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年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过腊八粥,年已离我们很近了。“年关”在旧社会是穷苦老百姓一道难以跨越的“难关”,但在共产党领导的新时代、新社会里,“年关”已不再是“难关”。
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一个安静祥和的吉祥年, 边防战士们在祖国边境的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他们经历严寒、暴雪,守护着祖国的壮丽山河,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为全国人民过年筑牢安全“年关”。
从2025年1月20日起,遂川县政府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带队,县民政局班子成员深入到各自挂钩联系乡镇的村(居)走访了解困难群众身体、生产生活、家庭实际困难等情况,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新春祝福,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建设美好家园。此举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人文关怀,也是年前必不可少的重要慰问“年关”。
春运,是指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移”。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浓浓的乡情和亲情的“回家过年”传统习俗,让交通部门每年都要接受“运输关”的考验。随着2024年12月4日春节的成功申遗,更印证了“回家过年”对于中国人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按照往年惯例,预计2025年农历春节前后将涉及约90亿人次且规模还在不断刷新新高的人口迁移,交通压力极大。“春运”是祖国每年必考的运输“年关”。
古时年关,指农历年底。旧时欠租、负债的人必须在这时清偿债务,过年像过关一样,所以称为年关。“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回家过年是古往今来的习俗,但古人觉得,过年时候也有难处,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有很多因素让他们不愿意过年。我们看看“年关”的旧定义就知道了。年底要清债,如今还保留这个习惯,在商业往来中,大多到了年底要清偿债务。在新社会年已不再难过,但“年关”蕴含的“年底清债”的纯朴民风却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年关”的积极意义得到传承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赋予了时代新义,不但有约束,还有安全、关怀、亲情、辞旧迎新等等。祖国和人民每年都信心百倍、胸有成竹的应对“年关”大考,祖国和人民在这场特殊的大考中已胜出,正昂首挺胸、意气风发的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