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回乡(微小说)
李相伫立在略显狭小却布置温馨的办公室里,目光透过窗户,落在窗外繁华的甘坑街道上。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都市的喧嚣与活力肆意弥漫。然而,这份热闹却无法驱散他心头的阴霾,忧虑与沉重如影随形。
他的思绪飘回到初到这座城市时,那时的他不过是个怀揣梦想、满腔热血的毛头小子。人们常常把李相唤着“离乡”,但那时节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乡愁”。他从工厂底层工人做起,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路做到缝纫机车间组长,又成为专业修理组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敏锐捕捉到缝纫机易损件的商机。这种关键配件一旦故障,就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导致停工,当时国内难寻生产厂家,完全依赖香港进口,价格高昂且毫无议价空间。
李相一头扎进研究与寻访中,终于在广州郊区觅得一家生产厂家。他将产品要求发送过去试生产,试用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不仅供货及时,价格更是比原来低了60%。那年,老板直接奖励他10万元,那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值深圳西乡东莞虎门等地服装产业蓬勃发展,缝纫机易损配件需求巨大,薄利多销之下利润可观,若能反销香港、进军东南亚,收益更是不可估量。
有了启动资金,他在甘坑租下2000平厂房,招来关键技术人员。彼时的甘坑,连城中村都不算不上,房屋简陋,租金低廉,但“三通”到位,村里全力支持,还出资在周边工业园为他的“先锋缝配公司”打广告。凭借着运气与努力,他逐渐积累人脉经验,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多年来,工厂不断壮大,他成了当地沔商会副会长,还带动一批又一批老乡南下,让他们在南方这繁华都市有了稳定收入。
然而,一场旷日持久的疫情如狂风暴雨,彻底打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疫情后,经济低迷,市场形势严峻。李相的工厂订单锐减,原材料价格却不断上涨,工人工资、场地租金等成本居高不下。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像一座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各地为吸引投资给出优惠政策,许多小老板选择回乡创业,年轻的熟练工大都选择在当地工厂上班,这样既可以照顾老小,又可以赚钱。当地政府也派出专班,动员他内迁,为家乡服装产业提供配套服务。
无数个夜晚,李相独自坐在办公室,对着报表,抽着烟,陷入沉思。他清楚,再这样下去,工厂迟早撑不下去。经过无数次内心挣扎与权衡,他终于做出艰难决定——响应家乡镇政府号召,回乡办厂。
当李相的车队拖着工厂机械设备缓缓驶入家乡村口,熟悉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村口的老槐树依旧挺拔,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树下,早已聚集了一群熟悉的面孔,都是他的乡亲们。
“相子,你可算回来啦!”
“哈哈,咱的大老板回来咯!”
乡亲们热情呼喊,脸上洋溢着喜悦与亲切。李相看着这些面孔,眼眶微微湿润,连忙下车,与乡亲们一一握手、拥抱。
“大家都好啊!”李相感慨道。
“好,好着呢!就盼着你回来啊。”一位大爷笑着说。
李相看着乡亲们,回乡创业的决心愈发坚定,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镇上领导都站在工业园门口,指挥施工队和乡亲们搬运设备,还组织连夜按李相要求安装调试,“老家缝配公司”的牌匾都已挂好。
回到家中,父母早已备好一桌丰盛饭菜。看着父母满是皱纹却洋溢幸福的脸,李相心中一阵温暖。
“儿子,在外面累了吧?”母亲心疼地问。
“妈,我不累。回来就好了,书记镇长们都在帮我忙活呢。”李相笑着回答,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第二天,李相就为公司的事忙碌起来。本以为在家乡办厂,有政府支持,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充足,一切会顺利许多。可没想到,困难接踵而至。
先是基础设施问题。家乡交通不发达,运输货物成了大难题。通往工业园的道路狭窄,地基不实,大型货车进出不便。新辟工业园的水电供应也不稳定,这对工厂新款产品生产来说,是个巨大隐患。
接着是数控技术人才短缺。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妇女老人和孩子。即便有年轻人愿意回来工作,也缺乏必要技术和经验,根本无法满足工厂生产需求。
李相四处联系以前的合作伙伴,希望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援助,可很多人对他的回乡创业计划持怀疑态度,不愿冒险。蹲厂领导得知情况后,连续几天开会商讨政策支持和帮助办法。
就在李相焦虑万分之时,转机出现了。邻村的大学生副镇长的侄子张宇,在外面学过机械维修和管理,听说李相回乡创业遇到困难,主动找到他。
“相哥,我带上我的三人小组回来跟着你干。我们在外面学了不少东西,这个新数控机床我们三人小组在江浙地区多次安装和操作维修过,绝对没问题。”张宇坚定地说。
李相看着张宇充满热情和自信的脸,心中又激情饱满。
在张宇的帮助下,李相全面制定了工人培训计划。他们先从简单加工业务做起,逐步积累资金和经验。张宇还利用人脉,联系一些技术学校,组织村里年轻人参加技能培训。
同时,政府针对回乡创业出台优惠政策,为李相的工厂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
在李相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工厂终于逐渐走上正轨。第一批产品顺利生产出来,质量达到预期标准。李相带着新产品走访专业鉴定机构,免费提供给众多客户试用,凭借以往人脉和产品良好品质,终于迎来源源不断的订单。
随着订单增加,工厂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乡亲加入工厂工作,收入也越来越高。村里气氛愈发热闹,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笑容。
“李总,多亏了你啊,要不是你回来,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位不便离乡打工的乡亲感激地对李相说。
“大家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啊。站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我心里最踏实,最幸福,永远都有使不完的劲。咱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李相笑着回答。
村口那棵颇有些年头的老槐树,宛如一位孤独的守望者,曾经无数次出现在李相南漂的梦中,现在看上去却像所有长辈一样亲切、质朴、稳重、慈祥!
夕阳西下,金色余晖洒在工厂屋顶上,映出一片温暖美好的景象。李相站在工厂门口,望着忙碌的乡亲们,心中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他相信,只要自己脚踏大地,就会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俄斯一样,充满无穷无尽的力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老家前进的步伐。