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芒砀山 一个时代从这里开始(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芒砀山 一个时代从这里开始(散文)


作者:舟自横 秀才,112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0发表时间:2025-01-31 19:56:11
摘要:芒砀山,一个时代从这里开始。一个时代从顺应民心开始。一个诸侯王死后花巨资建造地下寝陵宫殿,一个王朝又从盘剥百姓搜刮民财血脂民膏开始灭亡。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农民起义,也同样动摇了两百多年的西汉统治政权。

【晓荷·烟火】芒砀山  一个时代从这里开始(散文) 春节前夕决定自驾前往天津,全程高速一千二百多公里,一天赶到天津比较疲劳紧张,决定中途住宿一夜。徐州和济南曾经开会出差游玩过,沿途搜选了芒砀山作为中途游览之地,便预约了商丘永城市芒山镇一家民宿,相邻刘邦斩蛇起义碑处百多米。四周分布芒砀山汉梁孝王以及王后陵、兴汉源刘邦斩蛇起义碑、大汉雄风景区、陈胜园等人文景观。
   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历史进程中,汉王朝是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自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土地辽阔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家天下秦王朝。秦统一后百姓渴望安宁,秦朝统治者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百姓负担极重苦不堪言,终于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天蒙蒙亮,从九江出发,驱车过九江大桥,天色大亮。尽管选择周一避开高峰期,车流还是密密麻麻多如蚁行,进入高速,车流如潮,一路向北,辽阔华北平原上跃出一轮鲜红的太阳,日出地平线洒下金色的光芒,暖洋洋的,温暖如春。一路疾驶在一马平川的原野,为了北方那一场久违白雪。正值二十四节气大寒日,沿途看不到北方一望无边皑皑雪原,尽显纵横阡陌田野萧条的草木,光秃秃的树枝苍劲耸立风中,荒芜寂寥田地,广袤无垠的沃野万废待兴。自家奔驶中途进了三个服务区,春节临近,提前回家过春节的行人神色匆匆,按照行程不走回头路的顺序,导航设置第一观光点汉梁孝王陵。
  
   一
   驱车下午三点多抵达汉芒砀山梁孝王陵,车泊停车场,一出车,北方凛冽刺骨的寒风拂面而来,情不自禁打了一个寒颤。芒砀山说是群山众立,最高峰也就海拔百多米,屹立在茫茫无际的平原上拔地而起,相比南方高山峻岭,芒砀山也就是一座座丘陵山地。
   芒砀山的保安山南麓,是西汉梁国梁孝王刘武之墓,北峰为刘武夫人李王后陵,属于夫妻“同坟异穴”合葬地下宫殿,梁孝王陵全长96米,最宽处32米,面积约700平方米。梁孝王刘武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刘武在汉文帝二年被封为代王,后在文帝十二年改为梁王,领有四十余城,梁国成为西汉最具有实力的诸侯王。中国民间流传“汉冢唐塔(朱)打圈。”意思是汉朝重在建造地下陵墓、唐朝注重建塔楼、而明朝朱元璋高筑墙修城墙。汉室王朝皇帝事死为生,帝王生前为自己建造宏伟的地下陵墓。汉梁孝王刘武花了二十多年为自己打造一座地下寝宫。
   走进地下寝陵宫殿甬道,呈四十五斜角通向地宫棺椁正室,环正室一周分布地宫侧室,井字型回廊环绕。这才真正领略了汉梁孝王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寒冬季节,陵园只有零零散散的游人,独自漫步在阴森森的地宫,依次参观了每一宫室。王侯将相生前尽享荣华富贵,视死如视生,死后为自己建造宏伟的地下宫殿。
   据《为袁绍檄豫州》记载:“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也就是说汉梁孝王费尽心机建造坚固地下陵墓,几百年后被军阀曹操盗了墓以作军费。一千八多年前就成了一座空陵,现存文物全是仿制品。汉梁孝王刘武生活在西汉初期文景盛世,由于他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其葬制享用了汉代皇帝的埋葬规格,对后代梁国王陵墓葬形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经历了秦末汉初长期的战争,加上刘邦平定异性王叛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衰败,汉文帝推崇黄老治术“无为而治”,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自己生活十分节俭,带头节衣缩食,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到汉景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奠定了汉武帝征伐匈奴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后来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梁孝王刘武功不可没。
   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驾崩后,吕后专权,汉景帝即位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引发刘姓宗室诸侯王“七王之乱”。古代皇帝三宫六院,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众多,梁王刘武与汉景帝一母同生的亲兄弟,他以一国之力坚守梁国,成功阻挡住了叛军前进的步伐,为周亚夫平叛赢得了时间。七国之乱的平定,西汉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汉景帝对这个弟弟倍加赞赏,赏赐了大量金银财宝。汉梁孝王喜诗词歌赋,广结天下贤士,当时文化泰斗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众多大文豪均为梁王座上宾,且留传了大量的传世名作,为汉赋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走出阴沉黑暗地下寝陵,夕阳的斜晖穿过枯枝败叶投射下耀眼的光芒,从黑暗的地下宫殿回到光明交替处,恍然隔世,金色的阳光明晃晃的眼花缭乱,太阳像一团火球缓缓沉沦,芒砀山西边天空姹紫嫣红,我的思绪仿佛还沉浸那个繁荣似锦的大汉王朝。
   自梁孝王始其子孙八代均把长眠之地选在芒砀山,整个芒砀山被刘武的后代凿空,芒砀山现已发现西汉梁国王室地宫二十二座。梁孝王子孙后代几乎把芒砀山掏空了,形成一个全国罕见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我出来一看时间不早,今天争取探幽刘武的先祖刘邦兴汉源斩蛇起义处。这庞大陵墓群大同小异,此次行程不可能一一参观,我问了陵园管理人员,才得知梁孝王后比梁孝王多活了二十多年,地下寝宫比梁孝王陵更为豪华宏大,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王后陵位于芒砀山麓的保安山北峰,与南峰的汉梁孝王墓并列,总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规模比汉梁孝王墓大三倍。这座陵墓是通过凿石穿山的方式建成的,整个墓室几乎将后山内部凿空,并模仿地面王宫的布局进行建造王后陵,两陵相距两百米,属于同坟异穴合葬地下宫殿。
   我决定参观梁孝王后陵,移步百多米,王后陵占有芒砀山主峰,当深入地陵深处,陵宫气势宏恢,一个竭尽奢侈的王后展现在眼前。汉梁孝王王后墓内部结构复杂,有东西两个墓道,东墓道露天开凿,连接前庭和车马室。我从东墓道进入陵宫,甬道两侧建有侧室,用于放置陪葬品。陵内有科学的排水系统,排水道靠着室内墙根和回廊一侧,能将山上渗下的水导引到一个岩缝处。陵墓设计极其巧妙,主棺椁室内的厕间和浴室相临,整个布局浑然一体,精巧绝伦令人惊叹。
   主室周围回廊环绕,包含棺床室、浴室、厕所,其中厕所为中国最早的坐便器形态。走马观花王后寝宫,陵中出土文物琳琅满目,尽管多次被盗,追回和清理后仍出土了包括玉衣片、玉璧、玉佩等在内的珍贵文物。绕回廊一周,在王后陵的陪葬坑中展示了鎏金车马器、刀、剑、戟等近二千多件兵器,以及众多鎏金铜牌饰,还有许多造型别致的青铜器和铁器,鎏金兽形盖弓帽、弩戟和卧虎形铁镇,陵墓中还出土了骑兵俑、车马饰件、仕女俑。两千多年前出土文物重见天日后,依然惊现雕刻细腻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形态。王后建造的地下贮冰室可以称得上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体积最大,也是年代最久的冰柜。
   汉梁孝王王后,李姓女子,梁孝王刘武的妻子。史料记载甚少,梁孝王暴病去世后,王后掌管梁国大权长达二十多年,显示了王后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驾驭权术的能力。王后生前荣华富贵,死后陪葬奢靡程度远远超过了梁孝王。汉梁孝王王后不仅在生前享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在死后其墓葬也被精心设计和建造,体现了中国女性从吕后开始在汉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她的墓葬不仅是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也是研究汉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为今天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也展示了汉代贵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芒砀山不仅是汉代王族的安息之地,也是一个时代辉煌文明的缩影。
  
   二
   太阳沉沦在华北平原地平线,落日熔金,粉红色余晖染红了半边天。黄昏后气温逐渐降温,出汉梁孝王王后陵,匆忙驱车返回投宿的酒店,在返回酒店途中经过刘邦斩蛇起义处兴汉源,索性停车附近探访刘邦斩蛇起义处,谁知还是来迟,景点闭园,我只有停留在刘邦斩蛇雕像前仿汉门坊小广场,从双肩摄影包拿出无人机,居高临下航拍兴汉源井字结构仿古建筑群。
   西汉繁荣昌盛绕不开缔造者刘邦,在秦末风起云涌农民起义过程中,逐步形成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以刘邦为首代表中下层百姓利益新兴进步的政治军事集团、以项羽为首代表贵族阶层旧势力利益保守落后的政治军事集团。秦朝在农民起义中土崩瓦解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经历了四年楚汉争霸,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随着无人机升高推进,仿古金黄色的琉璃瓦三进式四合院依山星罗棋布,远处山顶耸立一座巨大刘邦的雕像,整个一面山建成大汉雄风景区。刘邦斩蛇起义传说,最初发生在其隐匿于芒砀山期间,刘邦当时担任泗水亭的亭长,相当现在乡派出所所长,或者村治保主任一职,属于秦朝政府最低级官吏。亭长官职虽然不大,在中国农业大国的乡村具有一定权力和影响力。刘邦凭借这个职位结交一大批朋友。秦二世大兴土木修建秦始皇陵征召大量的劳役。刘邦负责护送劳役去骊山服役,没走多远,劳役就跑得差不多了。按照大秦律,刘邦是活不成了,他干脆释放了其余的劳役。结果还有十几个劳役不愿意离开刘邦,刘邦带着这伙人逃到莽砀山避难。当他们到达丰西泽中时,也就是现在斩蛇处,一条白色大蛇挡住了众人的去路,其他人都不敢前行。刘邦说:“壮士行何畏,君子行于世,没有什么可怕的!”他说完趁着酒兴拔剑刀落把蛇砍成两截。斩蛇后,刘邦领着众人浩浩荡荡走了一段路,此时的刘邦已经醉得不省人事倒地昏睡过去。队伍最末端的役徒走到刘邦斩蛇的地方,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坐在路边嚎啕痛哭,遂上前问其所哀何事。老妇人回答痛哭是因为儿子被人斩杀了,役徒再问其详,老人说其子为白帝的儿子,幻化成白蛇横在路中,如今被赤帝子给杀害了,遂伤心至极。
   当时陈胜起义想出了一个“鱼书狐鸣”,在鱼肚子里弄谶语,让人学野狐叫“大楚兴、陈胜王”。刘邦斩蛇很可能是成为汉王后,他为了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有资格当领袖而故意编造的。因为这些传说,刘邦在当地的声望逐渐提高,追随他的人也日益增多,他被当地人称道。而这些都是口口相传的小故事,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选择去说服一个人。
   随著无人机不断转换视觉,航拍下斩蛇碑亭的六角琉璃瓦亭中,矗立着一座刘邦斩蛇纪念碑。碑六角六楼,彩绘的木柱和亭座底下有一巨型石龟似欲爬行,富有动感。原碑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侵蚀,碑体断裂不便游人观赏,上个世纪末按原碑复制新碑立于龟座之上,并建新碑亭保护起来,原碑移至芒山文化馆。这座纪念碑的背后,蕴含着一段深厚的历史。当年,为了纪念刘邦的斩蛇起义,汉文帝在继位后特地立下此碑,并建造了一座庙宇纪念父皇斩蛇起义缔造西汉大业,也称之兴汉源。
   浪迹天下的李白也曾经探幽过刘邦斩蛇纪念碑,他在《拟恨赋》写道:“断蛇奋旅,扫清国步。握摇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一朝长辞,天下缟素。”李白认为刘邦斩蛇是为了振奋部下奋不顾身拼死一搏。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建立了“张楚”政权,刘邦当时已拥数百之众积极响应起义。刘邦成就帝业并不是斩蛇起义如此神乎其神,他的成功与自身敏锐政治嗅觉和远大政治目标分不开。他之所以以弱胜强打败项羽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刘邦知人善任和为人仁厚的人格魅力分不开,刘邦乐善好施,个性洒脱豁达、不拘小节,胸襟颇有度量,也使得刘邦在战争中逐渐壮大力量,最终战胜了项羽。毛泽东曾经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邦对汉民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具有历史突出的贡献。
  
   三
   翌日,太阳从东边地平线露出一轮鲜艳的红日,鲜红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起大早驱车赶到附近的陈胜园,园门八点开放,我只有在门口放飞无人机航拍陈胜园全景。
   芒砀,阔大广袤之意,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山脉逶迤棋布,秦汉文化遗存丰厚,中国历史上首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魂归芒砀山。
   陈胜长眠芒砀山正史多有记载,据《水经注》载:“山有陈胜墓,秦乱,首兵伐秦,费终厥谋,死葬于砀。”司马迁的《史记》也有记载:“二世元年腊月,陈王之汝阳,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日隐王,高祖时,为其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陈胜起义失败后退至下城父被车夫庄贾杀害,后被部将吕臣葬于芒砀山,谥号“隐王”。以陈胜首义反秦之功,汉高祖刘邦为陈胜安置三十户守墓地,东汉后渐荒废,北宋淮南人陈胜本家陈纲在芒砀山看到荒野中的孤冢感慨写下:“孤鸣陈涉孤坟坏。”直到上个世纪末,永城县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复了陈胜墓。
   八点整,一位骑着电驴子管理人员赶到陈胜园,她在大门值班室按开了大门,我收拾好无人机走进陈胜园,也许寒冷的冬天,北方冬天的寒风刀子一样刮在脸上,针一样刺骨锥心,冷得直打哆嗦,颤颤巍巍,脱下手套双手端不稳手机拍摄视频,也只有航拍视频效果比较好。整个园林只有两名管理人员,我孤独身影穿梭在园林参观拍摄视频照片。

共 679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当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一步步深入芒砀山的人文胜景,仿佛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与大汉王朝的风云激荡撞个满怀。编完这篇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历史的厚重感如芒砀山的磐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又似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地启迪着当下。汉梁孝王及王后陵,是大汉盛世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那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夫妻“同坟异穴”的独特葬制,无不彰显着汉代王室的尊崇地位。在阴冷潮湿的甬道中,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禁遥想当年的辉煌与荣耀。而曹操盗墓的典故,又为这份历史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令人感叹世事无常。文景之治下,梁孝王的功绩不可磨灭,他的梁国成为西汉的坚实屏障,“七王之乱”中力挽狂澜,为大汉王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刘邦斩蛇起义的传说,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秦末乱世的黑暗夜空。从泗水亭长到开国皇帝,刘邦的逆袭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政治智慧、人格魅力,以及那首豪迈的《大风歌》,都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经典。传说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背后反映的是刘邦顺应民心、推翻暴政的伟大壮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陈胜,这位中国农民起义的先驱者,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枷锁。他的起义虽然短暂,却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人民反抗的燎原之势。在陈胜园,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胸怀大志的雇农,带领着九百戍卒,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的壮烈场景。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多么卑微,只要有梦想、有勇气,就能改变世界。芒砀山,这座历史的丰碑,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它见证了王朝的兴衰,英雄的崛起与陨落,人民的苦难与抗争。这些历史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当下的启示。在当今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愿每一位读者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都能走进芒砀山,走进历史,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02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31 19:58:33
  读这篇芒砀山游记,仿若亲身游历。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古迹描写细腻,将大汉风云生动呈现,让人对那段历史有全新认知!
回复1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2-06 09:06:07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一个时代从顺应民心开始,也从失民心开始衰落,这就是封建社会兴衰周期律。谢谢震宇精彩编者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31 19:59:06
  作者把芒砀山的人文景观写活了,汉梁王陵、刘邦斩蛇、陈胜园,每个故事都精彩。文字流畅,历史科普与趣味兼具,超棒!
回复2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2-06 09:07:59
  一个有历史的地方,信手拈来。遥祝编安!
3 楼        文友:何叶        2025-02-02 21:16:17
  恭喜精品。过年好!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2-06 09:09:20
  佳作共享,遥祝新年快乐!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08:33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4 楼        文友:舟自横        2025-02-06 09:10:12
  精品共享,相得益彰,遥祝新年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