客遥吟唱远情。
   寮梦已知谁造访,飘飘雪下绿芽生。
  
   七绝·最先起床的人
  
   元日晨惊爆竹鸣,烟花焰靓饰芜城。
   阿谁不做昨宵梦,抢放年雷第一声。
  
   七绝·夜梅
  
   梦觉冬风扫夜晴,拂窗兑酒赏梅生。
   举头邀得初弦月,照向庭花分外明。
  
   七绝·旅居於艺校兼教
  
   天门江转水流南,闤阓流连万韵含。
   揽尽东吴粮米埠,马头墙处效春蚕。
  
   七绝·诗酒人生
  
   弄韵长歌入夕阳,常寻绿醑醉癫狂。
   此生未至青钱选,唯慕诗家李贺囊。
  
   七绝·鼓盆歌(仄韵)
  
   铮然顿却红尘锁,未念今时谁似我。
   一卷心经解旧愁,鼓盆歌送彩莲朵。
  
   七绝·昨夜雪罩今晨霞之靓
  
   晓日铺霞汇水天,蒹葭白首对村烟。
   昨宵细雪红袍下,赋客游江唱岸船。
  
   七绝·梅姑娘的盖头
  
   一片琼原入境中,诗家策笔御长风。
   春来且认冬缘去,雪盖花苞最是红。
  
   七绝·豁达人生
  
   三千白发不须忧,八万凡程可到头?
   江左沉酣名未得,浊醪妙处醉无求。
  
   七绝·驻云居寺几日
  
   梦尽残年一笑逢,无何再现旧时容。
   于今抱愿伽蓝里,重续霞阳动晚钟。
  

共 6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刘春庆老师的这组古韵诗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生百态、自然之美、生活情趣等多个方面。《路在脚下》开篇便以 “莫问沧桑遇不同,须髯似雪傲冬风”,将一位饱经沧桑却依然傲立风霜的老者形象跃然纸上,面对 “灵山有梦寻无路” 的困境,诗人没有选择放弃,而是 “恰引穷酸拄杖中”,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读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春草》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寮梦已知谁造访,飘飘雪下绿芽生”,在雪下绿芽萌生的景象中,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命依然能破土而出,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雪” 这一意象,代表着寒冷与艰难,而 “绿芽” 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生命在困境中顽强生长的力量。《最先起床的人》以新年清晨爆竹声和烟花为切入点,营造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同时引发了人们对生活中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精神的思考。“爆竹” 和 “烟花” 这两个意象,是新年的典型代表,它们不仅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更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期待,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梅》中,诗人在冬夜醒来,“拂窗兑酒赏梅生”,与初弦月共赏庭花,展现出一种宁静、高雅的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梅”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直是高洁、坚韧的象征,诗人借赏梅这一行为,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向往;“初弦月” 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与赏梅的情境相得益彰,进一步烘托出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在《於艺校兼教》中,“天门江转水流南,闤阓流连万韵含”,“天门江” 这一意象,江水奔腾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断变迁,而 “闤阓” 描绘的是热闹繁华的集市,展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 “揽尽东吴粮米埠,马头墙处效春蚕”,“马头墙” 作为江南地区建筑的典型代表,不仅具有地域特色,更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人在这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 “效春蚕”,表达了自己像春蚕一样默默奉献、教书育人的决心。《鼓盆歌(仄韵)》里,“铮然顿却红尘锁,未念今时谁似我”,“红尘锁” 这一意象生动地将尘世的束缚具象化,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羁绊。而 “一卷心经解旧愁,鼓盆歌送彩莲朵”,“心经” 是佛教经典,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寄托,“彩莲朵” 则寓意着美好与纯净,通过这些意象,展现出诗人试图摆脱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解脱的心境。《梅姑娘的盖头》中,“一片琼原入境中,诗家策笔御长风”,“琼原” 指洁白如玉的原野,这一意象描绘出一幅纯净、洁白的雪景,象征着纯洁与美好。“春来且认冬缘去,雪盖花苞最是红”,“雪” 和 “花苞” 形成鲜明对比,“雪” 象征着寒冷与冬季的终结,“花苞” 则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二者的结合,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更替,展现出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驻云居寺几日》中,“梦尽残年一笑逢,无何再现旧时容”,诗人在岁月的尽头回首往事,“残年” 这一意象点明了人生的暮年阶段,充满了沧桑之感。“于今抱愿伽蓝里,重续霞阳动晚钟”,“伽蓝” 即寺庙,是佛教修行的场所,象征着宁静、超脱与心灵的归宿,“晚钟” 的意象则营造出一种悠远、静谧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在寺庙中寻求心灵慰藉、放下过往、重新开始的心境。在写作手法上,刘春庆老师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如《昨夜雪罩今晨霞之靓》中,“晓日铺霞汇水天,蒹葭白首对村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晓日”“霞”“蒹葭”“村烟” 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用典的巧妙运用也是这组诗的一大亮点,《诗酒人生》中 “唯慕诗家李贺囊”,借用李贺的典故,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也展现了他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敬仰之情。此外,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如《豁达人生》中 “三千白发不须忧,八万凡程可到头”,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豁达的人生态度,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获得人生的启迪。这组古韵诗不仅是刘春庆老师文学才华的体现,更是他人生感悟的结晶。通过这十一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人生的豁达。这些诗作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展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希望读者们在阅读这组诗时,能够深入其中,领略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古韵的独特韵味。精美佳作,感激赐稿,倾力推荐共赏!【编辑:乡村幽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25-01-26 16:04:02
  刘春庆老师的这组古韵诗,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古典诗歌的领域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这十一首诗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意蕴深厚的诗意画卷,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对人生的独特思考,以及对古典诗词艺术的执着追求。
乡村幽兰
2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25-01-26 16:04:41
  通过这十一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对人生的豁达。这些诗作在内容与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我们展现了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希望读者们在阅读这组诗时,能够深入其中,领略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古韵的独特韵味。
乡村幽兰
3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25-01-26 16:05:32
  精美佳作,感激赐稿,问候老师,遥祝新春快乐!
乡村幽兰
4 楼        文友:刘春庆        2025-01-26 17:38:32
  幽兰老师的编按对拙作支持鼓励非常大,也给余激励与鞭策。笔者希望获得更多读人的认可以外,更是向往大多数人理解和同感,谢谢幽兰老师,祝您健康幸福,快乐新年。
5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1-26 20:30:32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新年里愉悦笔丰!!!
6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1-27 14:36:45
  学习佳作,文采飞扬,问好先生,新年吉祥!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6 楼        文友:刘春庆        2025-01-31 07:36:33
  感谢金山老师赏读留评支持,问好年安吉祥。
7 楼        文友:张淑芝        2025-02-04 08:38:50
  老庆兄好,有段时间没来欣赏佳作,问一声过年好。祝新一年更好,多有佳作分享。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