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麻花情缘(散文)

精品 【西风】麻花情缘(散文)


作者:之中 探花,14248.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3发表时间:2025-01-26 20:49:37

【西风】麻花情缘(散文) 很喜欢吃麻花,无论酥脆的还是柔软的,麻花的油香让我不由自主地贪吃。小时候是吃不上的,不是妈妈不做,而是没那么多油。只是快过年时老油坊的人才能把榨出的油拉到生产队牛场大院,社员们在油桶前排着队,领走自己那份油,个个脸上放光。好年景我家能分七八斤,父亲小心翼翼拿个大面盆端着回家,我们欢喜地跟在父亲身后又蹦又跳,一路闻着油香味,像能吸吮到了油似的。
   冬天炒菜,锅底油只能把锅润一下。平时省减全为过年吃一次炸油食。只做些油饼,做麻花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酥脆需要和油面,哪有那个条件。妈妈的麻花、油果子是在八十年代联产承包后自家种植胡麻,一年能榨几十斤油的条件下才见到的。食油丰裕体现了生活水平。为什么乡下多数人感恩时代感恩政府?因为他们通过生活改善真实感受到了国家发展带来的富裕,体会到了安居乐业的自在。
   知道父亲喜欢吃麻花的喜好,尤其是那种更酥脆一些的麻花,还是在他的老年。于是每回探家,都要特意到市场买一些寸把长的小麻花带着,让他当零食。有一年友人给了盒天津麻花,留到回家带着,父亲说太干炸过火了。他还是喜欢家里那种胡麻油炸出来带着自家味道的食物吧。过年妈妈做得最多是传统油饼,软糯可口,油香扑鼻,那是她的拿手美食。麻花、油果子也炸好多,因为我们几家子回去得吃,走的时候还要带。家里做的是大麻花,二三十公分长,吃起来很过瘾,相比买来的那种“小干脆”,它就是巨无霸。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生活丰俭的显著标志都在饭桌上。乡村农民最朴实。八十年代后期乡亲们达到吃食随心所欲后,父亲就跟乡亲们说,盛世到了。他是从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讲的。他在旧社会度过了二十年的艰辛,新中国才直起腰来做人,改革开放有了顿顿吃饱、想吃啥能吃到啥的日子,他咋能不感恩时代,感恩党和政府!
   几斤麻花带回去,父亲随时想吃就拿几个,放羊时拿塑料袋带几个。吃着零食捧书看,看羊跑远了起身去吆喝。父亲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一生的最爱就是在地里劳作。农活告一段落,就忙花果园子,再有空闲,就到儿女几家或姑姑舅爷爷家去转转。秋天乡上唱戏,父亲一定会骑自行车,车后稍上绑个小凳子,到戏台前认认真真地看上半天,饿了拿出几个麻花垫一下,到饭点了去摊子上要一碗羊肉粉汤,就着妈妈准备好的大饼子饱吃一顿。
   父亲去世后,每次回家我都会买些麻花给父亲上坟,供桌父母遗像前也摆一些。妹妹说,献给先辈的食物过一段就没味道了,那是被他们把食物的味道吸收了,这话甚合心意。
   我喜欢麻花以及各种油炸食品,其原因首先是小时候欠下了饥荒,对每一滴油都渴望,见着油炸食物就垂涎欲滴。过年到亲戚家,见到摆上来的吃食,专往油食上瞅,能吃到长者分给一半个油饼,欢快地往屋外跑,毫不知会表兄妹们的羡慕嫉妒恨。其次当然是油香牵引,吃了好多年,还是喜欢,好似这也遗传。
   进入老年,我也越来越跟父亲一样。嘴闲了喜欢捏一个小麻花放口中。往年到了年节还自己做一点,现在除我之外家人们都讲究起营养健康,便很少再做无用功。平常去市场遇着了买上些小麻花放在手边,念想了吃上个把,聊过浅瘾。过年有亲戚寄些来老家的食物吃吃,回味下故乡、妈妈的味道,足矣。
   有人说油炸食品不好。高温油炸,产生有害物质,吃了引发疾病;吃油多还会造成血脂高等问题。按专家的说法,为了健康,最好远离油炸食品。
   有个朋友素来不喜欢吃油饼麻花,没问什么原因。也许因为他父亲是公办教师有工资,小时候生活条件好,胃口没留下多少遗憾,然而他却罹患三高。而我一直喜欢吃油饼麻花,目前还没与三高打上交道。疾病原因复杂,非说哪个习惯引起,实在难以肯定。
   过去想吃的东西,尤其与肉油相干的食品太多,因为贫穷很难如愿。现在一餐炒菜用的油,能抵当年全家个把月的用量。虽然喜欢油饼麻花,却不能总吃,油炸食物不利健康的常识是一方面,消化能力退化才是主要原因。“望洋兴叹”是现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处境。别说肉食、油食了,就是素食和水果,过去许多可望而不可即的吃食,现在也只能浅尝辄止。放纵嘴巴肚皮的后果很严重,轻则睡不好觉,重则可能去看医生。
   快过年了,不由自主地想起父亲母亲的样子,想起过去团圆过年的每一幅画面。父亲生前最后一个春节坐在小饭桌前吃饺子的样子,被我拍下的相片一直保留。经常后悔没把母亲做油饼麻花和油果子的画面拍照下来,以致今天想起母亲过年的食品,想做而做不出来。
   麻花很大众,无论哪里市场上都不会缺少。看来想那一口的不止父亲和我,还有许多人同样留恋于那种绵延不绝的味觉,以及通过一样食物传达的情感。
   他乡过年别的做不了,就和面做一些麻花吧。虽然没有家乡的胡麻油、不是家乡的面,但那模样、那方式、那意蕴都应当不差,就当重现一次跟在母亲身后搓麻花的情景,再看一回父亲坐在灶火旁炸食品的画面吧。
  
   2025年1月24日

共 19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油饼和麻花,是父亲母亲制作最拿手的美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家人最想吃、因物质条件限制而不能吃得上的美食。作者回顾了小时候跟在母亲身后搓麻花、父亲坐在灶火旁炸食品的情景,回顾了父母为节省油食而忍痛取消炸麻花的情景,这些情景如同一幅幅画面,深刻在作者的脑子里,以致几十年后今天,作者身在他乡,也要抽出时间做油炸麻花,为的是重温当年的温馨。在此文中,作者借麻花这一载体,尽情赞颂了父母勤劳、智慧、节俭、滋爱的品性,尽情抒发了对父母艰辛养育子女的感恩怀念之情。佳作,倾情推荐赏阅。【编辑:衢四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7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衢四海        2025-01-26 20:55:47
  作者借麻花这一载体,尽情赞颂了父母勤劳、智慧、节俭、善良的品性,尽情抒发了对父母艰辛养育子女的感恩怀念之情。感谢投稿,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之中        2025-01-27 21:49:57
  感谢老师精心编辑。编按为小文增色,谢谢!
2 楼        文友:巴尔特平德        2025-01-27 13:21:24
  之中老师的麻花情缘,写的非常细致入微,极容易引起50后、60后的共情。心赏阅了!
回复2 楼        文友:之中        2025-01-27 21:50:51
  感谢老师光临鼓励,祝你新春吉祥!
3 楼        文友:寒江孤鸿        2025-01-27 13:45:19
  之中老师的散文,是地地道道的散文,随手拎起一个话题,顺势铺开,忆古思今,纵横捭阖,颇合散文章法。怪不得精品数是社团第一。
回复3 楼        文友:之中        2025-01-27 21:52:37
  感谢社长鼓励。这些日子有空闲,就多动动手。祝你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4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25-01-27 18:49:27
  一说起麻花,就想起小时候能吃到麻花那可是很开心的,那油香味太诱人。现在有时看到现炸质量好的麻花也会买点,但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接地气的佳作,读起来亲切自然。也是对父母最好的怀念之作。祝之中老师和家人新春快乐!万事胜意!福寿康宁!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回复4 楼        文友:之中        2025-01-27 21:53:42
  谢谢海社鼓励,祝你春节愉快,合家幸福!
5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25-01-27 20:26:36
  好文共赏,恭喜之中老师作品加精!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6 楼        文友:啸竹        2025-01-31 10:48:40
  祝之中老师加精,再问新年快乐、健康、幸福!
( (
7 楼        文友:春闺梦里人        2025-02-20 14:33:23
  麻花这一小小的食物既承载着对父母的怀念,也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民的经济飞速发展。
( (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